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坯·走出一中后那几年

会飞的石头

[68届初一3班邱天军] <p class="ql-block">  刚到北屯时,队长曾说以后给你们盖了房子,就不用在各家借房住了.过了N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在草屋记完工分,队长叫住我和李建瑶,杨克勤三个男知青,说你们明天跟着把式打坯吧,队上准备给你们知青盖房子啦!</p><p class="ql-block">  那时农村盖房子用的坯大约30厘米x50厘米x10厘米,挺重的,得有三四十斤。打坯一组两个人,一人是把式,叫提杵子的,其实应该叫师傅,杵子是约20厘米见方的一块石头,估计也有30斤重,装有一个丁字形的木把,坯模是枣木板的框子。提杵子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如果砸不准,很容易砸坏坯模板,搞不好还会砸到自己的脚。另一人是小工,叫供土的,就是负责往坯模子里装满土。我们三个知青自然是供土的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5点就到了打坯地点,队长头天已经安排人把土洇好了,脚下的土不干不湿,潮乎乎的。我跟的把式叫谢金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先让我铲起一堆土,提起打坯用的杵子,夯实土堆,做了一个放坯模的平台,往坯模里撒了一把细炉灰面。告诉我打一个坯需要往坯模里装满满的三铁锨土,我照做了,他用脚踩实土后就提起杵子,使劲朝坯模里四个角和中部左右各砸一下,在坯模中间又前后砸两下,最后又在坯模中间砸了一下,后脚跟顺势踢开坯模的后挡板,搬起打好的坯横立在旁边,一个坯就打成了。我供土开始没觉得累,打了十几个坯后,胳膊就有点软了。满满的一锨土,一只手握在木把头,另一只手必须握住铁锨头的根部,才能端起来。金山说打坯有打坯的规矩,既然开始干了,就不能轻易停,要是断断续续的,不仅不出活,还让人感到累。听他这么一说,我就咬牙坚持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时村里社员谁家盖房子需要打坯,约定俗成的标准是每天500个坯,主家管吃三顿饭,还要给盒烟。每个坯最少也得砸十二下以上,我们这算是给队上干公活,每个坯砸八九下可以交代,但每一下必须砸到位置,砸不准时就得多砸几下。队上规定300个坯算一个工,我们打够数就收工,各回自家吃饭。第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看着堆叠整齐的坯架子,挺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后来的半个多月,都是天刚亮,我们三个知青简单吃点饭,就开始供土打坯。三位把式更是辛苦,如果每个坯少砸几下,当然省时省力,但不结实的坯堆起来的坯架,等不到坯干透自己就倒了,谁发生这样的事,就将在村里抬不起头了。所以三位把式打坯很认真,每天下午还要到地里把第二天要用的土洇上。随着对打坯流程的熟悉,我们三个知青和各自把式的配合也越来越熟练,每天300个坯中午以前就打完收工,虽然胳膊酸痛腰发涨,想到是为了盖自己的住房,而且下午还能睡一大觉,反而感到一丝痛快。</p> <p class="ql-block">  结束打坯后,地里多了一排排的坯架子,错落有致,等着风吹晾干.我们三个的饭量也变大了,一顿饭吃三四个干粮还要喝两三碗粥。</p><p class="ql-block">  (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