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作家通讯(第43期)

雨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文学改变了我的人生坐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文/林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而我的人生坐标上明显地标注了文学的元素,这就意味着我的生活、价值观、兴趣和追求都会深受文学的影响。许多时候,是文学让我在平凡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幸福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与文学的缘分起始于学生时代。早在抚顺县石文高中读书时,我就偏爱文科,每当上语文课时,班主任老师布置完作文题目后,有的同学急得不是抓耳挠腮,就是左顾右盼。而我却用很短的时间便一挥而就,并且多次受到老师的夸奖。当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79年4月,随家“落实政策”从农村返回城市后,有幸被分配到电力企业当上一名电焊工。学徒期满,电焊技术突飞猛进,很快成为车间里的生产骨干,也就有机会接触到了厂部和车间订阅的《抚顺日报》等各类报刊。工休时我总是挤时间躲在车间一隅,手捧报纸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地阅读报刊上精美的文章,有时甚至废寝忘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使我对人生、社会和生活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因此做起了文学梦,虽然有些虚无缥缈,但30岁左右我,却实实在在地“爬起了格子”。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也不知熬过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终于有所收获,接连在市报上发表了几篇小说。竟还孤芳自赏地立下豪言壮语:神追高尔基,笔驰青林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84年,《抚顺日报》举办了一次“国庆征文”比赛,我创作的短篇小说《卖烟老汉》喜获一等奖。抚顺名家:汤士安、佟希仁、杨尚青、刘万石、李世栋、衣惠春等齐聚一堂。抚顺电视台新闻节目还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面对镜头、面对各位名家,我一个青涩的文学青年,对着话筒说了几句获奖感言竟显得有些拘谨和不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鉴于我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小小成就,著名诗人李犁老师编辑的《抚顺日报.星期刊》文坛新人栏目,用半个版面介绍了我和我的短篇小说《我想有个家》。从此更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白天,我置身在蓝光闪烁的工作岗位上,夜晚,我伏在台灯下与我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不久,一篇题为《所长查电》的小说,写的是我最熟悉的题材。在《抚顺日报》“琥珀副刊”发表后,一下子惊动了单位主管宣传工作的副局长。他说:这样的人才咱们不能埋没。没过几日,一纸调令就把我调到了局党委宣传部。那种幸福感让我欢喜,一连激动了好几天。接下来人生顺畅,入党,提干。写材料就是我的工作,但文学创作也没有停下来,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  2016年3月4日,我有幸得到市作协领导重用, 将我从第11组调到第七文学活动组任组长。借助在企业学到的管理经验,我尽心尽力地带好七组 ,各项工作走在前面。2018年第七文学活动组被市作协评为“优秀文学活动组”。这期间,作协领导多次推荐我前往省作协、辽宁文学院深造学习。两次参加市文联、市作协召开的文代会、作代会。既丰富了我的文学底蕴,又开阔了我的文学视野。</p> <p class="ql-block">  我酷爱文学,尤其对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情有独钟,好像着了魔一样。一旦有了灵感,便放掉一切事务。坐在电脑前仿佛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 中。这就是我对文学的热爱,对中短篇小说创作的迷恋。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虚拟世界里,我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是我将“文学” 作为人生坐标的一部分,文学馈赠给我的是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方式,也是我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桥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深刻的内省的过程,充满了对知识、美和深层次人类问题的追求与探索。因而乐在其中,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多年的努力与追求,我已著有《风波》《一个人的世界》中短篇小说集。先后在《海燕》《长江文学》《华人文学》《精短小说》《燕山》《抚顺作家》《望花台》《高尔山》《抚顺文艺》《地方》《抚顺日报》《抚顺晚报》《抚顺书香平台》《东北电力报》等报刊及网络发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相声、快板书等文曲作品百余篇(首)。其中,微型小说《棋迷》荣获第二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微型小说《婚房》获“雅格杯”全国小小说大赛优秀奖、闪小说《两袋大米》获“山东精短文学杯”全国闪小说大赛优秀奖、微型小说《孝》获得第一届“长江文学”新时代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以及数十余项省市级文学赛事奖项。有多篇小说作品被收入《芙蓉国文汇》《当代微篇文学》《长江文学》等年度文集。与此同时,还被《芙蓉国文汇》《长江文学》聘为签约作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个充满诗意和远景的时代里,我这些创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作协领导的关心与厚爱。站在成就的门槛上回望,我深感一路走来的不易,心中充满了对文学、对生活的感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在我心中有了更深的体会。初心,就是那份对文字的纯粹热爱,是那个夜深人静时敲击键盘的坚持,是我不断努力前行的动力。它,宛如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清新。它,如同内心的火种,即使在岁月流转中被尘埃覆盖,依旧闪烁着不灭的光芒。始终,则是一种历经沧桑仍不改初衷的坚持。它,不仅是对时间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它,不仅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更是在复杂多变的世事中保持本真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目前,我在作协老作家工作委员会任副主任、第七文学活动组任党支部书记,这是作协领导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担着很重的责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以笔为犁,深耕文学的沃土。我要将所学所感、所思所悟,化为一篇篇深情的文字,献给这个时代,献给渴望文学滋养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虽然写作很清苦,但是我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饱满的!虽然我已退休在家,终止了奔波忙碌的工作。但是我的写作生活仍在继续,它既填补了我内心的空虚,也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项事业、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个人生最优质的坐标。创作不休,是对我最大的挑战,也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我愿意用我的笔,记录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传递正能量,播撒思想的种子。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为文学的花园增添更多的色彩与芳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柏青林,笔名:林陌。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市作协老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有多篇小说作品获得省、市及国家级文学赛事殊荣。已出版《一个人的世界》《风波》两部中短篇小说集。</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