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8日上午听了郭明月老师的一节《认识钟表》练习课。郭老师教学能力有明显提升,能创设适合学情的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1.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郭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国,例如在导入时利用猜一猜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更是利用儿童话的语言,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p><p class="ql-block">2.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郭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3.教学方法得当。郭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等。郭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师生互动频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效果良好。</p><p class="ql-block">4.鼓励及时。郭老师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学习,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学生进行频繁的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5.教学反思深入。课后,郭老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优点方面,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p><p class="ql-block">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的延伸部分处理的还不够恰当,比如在钟面上出现“快几时了”、“几时过了一点儿”这个问题,虽然例题中没有出现,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多次出现,巩固上也反复出现,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情况不好,需要老师重点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整节课中教学目标明确、实用,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积极,师生互动频繁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恰当,教学评价恰当,反思深入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希望明月继续努力,多多实践,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