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两相宜—-芽庄&西贡游记

may_gao

<p class="ql-block">  大概在六七年前最后一次去德天瀑布时,在界碑外的一块百来平米的越南土地走了片刻,买了些腰果、菠萝蜜干等土特产,在瀑布下面的水潭里坐着中国的竹筏和操着流利中文的越南竹筏上兜售手串的商贩交手砍价过,因此而形成了对越南和越南人的固有印象:越南是个穷地方,嫁到中国是改写他们命运的捷径;越南人又黑又小又瘦,应该是饭都吃不饱,大概和我们国家六七十年代的阶段差不多。此次芽庄、胡志明之行,才发现自己看越南,可能像西方看中国,是带有成见和色彩的。越南,芽庄和胡志明,两个截然不同的城市,用浓妆淡抹两相宜来形容,才比较合适。</p><p class="ql-block"> 这张图取自独立宫三楼走廊外的一张油画,两位身着奥黛的越南女子,很好体现了越南此行给我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广州-芽庄飞行时间约两个小时。飞行路程中,经过的永兴岛(见下图)。1974年这里发生了激烈的海战,中国海军以少敌多,最终夺回相关海域。这段历史网上有详细描述,非常有意思。当然越方始终认为是他们的土地。这也和后面入关时海关不给我们在护照上盖章有关。</p><p class="ql-block"> 机场所在的金兰湾,是越南最大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落地飞行期间,窗外金兰海港一览无余,这里被称为亚洲第一军港。</p> <p class="ql-block">  总体印象不错。不过,初到印象并不好。因为过关有点折腾,出发前几周做了电子签证,落地却还要填写非常多的内容的表,以及50元RMB(还有夹在护照里的10元小费)换得这样的一张签证纸。因为新版护照,南沙、西沙群岛属于他们争议焦点,他们不认可中国护照,所以他们不在中国护照上盖章。这样的情况下,浪费了大概半个小时过关。</p> <p class="ql-block"> 其他都算愉快,机场整洁、现代化,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高挑的越南姑娘,机场拉客的小伙子,也不宰人,出租车报价甚至比Grab还便宜。金兰机场离市区有点距离,45分钟车程,35万YND,差不多100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ibis酒店大堂的圣诞树,是用越南的斗笠做成的,很有特色。大堂小哥和平时我们见到的中国同胞长得一模一样,就是不会说汉语,会点英文。</p> <p class="ql-block">  酒店就在芽庄市中心,出来路边就有一人一锅卖龙虾的路边摊,不过不敢吃,后来问了这样的龙虾一般是是死掉的龙虾,会比活着的龙虾便宜很多,谈价谈得好的话。大几十元就能吃到。</p><p class="ql-block"> 还有推着自行车卖烟的女孩子(见了很多,都是女孩子,好像男生比较懒,都是女孩子出来赚钱),什么大牌都有。不要去纠结烟的真假,都是烟草做的,其他就不要在意了。</p> <p class="ql-block">  芽庄早在越战时期,美军便将芽庄作为其度假胜地。芽庄此时是雨季,不是旅游旺季。芽庄海滩长长的海岸线很美,海滨沙滩一望无际,白沙柔软,潮平水清,海底有千姿百态的珊瑚。色彩斑斓成群追随在潜水者身旁的鱼类,足够让海底探险者乐此不疲。芽庄是海滨旅游的理想胜地。但可惜不是我们到来的这个季节。雨季天天有雨,风很大,托起很高的浪,把近岸边的海底的沙卷上来,所以海水也不是很清澈。</p> <p class="ql-block">  在芽庄两天,中间好不容易见到了一点点蓝天。能看到芽庄海滩对面的珍珠岛,岛的脑袋上还带着一朵厚厚的云帽。</p> <p class="ql-block">  市内的占婆塔(又称天依女神庙)坐落在Songcai河左岸,是一处印度教的宗教建筑,从寺庙建筑之初距今有1300多年。天依女神在占婆王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日夜守护着靠海吃饭的当地老百姓,其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妈祖。</p> <p class="ql-block"> 占婆塔里面供奉的是天依女神的神像。是可以入内参观,需要脱掉鞋子,穿短裙短裤不可以入内。</p><p class="ql-block"> 占婆塔旁,乐手们正在准备乐器,准备演奏印度歌舞。</p><p class="ql-block"> 塔身的砖雕已被岁月侵蚀,他们静静地和占婆塔一起,看这1300年的历史流过。</p> <p class="ql-block">  芽庄不仅有印度教的寺庙,还有宏伟的天主教大教堂。芽庄教堂位于闹市之中,旁边是一个六个路口的交通转盘。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教堂,1928年建造,花岗岩的构造,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内部装饰并不华丽,但十分复古和大气,彩色的天窗<span style="font-size:18px;">刻画的是圣经中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教堂对面是繁忙的六条街的路口,正对面是Hoang tuan咖啡厅。坐在咖啡厅临街的座位,来一杯美味的椰子咖啡,是来芽庄一定要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Hoang tuan咖啡和芽庄街头其他咖啡店一样价格亲民,没有因为就在大教堂对面就坐地起价。椰子咖啡合人民币12元。再来一杯冰拼,冰激凌拼咖啡。特别提醒一下,最好和小姐姐说一下少糖,不然冰激凌咖啡会比较甜。</p><p class="ql-block"> 正是上班时间,但咖啡厅里很多年轻人,能感受到芽庄的节奏,是缓和、轻松、悠闲、满足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芽庄三大特色:咖啡厅、SPA和独栋高楼。</p><p class="ql-block"> 街头非常多的咖啡厅,基本上每条街上都有很多。在一个安静的街区,甚至还有见到四个街角中有三家咖啡厅(见左下图)。</p><p class="ql-block"> 另外和咖啡厅差不多一样多的,是SPA店,门口小妹热情地拉客,价格也不贵,但瞅一眼里面的情况,这样当街躺着SPA的场景,想一想就够了,让人却步。如左图上。</p><p class="ql-block"> 至于独栋高楼,我们见识过广州各色各样城中村的民房,芽庄是广州城中村民居的进阶班,房子盖的漂亮,往往十几层,最后地点靠近海边的,就发展成度假民宿,密密扎扎,一家挨着一家,如右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芽庄有非常多的美味,本地各种香料烹制出来的美食,鲜香可口,比较适合吃惯了粤菜的人的口味。</p><p class="ql-block"> 很特别的瓦片烤肉,看起来就是家里房顶的瓦片。我们就在酒店旁边的一家瓦片烤肉店,越南老板娘中午出来亲自给我们操作,她的中国女婿来自浙江。越南女性大多非常勤劳、善良。老板娘看我们相谈甚欢,去冰箱里拿出自家食用的冻酸奶棒。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行程中,对越南老百姓的印象都很好,淳朴、整洁、好客、热情、有礼貌。</p><p class="ql-block"> 瓦片烧烤店,也可以吃海鲜,不管你点不点烧烤,老板都会给客人上一套米纸、青菜和酱料的套餐,米纸架上,米纸旁边有清水,薄薄的硬硬的米纸放进去转一圈,出来就半软,放了青菜、烤好的肉类进去,米纸就全软了,刚刚好可以包好,再蘸点老板娘自制的特色酱料,清香可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美食太多,一半芝士一半蒜香的龙虾、老虎虾、芒果螺、海鲜粥.......好吃不贵,也不用担心被宰,店家即使不会汉语或英语,拿着明码标价的菜单比划交流,都能尽兴而归。大多数店要现金,个别是可以接受支付宝或微信。</p> <p class="ql-block">  海边除了久负盛名的芽庄海滩、珍珠岛,还有一个小小的岬岛——钟屿石岬角值得一去。从沉香塔过Songcai河跨河大桥再过去路程不远就到。这里是芽庄海滩不多见的巨大的花岗岩构成的海角,电影《情人》曾在这里拍摄取景。惊涛拍岸的岬角,也有游人稀少处,天气如果碧蓝,独坐甚好!这里的特色本来应该是看落日余晖中,芽庄瑰丽的夜景和熠熠生辉的海岸线,但等到天黑,也没有放晴,略遗憾!</p> <p class="ql-block"> 回来路上,夜色深沉,沉香塔已经亮灯,对面的芽庄夜市也人流熙熙攘攘。</p><p class="ql-block"> 夜市可以逛一逛,特产不少,不过当地有名的珍珠,品相不怎么样,不值得买;很多漂亮的贝壳,包括唐冠螺、砗磲这一类很大的贝壳,价格也不贵,大概一两百元就可以买到,但这些是过不了海关的,也不要买。沉香懂的话也可以买一些,沉香是芽庄著名的特产。可以买一些的特产,如腰果、芒果干、菠萝蜜干、咖啡豆,夜市上比较便宜,而且,他们会说很流利的汉语,也接受人民币、微信和支付宝。</p><p class="ql-block"> 芽庄海滩的夜,浪漫温柔,沙滩有美食、咖啡,可促膝长谈、可呢喃细语,连海浪拍上来的泡沫看起来都细腻如雪。</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雨季,以及跨海缆车维修停运,没有去芽庄久负盛名的珍珠岛,在离开芽庄的上午,选择了符合自己热爱的专业方向的游玩方式—去参观了海洋研究所,这里是越南最大的水族馆。</p><p class="ql-block"> 顾名思义,这并不是博物馆,而是一个研究机构,所以门票很便宜。海洋研究所可能资金有限,展览的硬件条件比香港海洋公园、长隆海洋王国差远了,但胜在它是研究所,所以还是见识了一些珍奇,以及标本陈列的场馆。</p><p class="ql-block"> 珍奇的鱼类,比如图一,水族箱底部,这些看似礁石的,其实是鱼类,它们叫做玫瑰毒鮋。玫瑰毒鮋虽然是鱼,但它没有鱼鳞,身上长满了疣状或者短须状的皮突。这些疣突使玫瑰毒鲉在野生环境下特别像一块礁石,而短须状皮突则像长在礁石上的藻类。可以说,就算它杵着不动,你也很难发现的,因为它实在是太像一个长了藻的石头罢了。背鳍底下就是毒囊,当受到威胁时,它的背鳍就会立起来。这样就很容易刺伤毫不知情的海边游玩者,就像注射器一样把毒素注入受害者的体内。如果被玫瑰毒鲉刺伤了,不仅会感受到剧烈疼痛,还会伴随着低血压、头晕、恶心、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人心衰,甚至死亡。</p> <p class="ql-block"> 而标本陈列馆,普通游客很少上来这里看,但我们是学生物的啊,这里是生物学家的视角,很特别的,我和先生不约而同想起南大的标本陈列,泡着福尔马林的大大小小的瓶子,比起这里,南大生物系标本陈列差很多。</p> <p class="ql-block">  芽庄之行,感受到的是清风拂面。如果说芽庄像海边小妹,如邻家碧玉,胡志明市就是浓妆的热带女郎,带着时尚和越式风格,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市,也叫西贡,有东方巴黎的美称。这座城市,居然比柬埔寨的金边还要靠南,从地理位置上看离柬埔寨很近,但发达程度和金边是天上地下。</p><p class="ql-block"> 芽庄到胡志明市,飞行时间1小时,机票也便宜,往返508人民币。才下飞机,等待crab上约的车,初步领略胡志明市浓妆的一面,近旁的越南妹子走的欧美风,这座城市的风格已经初见端倪。</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已是蓝调时间,沿着酒店门口的路,一路向西贡河边走。河边的中心广场,陈兴道雕像,这里的路口有七个出口,有斑马线但没有交通灯,在如洪流一般的小车和摩托车车流中,过街全靠胆量,你敢走司机就会给停,不敢走就永远过不了马路。</p> <p class="ql-block">  勇敢地穿过滚滚车流,站在中心广场西贡河巴赫当码头(Bach Dang Pier),远眺胡志明市新地标Landmark 81。</p> <p class="ql-block">  胡志明市最繁华的是第一区和第三区。这里是著名的Dong Khoi(东桂区),位于第一区,夜景让人宛如置身纽约的第五大道,LV、Hermes、百达翡丽专卖店随处可见。商业旺铺全球排名中,纽约第五大道以每年每平方英尺2,000美元的价格位居榜首,其次是米兰的Via Notenapoleone(1,766美元)和香港的尖沙咀(1,493美元)。根据美国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发布的《390年全球主要街道市场排名》(Global Main Street Across the World Ranking by Market 350)报告,Dong Khoi的租金为每年每平方英尺2023美元,已经超过纽约第五大道。</p> <p class="ql-block">  大剧院(西贡歌剧院)是典型哥特式建筑,用于举办各种艺术表演,是法国殖民建筑典型的代表作,被视为西贡现有建筑中最能体现法属时期建筑风格、花费巨大的文化建筑。现如今依然在举办各种演出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人民委员会,具有华丽的洛可可式风格,白墙红顶,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宫殿。这里过去是西贡的市政府,现在依然是胡志明市的市政府。因为是政府机关,不对外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  晚上的中央邮局。中心邮局至今仍是西贡最大的邮局,每天办理邮政业务和汇兑业务。有一些重要的活动,也时常在这里搭台。</p> <p class="ql-block"> 越南人口接近一个亿,其中大多数集中在胡志明市和河内这两个地方,再加上游客的汇入,所以夜晚的街头,都有很多游人或当地的年轻人。他们一般三五成群,铺一张毯子席地而坐。范五老街的夜生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灯红酒绿,更加热闹,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不过因为我们要听一场国内的线上音乐会,没有安排过去范五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是胡志明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胡志明市有多座漂亮的教堂,圣母大教堂是最大的法国天主教堂,建成于1883年(耗时6年),属于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大教堂仿照巴黎圣母院钟楼的设计,造型匀称,庄严雄伟。教堂前还有一座重达四吨的圣母玛利亚雕像。可惜现在维修,无法进入参观。从脚手架上攀援的藤蔓,可以看到这个维修也有挺长时间了,有些藤蔓已经爬到差不多三层楼高度,一定程度体现了这里的风格,懒洋洋、慢吞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的另一面。红顶像越南民族特色鲜明的斗笠。</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侧面,能看到红色的墙体。它又有个名字 ,红砖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中央邮局是胡志明市另一地标建筑,就在圣母大教堂对面。</p><p class="ql-block"> 大厅左右两侧的墙上各有一张大地图,据说是当年法国地理学家手绘。</p><p class="ql-block"> 建筑装饰穹顶、圆形花窗、华丽的大吊灯、花型壁灯、电话隔间、立柱装饰也保存完好,颇具法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  邮局大厅尽头墙壁正中悬挂着胡志明的巨幅画像。</p> <p class="ql-block">  中心邮局大厅,著名的西贡小姐香水</p> <p class="ql-block">  侧翼,各种越南本地特色商品,斗笠试戴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  前往独立宫路上,路遇一群伴娘。</p> <p class="ql-block">  独立宫,以前是越南南方的“总统府”。建造于1868年,是一座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起初作为西贡印度支那总督府。1954年移交给当时的西贡政府,改名为独立宫。20世纪60年代,原建筑在一次轰炸中倒塌,。南北统一后,独立宫又改名统一宫。不过市民仍习惯性称之为“独立宫”。独立宫是具有越南特色的中式建筑,整个建筑是汉字“吉”的像形。门前草坪,一个身着奥黛的美女,翘首站立。</p> <p class="ql-block">  在独立宫广场上停放着两辆编号为392和843苏式T-54坦克。1975年4月30日,南越总统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这两辆满载手持AK47自动步枪士兵的北越正规军坦克,长驱直入统一宫,插上解放军的旗帜,这标志着漫长的越南内战终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  统一宫内的设置和摆设仍保持攻入当天的样子。 这块地毯是香港制造,中心有大大的双喜图案。在越南见到汉字太难了。无法想象,他们在法国殖民地时期以前,也是用汉字的。整个独立宫有艺术价值的陈列品不多,这个算一个。独立宫夫人的会客区,还有一个麻将桌,算是唯二有中国文化的物件了。</p> <p class="ql-block">  一对小情侣在独立宫拍婚纱照,扮成小妹和兵哥哥的依偎画面。</p> <p class="ql-block">  独立宫出来右转,不远就是人民法院,依然是法式建筑。再往前几十米路对面就是胡志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法国领事馆。是所有领事馆里最气派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周末大门紧闭的中国领事馆。可以看见里面中式的屋檐。</p> <p class="ql-block">  粉红教堂是游客给的名字,它的真名叫新定教堂。非常遗憾,周六日不对游客开放,周日的早上看到熙熙攘攘进出的人群,我试着想浑水摸鱼进去溜达,看门大爷不知从哪里看出来我不是他们教众。只得作罢!</p> <p class="ql-block">  不过,进不去粉红教堂,但在空中对她进行了参观。教堂正对面,这座Olahale酒吧,买一送一的鸡尾酒,尤其是粉紫色这款是和教堂同名的特调鸡尾酒,坐在临街露天的吧台椅上,看楼下游人如织,和教堂门外望过来的游客say hello,也是很开心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粉红教堂不远就是当地的一个大的市场,具体叫什么也看不懂。在这一带街边店铺,很多裁缝店,门口挂着曲线玲珑的奥黛,进入市场,逼仄的通道,两侧都是铺面,卖布卖小商品居多,布匹叠得整整齐齐,琳琅满目。看来在越南线下经济还是如火如荼,确如N年前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诺富特酒店(值得一提的是, 诺富特也在第一区,离所有主要景点都不远,最远到西贡河旁的陈兴道广场步行约30分钟,周边美食也很丰富),大堂经理说周围有很多好吃的越餐厅。离得最近的一家是名字像中餐厅的越南餐厅,Hoang Yan,出品不错,有多家分店。靠近码头的位置,也有一家我们误打误撞进去,食材不错,装修也颇洋气,价格比一般街头餐厅略贵。如果不喜欢口味清淡的,可能会不大喜欢。</p> <p class="ql-block"> 差点忘了说一下非常被当地老百姓喜爱的法棍。从刚到的第一天晚上看到,就想吃,后来从独立宫出来右转有个美食街,在那里终于吃到。烤好后切开,加入喜欢的食材,价格在50万左右越南盾。</p> <p class="ql-block"> 越南菜物美价廉。不懂去哪家,就找坐满当地人的餐厅,大多价格便宜。服务员一般不大会讲英文,但菜单有图片及英文解释每道菜,所以点菜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基本每个餐厅都会给客人上一盘至少包含五六种蔬菜的免费的配菜,是免费的,其中有多种香料,认识的比如紫苏、罗勒、桂叶、香叶,所以在越南用餐不用特别点一份蔬菜,也可以吃到足够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早餐。街边的小店,坐满了本地乡邻,这种最正宗。必须赞一下越式铁板牛排早餐Bo ne,它直译就是“牛躲闪”,初听很蒙。实际上Bo是指牛肉,ne是指铁板上来油花四溅、食客躲闪的样子, 想想老板把铁板端上来,自己还真是躲闪了一下。怎么样,很形象吧!考得酥脆的法棍,配合自制酱汁腌制的牛排、还有煎蛋、一块芝士、一块特调猪肉滑、一块特调牛肉糜、火腿肠,再配以蔬菜和黑椒,美味可口,关键价格也很可,75k,折合人民币22元。</p> <p class="ql-block">  忙里偷闲的越南双城之旅,尽管蜻蜓点水,但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两个城市,不同的两种印象,但都还不错。</p><p class="ql-block"> 唯有遗憾的是,在离开的中午,看着诺富特酒店酒店大堂拥挤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办理入住和离店手续</span>人群,回到广州的晚上,入境大厅和离境大厅一样没有太多人,心里还是禁不住的难过,国际游客们都不来我们这里了,好像他们画了个圈,我们被排斥在圈之外……为什么呢?原因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 希望祖国好,希望一切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会的,一定会,但这个时间可能会有点久。</p><p class="ql-block"> 最后,上一张飞机返回广州,在珠江上空盘旋时的照片,看我们的家园多么靓丽!愿山河无恙,一切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