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府中心小学四(6)班家长进课堂活动—皮影进课堂 非遗润童心

五(6)繁星班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如约而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次活动有两位特别的老师参与,分别是朱熙涵妈妈和李洛伊妈妈。两位妈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皮影戏。</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位妈妈把“皮影小剧场”搬进了教室,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奇妙盛宴。</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初次看到这个方方正正的“皮影小剧场”都十分好奇,朱熙涵妈妈为孩子们详细展示和介绍了皮影剧演出道具。</p> <p class="ql-block">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以表演民间故事的戏剧形式。它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虽然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文化,但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一种新鲜的表演方式。</p> <p class="ql-block">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朱熙涵妈妈通过视频导入,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皮影的发展历史、皮影的制造工艺、不同人物造型的特征、皮影的操作等相关知识。让孩子们对皮影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听得专注且认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好戏”登场了。朱熙涵妈妈、李洛伊妈妈、朱熙涵、李洛伊四人为孩子们表演了一场《东郭先生和狼》的皮影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只见她们在幕后熟练地操作着皮影,一个个跳跃、翻滚的动作都让台下的小观众们看得入神,每到精彩之处同学们都会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  台上的四人配合默契,表演生动,台下的孩子们都被故事吸引了,听得多么聚精会神!</p> <p class="ql-block">  表演结束了,小观众们已经迫不及待举起了小手,想要上台来体验操作“皮影小剧场”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体验完毕,都会收获一个精美的小礼物。</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怎能少得了大合照呢?看,繁星班孩子们的笑容多灿烂!</p> <p class="ql-block">  本次“家长进课堂”活动不仅拉进了家长与孩子们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沟通,更展现了优质教育资源进校园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皮影戏就这样悄悄印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皮影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彰显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唤醒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谢二位妈妈的精心准备,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精彩课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投稿:四(6)班家长教师协会</p><p class="ql-block">素材:张玉老师</p><p class="ql-block">审核:张玉老师、杨健老师</p>

皮影

孩子

皮影戏

朱熙涵

妈妈

家长

洛伊

课堂

表演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