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高二”前言四:由历史角度看“上山下乡”运动期间的招工“偏向”

白纬

<p class="ql-block">       由历史的观点看,偏向于插队落户城市知青的招工制度,使得城市知青实际上类似于古代的“世家子弟”,同时将底层回乡知青置于“寒门子弟”的处境了。</p><p class="ql-block">       这种招工制度很难服众,因为城市知青唯一高于回乡知青的地方,实际上只是他们的城市出生身份。</p><p class="ql-block">       这种境况对回乡知青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这可以从唯一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知青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回乡知青路遥不惜付出损害该小说“文献价值”的代价,也要完全“过滤”了插队落户城市知青的所有信息这一点,就可以看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青文学基本上“过滤”了当年回乡知青对城市知青的那种又嫉妒又“亲近”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作为个人,回乡知青渴望亲近城市知青,甚至与之谈恋爱;但作为整体,回乡知青嫉妒城市知青,就像古代“寒门子弟”面对“世家子弟”那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是,城市知青的城市出生身份,是他们的父母辈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上山下乡”运动强行截断了城市知青父母辈的努力成果,这一点在国家层面上是不能长久被漠视的:而且实践也证明,强行命令上千万插队落户城市知青融入当地农村的代价太大,不是那些城市知青家庭与各级政府能够承受得起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虽然文革中实行的是“准战时经济”,但是国家的工业并未陷入停滞状态,仍然有着扩大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新的工人加入。</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招工中,若没有偏向城市知青的政策,则必然出现当地干部子弟占据所有位置的现象。这也将影响到国家政权的道义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且,在国家要求各大城市对口支援城市知青下乡地区的“博弈”中,出资、出力的城市也很可能提出对本城市知青招工倾斜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如阜南县化肥厂的建设,就离不开上海的支援,阜南县化肥厂的工人就是在上海接受培训的。</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招收城市知青的政治与经济成本都低于农村知青。城市知青适应城市生活的速度,远快于农村知青;城市知青回到城市后,也不像农村知青那样有太多的亲朋牵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由于各种因素的交集,当年的招工中对城市下乡知青的倾斜政策也就难以避免,回乡知青的抱怨也只能够被忽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