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那些年之十八------业余生活

孙小伟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br>  这是我当兵时学唱的第一首部队歌曲,歌唱起来非常雄壮有力,朗朗上口,尤其是集体合唱时更有力量,特别是在部队之间“拉歌”时更加显得强劲有力。在我们当兵的哪个年代,学唱一首歌曲,能填补一下业余文化生活,让业余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我们是驻守在中朝边境线上的边防部队,条件十分艰苦,1981年底刚入伍时,临近边境一线的地方村镇还有电视转播台,电视转播还没有完全普及到边境地区,当时部队仅有的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收不到国内电视节目,看不到新闻联播,只是听广播中播放的新闻。由于交通的不便利,想看报纸或一些刊物也是“迟到”的内容。当年,团里为了解决战士看电影难的问题,团部就将放映组下放到基层一线连队进行巡回放映,为了拉进与地方的关系,做好联谊活动,放电影时就在连队操场上放映,这样一来,当地的老百姓就能看到电影。 虽然是在这样艰苦和枯燥的环境下,我们部队的干部还是集思广益,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战士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br> 对于生活、学习、训练、巡逻在边境一线部队来说,每一个战友都会感觉到枯燥,因为你只要走进军营,就不允许你随便出入,除了平时的学习、训练之外,业余时间也要安排各种活动内容,比如说:每天有固定起床、就寝的时间,出早操、吃饭有固定的时间,学习和训练有固定的时间,而且每周的晚上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以至于夜间巡逻等内容,每周也只有一个晚上给战士自由活动的时间,此时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洗一洗衣服,读一读书,写写家书等等,只有在休息日时才有娱乐活动的时间。<br>  虽然部队日常的作息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但也会给爱好广泛的战友创造更多的活动时间,比如说,利用每日的上课前、下课后、晚饭后等时间搞一些文体活动。其实部队里的干部战士也有很多多才多艺的人才,有喜欢文艺的,有喜欢体育的,唱歌、跳舞、吹拉弹唱的也是样样精通,在部队里有很多干部战士能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自当教员,有教唱歌、跳舞的,有教弹琴、吹号的,有教打球、练武的,使部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实在部队生活能学到很多的内容,比如说打蓝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虽然不是每个战士都会玩,但是时间长了,会玩球的战友就会带动一些不会玩的一起来学习,久而久之,把身边的战友都带动起来,有的时候在课间或者晚饭后都要打上一场。<br> 喜欢乐器的战友几个人围坐在树阴下,你弹吉他、他弹琴,一边学习一边唱,通过学习,有部分战友在退役前能够学会弹吉他和弹奏电子琴,也会在过年的联欢晚会上为战友们进行演出。<br> 喜欢跳舞的战友也会教战士们学习舞蹈,特别是在80年代初期,流行一种舞叫霹雳舞,这正是年轻战士最喜欢的舞蹈,在课余时间这名战士就带领战友们学习跳舞,极大地活跃了部队的文化生活。<br> 尤其是在每逢过年的时候,连队都会组织一次文艺演出,唱歌的、跳舞的、演小品的、演奏乐器的、朗诵的等等,还有娱乐活动,打扑克、玩虎口脱险,三人四足,打球、打背包比赛,武器分解结合比赛。还会参加当地组织的扭秧歌、踩高跷活动,在部队所在地的地方民政部门每年都要到连队进行慰问演出,为了让战士们共同参与,当地的民政部门就会选派几名同志到连队教战士们扭秧歌、踩高跷,战士们也非常喜欢这项活动,不会踩高跷就在营房的走廊里一次次地练,不知摔了多少的跤,终于可以上场参加扭秧歌、踩高跷联欢活动,因此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扬,同时,也增进了军民之间的友谊,密切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br>  当年我进行过统计,仅仅在我们一个连队就有来自全国13省市地区的战友,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其实部队是个人才辈出的大熔炉,特别是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他们在完成国家和部队负于的使命之外,在平时他们也是一群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群体,只要是调动好干部战士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就会让部队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