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山海行》(39)西安城墙

一鸣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初建于隋,兴建于明,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西安城墙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至洪武十一年(1378),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决策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城池规模宏大坚固,是长安的府城。</p> <p class="ql-block">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隋唐时期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隋唐城墙圈定的都城比当时古罗马城大7倍,比现在的北京城要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后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 </p> <p class="ql-block">  西安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p> <p class="ql-block">  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面积11.32平方公里。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p> <p class="ql-block">  明长安城墙初建时,只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依次名曰长乐、永宁、安定、安远,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平安、快乐生活的企盼。</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辟了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都以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解放以后开辟的诸多城门,以和平、建国命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门名称的延用,则是体现着一种文化的传承。现在,西安城墙共有18座城门,依次是南城七门(永宁门),西城二门(安定门),北城六门)安远门,东城三门(长乐门)。</p> <p class="ql-block">南城七门之一永宁门(南门)</p><p class="ql-block"> 永宁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唐末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p> <p class="ql-block">  明代改名永宁门。我们参观西安城墙大多是从南门进入,因为南门离西安市地铁站(永定门站)很近。</p> <p class="ql-block">  永宁门的箭楼在西安保卫战(又称二虎守长安)中被毁,战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李虎臣(西安督办)和杨虎诚(二师师长)带领3万守军抗击北洋军刘镇华部12万大军的围攻,经过八个多月的坚守北洋军始终未攻破城池,只炸毁了箭楼。</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箭楼是于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北城六门之一安远门</p><p class="ql-block"> 安远门俗称北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命名为安远门。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清,交战中北门城楼被毁,1983年整修恢复了安远门的箭楼。</p> <p class="ql-block">  西城二门之一安定门</p><p class="ql-block">安定门俗称西门,归西城墙最南一门,原是唐皇城西面中门。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南移,取名安定门。</p> <p class="ql-block">东城三门之一长乐门</p><p class="ql-block"> 长乐门俗称东门,是东城墙的正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明末李自成由东门攻入西安,看到悬在门楼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的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性就要长苦了。”部下随即纵火焚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重新建造。</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4座老城门每门建有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  作为军事防御体系布局为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而筑,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完全可以通行战车和供大部队操练,并设五道关卡来进行整体防御。</p> <p class="ql-block">  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  城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闸楼后面是箭楼,高30余米,外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瞭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箭楼与正楼之间是瓮城,它的作用是,若敌人攻进此处,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是第四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正楼了。在冷兵器时代,这种防御体系很难被攻破。</p> <p class="ql-block">女儿墙</p><p class="ql-block"> 除了城门设防严密而外,城墙四个拐角的角台上还建有角楼,作用是辅助城门,观察和防御四面外来之敌的偷袭和布兵情况。</p> <p class="ql-block">  在城墙的外侧每隔120米有一座马面(也叫敌台),每个马面宽20米,从城墙向外伸出12米,高低、结构与城墙相同。</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共有马面98座,使城墙外侧成锯齿形。每个马面上建有可供驻守军队的卡房(也叫敌楼)3间。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马面都是一座独立的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垛口</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上共有垛口5984个,垛口外窄内宽成坡面,便于扩大观查角度和射击宽度又能缩小被攻击面,十分讲究科学实用。</p> <p class="ql-block">  永宁门箭楼于民国时期“二虎守长安”时被炸毁。</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正门入口</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主楼</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主楼入口</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南门)瓮城</p> <p class="ql-block">重建永宁门关楼吊桥碑记</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关楼左侧阶梯</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关楼右侧阶梯</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城墙</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高12米,顶宽达14米,底宽18米,也就是说宽比高长达2米~5米。</p> <p class="ql-block">永宁门关楼上拍摄的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景一</p> <p class="ql-block">景二</p> <p class="ql-block">景三</p> <p class="ql-block">景四</p> <p class="ql-block">景五</p><p class="ql-block"> 绕城观景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景六</p> <p class="ql-block">景七</p> <p class="ql-block">景八</p> <p class="ql-block">景九</p> <p class="ql-block">景十</p> <p class="ql-block">景十一</p> <p class="ql-block">景十二</p> <p class="ql-block">景十三</p> <p class="ql-block">景十四</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全景图表</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改变。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初居汉长安城。因城小污染严重于开皇二年(582),命大建筑师宇文恺主持建新城“大兴城”,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新城以“大兴”命名,即皇城谓大兴城,宫城称大兴宫。</p> <p class="ql-block">西城安定门</p><p class="ql-block"> 大业九(613)年,隋炀帝动用10万众在宫城和皇城之外建造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基本固定。</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城市规模是古罗马城的7倍,人口超百万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古城池。</p> <p class="ql-block">北城尚武门</p><p class="ql-block"> 唐高祖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唐承隋制定都长安,并将“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大兴宫”更名为“太极宫”。</p> <p class="ql-block">东城朝阳门</p><p class="ql-block"> 唐末长安城因战乱遭到了破坏,守城节度使韩建,因城大难于防守而进行了一次改筑,韩建主修的“新城”城垣规模仅是原城的四分之一。随后五代、宋、金、元等朝代变化不大。</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朝,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略指导下,大兴筑城之风。现在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明朝扩建唐长安城皇城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南城永宁门城墙外景</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西安城墙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曾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左”倾思潮的影响,西安城墙曾几度历经被完全拆除的危险,幸而在部分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坚持下,西安城墙才免除了被拆除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一本无字的史书,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能够阅读、分折和体味的载体。西安城墙是古老城市的醒目标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历史的价值和世界影响力。西安城墙的存废之争是考量现代文明水平的试金石。</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我们应该对保存城墙的有识之士们致以崇高敬意,当面对城墙存废之争这块考量现代文明水平试金石的时候,充分量示出了他们的闪光成色。</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是凝聚市民城市记忆的具象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墙历经“二虎守长安”时的惨烈搏杀,抗日战争日冦飞机的轰炸,大跃进时期扒城墙满目疮痍的惨景,20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这些城市记忆同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墙紧紧粘入在一起,成为了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