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潘金莲——闲话“贴标签”

时光库存

<p class="ql-block">经常看到有人说“标签”或“贴标签”的问题,且往往持批评态度。简单粗暴的“贴标签”的确很讨厌。它妨碍了我们接近真相,误人也误己。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提醒:所谓“标签”应该还可以中性的看,甚至积极的看。例如“老顽童”、“桃花源”、“大同世界”、“正能量”、“致富带头人”、“勤劳又善良”、“智慧加勇气”等等也都一种“标签”嘛。</p><p class="ql-block">“标签”首先无非就是一种方便理解、记忆和传播的信息符号或关键词、句而已。</p> <p class="ql-block">当然通常所谓“标签”特指另一些,如:法国人 浪漫,美国人比较 自大,且 性趣盎然;而在西方人眼中似乎中国人都 会功夫;川渝人 火热加麻辣;还有 河南人 骗子多 ;上海人 精明,上海女人精打细算,嗯,好像还有点 吴侬软语,温柔可人。不过女性好像都有点 购物狂 …当然还有XX粉、XX癖、XX党、XX迷等等……</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每个人都难免给他人、他事或他物“贴标签”或“被贴标签”。当年刘备跟孙权有 南人舟北人马 的段子,今天的特朗普不也称拜登为 瞌睡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标签”泛滥或绵绵不绝的原因并不复杂,应该跟人性——说到底跟大脑的某些运行机制有关。大脑硬要给“贴标签”的思维、行为赋予合法性。</p><p class="ql-block">你看,那家熟食店明明卤鸡、烧鹅、海白菜、油酥花生米等等啥都卖,可它偏偏自称 王鸭子、张烧腊或朱耳朵。文不对题,荒唐——然而你换个“标签”试试?如果不“贴标签”更不好办——到底某个人、事、物算什么?大脑一片空白茫然,岂不更糟糕。“贴标签”——先给事物取名个字,进行初步的分类,不论准确、贴切与否,首先方便信息的存取,类似电脑的格式化。</p><p class="ql-block">“贴标签”的想法、做法似乎就是人类语言产生之后大脑内部出现的一种基本甚至是必然的操作,或者说是一种结绳记事的升级版…广义地说,给人或事物取名字不也有同样的意思?今天的所谓大号小名、QQ签名、网络昵称、人设IP等等不都是一种“标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其实人们经常有意识地“贴标签”。尤其在大大小小的广告宣传中,“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嘛。只要能够让消费者记住,让受众印象深刻,哪怕无中生有地“贴标签”又有何妨?……</p><p class="ql-block">你看那些明星。男:英俊,女:漂亮,但仅仅一个“标签”哪里够用?岂不太过单调?如何区分彼此,彰显个性?干脆——再加贴“标签”。于是,英俊 之外不妨再加上 阳光,或 阳刚、男人味 或 书卷气…漂亮 不妨再加上 知性,或 机灵,或 温婉,或 妩媚,或 泼辣,或 中性 等等……</p><p class="ql-block">例如(以《天龙八部》出名的)女星刘涛该贴些啥“标签”?侠气 中藏着 温柔?柔 中带 刚?或温柔 中带一点 大气 ?捍卫家庭的现代女侠?或忠于爱情的坚韧模范?…反正,刘涛多半是不会出演 小可爱 或 孙二娘 之类角色的,担心模糊了品牌形象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正,“标签”贴得好就算 真心粉,贴得不好就叫 XX 黑;自己贴的叫 人设 ,怎么都行——只有别人贴的、贴得不好、不准确的才叫“乱贴标签”嘛……</p> <p class="ql-block">的确,有些“标签”听着就不舒服,如: 渣、骚、腐、宅 或 屌丝、舔狗、油腻、XX婊……</p><p class="ql-block">但也有些“标签”又让人浮想联翩,如: 傻白甜 与 高富帅 、高大上 与 伟光正……</p><p class="ql-block">还有些“标签”让人疑惑不解,如:何谓 飘?何谓 虚?何谓 精致的 装逼?……</p><p class="ql-block">有些“标签”说法还关乎个人未来,如 自行车上笑 与 宝马车上哭;有些甚至关乎社会前行的大方向,如 真善美 与 假恶丑;还有些“标签”则记录了整个社会或某些群体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你看, 知识份子从 读书人 变成 臭老九,又从 臭老九 变成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现在其中一些人又蜕变成堕落天使——成为讨厌的 公知 ,或可耻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就是,“标签”之间还经常冲突、斗法:你说司马懿 聪明睿智,他又给贴上 阴险狡诈;诸葛亮近乎 智慧加忠诚 的典范,鲁迅却说他 近乎妖…近年武汉的一个方老太婆 变成了 老妖婆、现代汉奸、卖国贼,然而同时另一些人给她的“标签”头衔又很光鲜,反正不堪入目,就不提了。反正让我联想起: 委员长 与 蒋光头…对了,这 光头委员长 后来又变成 常凯申 ——学术界的一个大 梗…而所谓 梗 好像本身也是一种“标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注意,以人为本 的中国人特别喜欢把 人 本身当成“标签”。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这 西施 当然也算个“标签”。豆腐西施、西施豆腐、排档西施、眼镜西施 …不过毕竟已说了两千年,很多人觉得老套甚至土气。于是,对美女情人也大都不称“西施”了,而是与时俱进,进行“标签”的融合或引进拿来,换代、升级:甜心、honey、darling、小白兔、小傻瓜、baby……</p><p class="ql-block">…什么?我?呃…我的梦中情人比我小很多,算忘年交,但我不准备称她 萝莉 或 小甜心,而是叫她:潘—金—莲——既古典,又性感,还大气。你以为是个 美女 就配得上、当得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正,各种“标签”满天飞。“贴得好”就叫特色、贴切、名实相符、风趣幽默、绝妙好辞、神来之笔、画龙点睛…“贴不好”就叫吹捧、偏见、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甚至 污蔑、歧视、扣帽子、打棍子,或者 博眼球、标题党、别有用心——其实,这些说法本身不也是一种“标签”?</p><p class="ql-block">人世间各种“标签”的交流互换,如同武林高手隔空比武,又像民间常人互换名片;似江河,从古代流到现在;如浮云,从今天飘向未来……</p><p class="ql-block">其实,无数人梦想 功成名就,不管 流芳百世 还是 遗臭万年,无论 善良加勤劳、智慧加勇敢 还是 狠毒加狡诈、无所不用其极——说到底不就是想活成某种“标签”?当然准确的说是某种“标签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总之所谓“标签”其实难免。关键无非是要避免 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或 白马非马、张冠李戴 等等…过于简单随意的“贴标签”、“乱贴标签”,如同小广告、四处张贴的牛皮癣,不但无助于有效沟通,妨碍我们接近真相,还污染了心灵环境,不利于社会和谐,当然应该高度警惕。</p><p class="ql-block">而且,在提防他人的同时也别忘了小心你自己:有些“标签”,不论被贴还是自封,会让人误入歧途,忘了“我是谁”,不能正确地“认识你自己”,到头来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换个角度“标签”也可以积极正面地看。“标签”贴对了,或成功实现了借鉴融合、升级换代,无疑也是好处多多、意义非凡。那意味着个人的认识与境界的提高,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如 民主、自由、平等、法治 等等……</p><p class="ql-block">诸君以为然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额…话说回来…我这作文题目本身好像也有点标题党、“贴标签”的嫌疑。如之奈何?</p><p class="ql-block">或者干脆就叫——“活成一个标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