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 助力绿色发展》朝阳金秋文学社赴北票上园朝阳寺村参观红色基地、送文化下乡并赠书活动专辑

晶莹剔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火红的七月,霞光染红了山川田畴,微风吹拂着心灵的窗口,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季节,这个季节被岁月染红了封面,这个季节被敬仰的灼热炙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7月10日,朝阳金秋文学社一行24位文友,在张相武副社长的带领下,在北票市上园镇朝阳寺村驻村第一书记朴龙泽的引领下,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敬仰和对那片热土的炽热情怀,驱车65公里,一路追寻,一路欢歌,去瞻仰95年前朝阳第一党支部的诞生地,去回顾星星之火燃烧的峥嵘岁月,去聆听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的动人故事,并为那里的父老乡亲们送去自己创作出版的书籍和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巴车行驶在北行的阳光大道上,车窗外,绿色的田野、成群的牛羊,茂密的参天大树,还有远处那叮叮咚咚的山泉不时作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车窗内,文友们全神贯注的聆听者张社长有关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流程的讲话,都为文学社这次红色之旅倾情点赞,为能参加这次活动感到欣慰和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朝阳寺村是北票市上园镇下辖的一个村级行政单位。位于上园镇政府东部1公里处。村两委班子5人,总土地面积20000亩,全村下辖4个村民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7年村支部书记王伟上任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朝阳第一党支部红色基因传承下,做好新时代红色精神的宣传员和传承人,带领村两委、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一步一个脚印,锐意进取,稳扎稳打,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沿着干净整洁的方砖坡路,我们来到了我党早期革命家韩麟符烈士铜像前,在夏日的阳光下,他伟岸英武,神采卓然,他一袭长衫,一份坚守,眼神刚毅,步履从容,百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画卷即刻展开在我们的面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王伟书记和王丽主任的的引领下,我们迈着敬重的脚步来到了令人崇敬的朝阳第一党支部旧址及及韩麟符纪念馆。望着矗立在山坡之上的那面火红的党旗,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王伟书记带领村两委在2023年“七一”前夕向党的生日献上的一分厚礼,也是朝阳寺村全体党员和村民铭记红色历史,传承民族之魂的坚实脚步和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纪念馆,我们眼里映衬着庄严和肃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帧帧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画卷,一个个故事,把我们带到了当年川州大地血雨腥风的百年历史之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这位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共产党人,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投身革命事业,播撒革命火种,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28年,中共党员韩麟符等受到上级党组织委派,来到北票上园朝阳寺村,开展地下活动,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农民反抗斗争,在朝阳寺广大农民中撒下了革命火种,在朝阳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党支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朝阳寺所在的上园镇是热东的重要村镇,是热中通往关内、外的铁路咽喉,地势险要、交通方便,是军事要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朝阳寺是一座较大的喇嘛庙,庙内有40多名喇嘛。当家喇嘛马成修是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人士。因此,这里是地下党开展活动,进行隐蔽斗争的最好场所。192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共顺直省委领导下,建立中共内蒙古特别支部,书记由韩麟符担任。中共内蒙古特支下设建平、朝阳、赤峰三个支部,共有20名党员。其中朝阳支部有党员3人,建平支部有党员2人。朝阳支部选定在热东的门户朝阳寺为革命活动的中心据点。</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在北票领导、组织的革命活动,只是他革命生涯的一个片段,他的一生是为民族无私奋斗、为民众忘我牺牲的光辉一生,令人敬仰,可歌可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马克思主义早期研究者、传播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五四运动杰出领袖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中国共产党的北方党组织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20年秋,韩麟符成为李大钊的助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核心人物之一,是统战工作先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北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奠基人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八一南昌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早期倡导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左翼作家先锋,文化斗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韩麟符是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8年后,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和党内左倾路线的干扰,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北方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异常艰难。1931年2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1934年9月21日,韩麟符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于山西榆次东苏村,时年34岁,他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光荣献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0年3月14日,民政部追认韩麟符为革命烈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红色历史,红色印记,文友们徜徉在序厅等四部分展厅和沙盘前,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到了百年前那个壮怀激烈,惊心动魄的斗争中,随着陈列主题的深刻,层次鲜明的递进,使我们如身临其境,振聋发聩。一同感受着往昔激情岁月的峥嵘,更加感受到今朝和谐阳光的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岁月消逝,四季更迭,虽然历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韩麟符这些革命先行者的不朽功勋,我们将永远铭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他的人生格言:“世界上有着最宝贵的生命,但是还有比生命更高贵的自由,我们可以失掉了生命为了自由。”白底红字,耀眼夺目,英雄精神,永垂不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参观完毕,文友们思绪飞舞,感慨万千。是什么让他们这样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慷慨赴死?是信念、是信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写满忠诚的答卷,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入党誓词里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晚七时,村民们手持小马扎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文化广场,文友们则画好妆候场。主持人宣布《“不忘红色记忆,助力绿色发展”朝阳金秋文学社赠书仪式暨消夏文艺晚会》现在开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是赠书环节,由金秋文学社李莹秘书长宣读赠书明细。宣读朝阳金秋文学社成员自己创作、主编、参与创作的作品书名及作者,共有11位文友。还有10位文友捐赠了不同门类的书籍、杂志等。本次赠书仪式金秋文学社共有21位文友捐书,合计捐赠312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的文艺演出由资深主持人曹永玲副社长主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学社的混声合唱《不忘初心》“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这首旋律婉转悠扬,歌词激荡人心的歌曲,正是韩麟符等无数革命先驱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驻村第一书记朴龙泽演唱、王丽村主任等八人伴舞的《最美的歌献给妈妈》表达了朝阳寺村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对党的无比热爱和无限深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学社欢快、俏皮的舞蹈《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则抒发了在党的领导下的新农村新风貌,村民们安居乐业,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喜悦心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本次晚会共准备了混声合唱、歌伴舞、女声二重唱、快板、舞蹈、太极扇、男女对唱、女声表演唱等十五个精彩的节目,其中的集体诗朗诵《时代的尖兵》是文学社李辅志副秘书长连夜创作的现代诗,用精美的文字,大量的数字和事实,歌颂和赞美了朝阳寺村两委在上园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和成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天气的原因,虽然精心排练的节目未能全部展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文友们的追寻的脚步和心情。返程前,上园镇崔镇长、朝阳寺村王伟书记,市水务局下派朴龙泽第一住村书记一起来看望大家并送行,与全体文友在党旗前共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张相武副社长将自己的著作赠予三位领导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崔镇长与大家相约,待到金秋十月,待到朝阳寺村金丝王大枣飘香的季节,邀请朝阳金秋文学社全体文友来做客,再次领略红色基地火一样的激情,感受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们亲人般的热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回程的大巴在乡村小路上行驶着,文友们激情不减,远程演唱会在张相武副社长的讲话中拉开了序幕,他的《一壶老酒》,曹永玲副社长和董江涛老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吴守贵副社长的《抗日小调》,李辅志文友的《一晃就老了》,刘玉旻文友的《智取威虎山》选段,于丽丽文友的《下马酒之歌》,李红梅文友的《红灯记》选段,王宏文友的即兴笑话,孙兆奎文友的评剧,周庆兰文友的京剧等等。车厢内掌声雷动,人声鼎沸,欢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村里的盛情款待,乡村大舞台的LED大屏,村民们扭起的大秧歌,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浓浓的氛围,热烈的场面,仍然萦绕在每一位文友的脑海中,久久回荡、回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上园镇党委、镇政府的殷切关怀,感谢朝阳寺村两委的盛情邀请,感谢住村第一书记朴龙泽书记的辛勤付出,使得朝阳金秋文学社的这次红色之旅并赠书、演出活动得以顺利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将沿着朝阳第一党支部的足迹,迈着坚实笃定的脚步,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朝阳市委、市政府“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精神鼓舞下,踔励奋发,勇毅前行,坚定信仰信念,坚定文化自信,用手中的笔,用炽热的爱,铸就朝阳金秋文学社新的美好的明天。</b></p> <p class="ql-block"><b>摄 影 董江涛 关晓明</b></p><p class="ql-block"><b> 杜富云 于丽丽</b></p><p class="ql-block"><b> 周庆兰 李桂兰</b></p><p class="ql-block"><b>摄 像 冷友祥</b></p><p class="ql-block"><b>审 核 张相武</b></p><p class="ql-block"><b>撰稿编辑 李 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u>背景音乐《不忘初心》</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