<p class="ql-block">一个现实社会的文明人,年轻而富有冒险精神,不安于平淡,不听从父母对他的人生安排,逃离舒适区,爱上了航海业,却在一次船只失事后,作为船上唯一的一个幸存者,被抛到一座原始荒凉的孤岛上,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八年多,其遭遇和经历,充满传奇,扣人心弦。书中描写了荒岛生存生活,从一个一个的奇迹中,主角“我”,从一个年轻的对俗世的叛逆者,经过与重重困难的顽强拼搏的中,完成了心灵被上帝救赎,后来又成为了一个“业余布道者”的历程。当星期五出现后,这部历险记小说,如果改书名为《鲁滨逊被上帝救赎之旅》,可能更为贴切点吧。书中大段大段的对于信仰,宗教的描写,心理转变历程的描写,那份对上帝的犹豫、矛盾、对抗、感恩和希望,读来令人深思。</p><p class="ql-block">船只失事后,他首先自制了木排,将船骸上的货物一次一次地搬到荒岛上,直至基本搬空为止;为了遮风挡雨,防御野兽的攻击,他建造了自己的棚屋和山洞,以及后来的“乡间别墅”;在孤岛上没人说话,他就训练鹦鹉学会说话,与鹦鹉对话;他学会了狩猎,以满足他的食用需求,并反复研制,最后终于制成了可用来炖肉汤的泥罐,实现了既可吃烤肉又可以喝肉汤的生活;他还学会了种麦子和稻子,并实现了亩产能够自给自足;有了麦子的丰收后,他又开始研制做面包,没有酵母,做成麦饼也不赖;他还驯化野山羊,吃上了羊肉,羊奶,奶酪,并用羊脂油制作了蜡烛,有了照明;他摘野果子如野葡萄,晒干后供自己一年四季有葡萄可吃;他还能用羊皮制作衣服帽子;甚至,成为一名实用的木匠,砍下树木,制成桌子椅子和独木舟;</p><p class="ql-block">他在对抗海盗,野人的过程中,成了拯救者和被拯救者,最终让他逃离了他的“自由王国”,那座荒岛,那座他孤勇在那里生存了28年多的荒岛。</p><p class="ql-block">虽然我没有鲁滨逊那份日益坚定和虔诚的宗教信仰,甚至也如星期五所提出的对上帝为何不把魔鬼全部杀死的疑问,但终究还是相信和认为,支撑鲁滨逊在荒岛生存下去28年之久的坚韧,与他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他天天读唯一一本圣书《圣经》,天天对上帝感谢和向上帝祈祷,不得不说,这些成为了他生存下来的希望,也是他在艰难生活中的麻醉剂和止痛药,精神鸦片也是一种药,且有时候会很有效,就这样让他能够度过漫漫岁月,最终脱险。</p><p class="ql-block">这部小说,读来很励志,也学到很多荒郊野岭环境中如何生存的技能,也引发读者对宗教信仰的思考,《鲁滨逊漂流记》是描写人的被动独处,远比前阵第三遍读的《瓦尔顿湖》那种人去选择主动短暂独处的故事要来得强100倍。《鲁》全书充满正能量,没有虚伪和无病呻吟。经典永恒,五星推荐。</p> <p class="ql-block">此刻,外面下起了2023年年末的第一场雪❄️,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和在birdfeeder 前飞来的络绎不绝的各种小鸟,真是反差太大了。人所处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和条件不同,是万万不能用普世的道德标准去judge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生存永远是人类社会第一位所需求和必须满足的。</p> <p class="ql-block">写得太好了,其实,人生存所需的基本要素和花费是不大的。只是人有贪欲之心,且追求物质无止境,远远超过了他们基本的需求,这也是社会人痛苦的根源。</p><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人可能认为在这时上帝成了他的止痛药和安慰剂。但这个药在此刻还是很有效的,起到了让他临时缓解了痛苦,孤独,恐惧,迷茫和无望等足以摧毁人精神的效力。精神鸦片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p> <p class="ql-block">一直在信仰上帝、感恩上帝给他带来如此富足的荒岛生活和强烈地向往重返人类社会中去的欲望之间来回摇摆不定,时时动摇着,痛苦着。人就是这样的,当现实还有小确幸的满足感时,可以暂时将欲望放在一边,反之,当愿望超过现实的美好时,又会强烈拼命地去追求愿望了。不满足,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