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京都之旅缘起五年前在此小住,那一年儿子五岁,还不能走太多路,我们只得匆匆走马观了个花,京都的美便刻在心间,当时就和万先生约定,有机会不带娃单独来一次,游个尽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没想到这么快实现了,说是快,中间的三年近乎绝望,但心中火苗从未熄灭过。</p> <p class="ql-block">曾经看过一句话:“京都,是一个值得一而再再而三游览的城市。” 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库索在《自在京都》中写道:“京都是一座孤独的城市,但我享受这份孤独。” 我大概能理解她口中这样一座积淀千年的都城,一座闻名遐迩的旅游之城的寂寥与孤独,京都自带“侘寂”气质。</p><p class="ql-block">“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要想体会京都的美,先要修一颗淡泊清澈之心,一旦悟到了寂灭的快乐,这一生都觉闲余安宁了。--以上这段话,是我临行前的心境,抱着“穿梭于古典与侘寂之美”的期待来到这里,却发现 :报复性旅游无处不在!京都依然很美,却已不再孤寂!而我,也只能穿梭于地铁、电车与汹涌的人潮之间。</p> <p class="ql-block">为了节省时间,各种交通券先买好,以我对万先生的了解,他不把它们用够本儿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在这个醉美的红叶季节,我们一起暴走京都,来一场现在最流行的Citywalk。</p> <p class="ql-block">从大阪到京都乘电车只需半个小时,很近,一下车就是贯穿京都市中心的鸭川,喜欢日剧的小伙伴肯定不陌生,鸭川的樱花美景最具盛名,《名侦探柯南》中的夜樱场景便取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鸭川河水清澈,水鸟在头顶欢快地迂回盘旋,在河畔骑车散步想必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鸭川河畔的少年,不知道在捞什么。</p> <p class="ql-block">鸭川沿途是休闲的好去处,在平缓的河面之上有许多夏季搭河床用的木桩子,到了闷热的夏天,在潺潺河流之上搭上木板,坐在上面吃面是京都独具特色的纳凉项目,我对万先生说那一定是别有一番情趣,他说也不怕被蚊子吃了?!你看,男人和女人看问题的角度揍是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远山依稀可见层林尽染、色彩斑斓。</p><p class="ql-block">日本人把观赏红叶叫做“红叶狩”意思是说等待群山层林尽染,需要像狩猎一样不骄不躁。</p><p class="ql-block">要使红叶红得艳而深,离不开阳光和寒冷的空气,先得持续一段好天气使树叶充分吸收阳光,其次还要寒冷的空气,要持续几日的低气温,并且还要有极大的昼夜温差且不能下雨。此番天时地利的叠加之后,一旦层林尽染赤霞一片,那必定要痴痴醉醉地欣赏一番,仿佛这大自然的天赐良景是自己狩来的。</p><p class="ql-block">且看此次“狩猎”会有怎样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初冬时节,街上的景色同样迷人,我们匆匆而过,放下行李马不停蹄去宇治。</p> <p class="ql-block">宇治位于京都府南部,在这里我们打卡了第一站的世界文化遗产:宇治上神社和平等院。</p><p class="ql-block">从宇治站一下车便是横跨在宇治川的日本三大古桥之一宇治桥,坐落在桥头的是紫式部石像。</p><p class="ql-block">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的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最后十帖故事就是发生在宇治。据说是在平安时代,贵族阶级顶级杰出人物NO.1藤原道长为了让女儿学习知识,特意请中宫彰子的女官紫式部写一本寓教于乐的皇妃教科书,好让女儿了解贵族社会学习宫廷礼仪,托藤原道长不断催更的福,紫式部才得以完成这部约100万字22万节,登场人物近500人的文学巨作,至于两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暧昧关系,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又或者仅仅是他为她提供了当时昂贵的纸张而已,看来无论古今中外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p> <p class="ql-block">宇治川两岸的风光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一团似火的红霞铺洒下来,吸引了游客纷纷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独坐岸边的人,手捧一本心仪的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宇治上神社建于平安时代后期,其内部的国宝级本殿与平等院凤凰堂是同一时期的神社建筑。</p><p class="ql-block">此时正值11月是日本传统三五七节期间,每年11月有五岁男孩和三岁七岁女孩的人家为了祈愿孩子健康成长,会到神社或寺庙参拜,所以能看到许多穿着传统服饰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平等院兴建于公元1053年,原本是藤原赖父亲的别院,修建在湖中的小岛上,其目的接近于打造净土庭院,所以这里也被认为是古代日本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复现,10日元硬币上就是它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凤凰堂,名字是从涅槃的凤凰而来,因佛教教义中涅槃后才能真正达到净、乐的境界。凤凰堂全长48.7米,两侧翼分别指向南和北。</p> <p class="ql-block">平等院内游客如织,是来宇治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天空下红枫如火焰熊熊燃烧,配上古老的建筑形成京都独具特色的盛世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傍晚,赶回京都市区,游览今天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清水寺,它始建于778年,历史上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也是久负盛名的赏枫胜地。在每年11月17日~12月2日举行秋季夜间参拜,从晚间6点开放至9点。这时寺内主要建筑和街道会点亮辉煌灯火,夜空中有一束蓝光指着象征西方净土的方向。在灯光的映照下,各个寺堂变得柔和温暖,充满着神圣又神秘的奇妙氛围。</p> <p class="ql-block">天色逐渐暗下来,缺少阳光的加持红叶褪去夺目的光彩展现出一种肃穆沉静的美。</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不仅是佛教寺庙,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和祈福,这人山与人海着实把我吓了一跳。</p> <p class="ql-block">点灯开启,我称之为“清水寺灯光秀”,数以千计的人向着同一个方向,场面蔚为壮观,我第一次在日本感受这么多人,脚下已无立锥之地。</p> <p class="ql-block">明月高悬,指向西方净土的蓝光。</p> <p class="ql-block">主殿的架空式建筑是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地震带来灾害,顶部悬挑出雄伟的木架结构,形成"飞檐"特点,如同展翅欲飞的仙鹤,让感受到了建筑师们对于细节处理的巧思。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雨水迅速排走,避免水流滞留在建筑顶部,从而减少对建筑的侵蚀,保护建筑的寿命。在古代,这种设计对于建筑的耐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与清水寺告别,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明天,去岚山。</p> <p class="ql-block">岚山是距离京都市中心最近的一个野外自然山水风光游览地,最佳的旅游体验可乘坐观光小火车从嵯峨野沿保津峡谷行驶至龟岡站,再由龟岡乘船顺流而下回到嵯峨,一下船便是有名的渡月桥,自秋意渐浓时岚山的枫景也随之斑斓起来。</p> <p class="ql-block">先坐小火车穿越红叶峡谷,很幸运地买到敞篷车厢的车票,不过,四面透风真的很冷啊。</p> <p class="ql-block">再乘船由峡谷顺流而下,两岸皆是好枫光。整个船程需要两个小时,没想到需要这么久,倒可尽情享受一番溪谷泛舟的乐趣,船夫三人一组摆渡着游船,有「撑蒿手」有「划桨手」还有「掌舵手」,小船在散布巨石和激流的河道中顺势而下,遇到激流溅起浪花打湿衣衫,野趣无穷。</p> <p class="ql-block">保津川船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长庆11年也就是1606年,当时的商人驳船将货物从丹波(龟岡)运往京都府,至明治时代铁路、机械车等交通工具发生变化,商船没落逐渐变成了观光船。</p><p class="ql-block">船夫很辛苦,三人撑杆划桨掌舵交替进行以避免体力过分消耗,并且一路在为游客调节气氛讲解沿途风光相当的敬业。</p> <p class="ql-block">泛舟归来,踏上渡月桥,渡月桥横跨在大堰川之上,以桥为界,上游称为大堰川,下游为桂川,这里从平安时代就是日本贵族踏春游秋,搬弄风月之地,也是日本文学和电影中最频繁的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只有早上出了一点点太阳,一整天都阴沉沉的,但丝毫不影响漫山红叶呈现绚丽的色彩。“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 凝烟暮景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1917年周恩来总理赴日留学期间曾两度游览岚山,大叹岚山层峦叠嶂的万千气象并吟出流传后世的著名诗篇《雨中岚山》,在岚山公园有一座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可惜我们寻了许久也未找到,岚山景区实在太大了,游到夜幕笼罩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走到,只好留下一点遗憾下次再来。</p> <p class="ql-block">“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行客过往匆匆,暮霭沉沉,隔岸遥观,只能隐约见到星星点点的人家烟火散落河川之上,便是眼前这幅景象。</p> <p class="ql-block">游京都的第三天,天气阴晴不定变幻莫测,景色也随之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会长先生今年81岁,住在京都,一定要尽一尽地主之谊带我们玩一趟,盛情难却之下随他驱车畅游比叡山。“老会长”全无老态,蜿蜒的山路开得嗖嗖滴,走路也很快。同行的渡边女士今年75岁,却有着孩童般的天真,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一发现我没听懂就嘟囔着“慢桑救命”(这我能听懂)很可爱,我心想该喊救命的不应该是我吗?</p><p class="ql-block">曾看过梁东的一篇文章说,最靠谱的养生就是尽量保持天真,心思澄明,不作不装,越简单越容易收获快乐,自然延年益寿。无龄感在于心态而非外表。</p> <p class="ql-block">京都比叡山是横跨在京都市左京区和滋贺县大津市的四明岳和大比睿二峰为中心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的总称。</p> <p class="ql-block">在比叡山之巅,会长为万先生指点江山,远处是著名的琵琶湖。万先生,您穿太多了吧。</p> <p class="ql-block">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与富士山一样被日本人视为日本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写的就是发生在琵琶湖湖畔与京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千院是天台宗总本山比叡山延历寺的三门遗迹寺院之一。门迹是指住持由皇室或公家继承下来的寺院,创建于奈良末期至平安初期。寺内有江户初期作庭2个、平成时代作庭共3个庭园。</p> <p class="ql-block">七稻草地藏,里面立着的石刻的小地藏菩萨们,是日本石雕家杉村孝氏的作品,和有清园的苔藓混成一体,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日式庭院景观挺美,可以边饮茶边欣赏,一杯抹茶配一块小茶点30元,点心齁甜,倒与苦苦的抹茶相得益彰,点单完入座,一会茶就会送过来,喝完茶跟着顺路的标识一路走就好,日本的庭院文化非常有名,他们善于从小处做文章,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布置得精致优雅,人一多就转不开身。</p> <p class="ql-block">还是喜欢看红叶啊,无论是在雨中还是阳光下都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一缕阳光打下来,林木通透,颜色变幻,幽意顿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千院外卖腌萝卜咸菜的小店也是古香古色,大萝卜摆放的整整齐齐。这里有许多百年老店,古时采盐技术有限,盐属高价品,在古代吃腌菜可是贵族的特权,是寺院、贵族专享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宝泉院」则以缘廊围绕的五叶松庭院知名,坐在廊上,歇歇脚享受一份茶点再前行。</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此吃了一碗荞麦面,继续登山。</p> <p class="ql-block">比叡山延历寺是日本天台宗的总本山,历史上多位上皇出家当了天台宗的僧人,自平安时代就发展为地位最高的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延历寺根本中堂是江户早期的“国宝”建筑,目前正在维修中,工期十年,计划2026年结束。施工大棚将主殿和围廊全部覆盖,内部依然开放,主殿内有号称1200年不灭的法灯,有参拜路线可以入殿。</p> <p class="ql-block">比叡山中四季皆美各有风貌,春天可赏樱,夏可观新绿,秋吟红叶,冬戏瑞雪,都十分有情趣,但这里也曾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四百多年前佛法王法均不在眼下的“战国版曹操”织田信长为了彻底摧毁朝仓联军僧兵的势力,火烧延曆寺,见人就杀,4500座庙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死约3000人,自此“第六天魔王”的名号响彻日本。也正是其残暴的性格和放飞自我的杀戮使得织田信长众叛亲离最终也没能统一当时的战国。</p> <p class="ql-block">最后,老先生把我们带到他家附近的一条小路隆重介绍了他每天散步的地方“你们也走走看吧”,这是一条狭长安静的路,一侧是一条连接琵琶湖与大阪市中心道顿崛的运河,河岸两侧种有红枫和樱树,想必春日粉雪飘零,秋天红霞满天,是很美丽的,我说在这散步一定很是気持ちいい(身心舒畅),老先生得意洋洋连说“是吧是吧!”果然幸福是需要分享的。</p> <p class="ql-block">与老先生告辞后我们又匆匆赶去世界文化遗产醍醐寺,万先生说不远顺路去一趟,这一顺路就从天亮走到了天黑,绝对不能轻信万先生的“不远”和“很近”,他的“很近”1公里起步,“不远”3公里开外,随便走走就是半个小时的路程,还好经过多年的磨炼(磨脚)我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来配合他的飞毛腿,我们是最佳旅游搭子。</p> <p class="ql-block">醍醐寺由圣宝理源大师建于公元874年,为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总院,后得醍醐天皇尊崇,不断扩建,形成现今规模。</p> <p class="ql-block">高矗的五重塔为日本平安时期的建筑,是整个京都府最古老的建筑物,塔上的五层重檐,交错的斗拱,塔顶高高的相轮都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醍醐寺中每一座建筑都超有历史,各个古朴庄重,经过不动堂、观音堂,就到了下醍醐伽蓝深处的弁天堂和弁天池。</p> <p class="ql-block">屌丝逆袭的丰臣秀吉大概有颗粉红色少女心,一生钟爱“花见”,年迈抱病也要坚持举行盛大的“赏花大会”,1598年,他命人改造醍醐寺并从全国各地运来700棵不同品种的樱树,成就了名垂青史的“醍醐花见”,也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谢幕。至今醍醐寺仍是京都最美的赏樱去处之一,园中随处可见一树一树灰白色的枝枝叉叉,可别小看这些枯枝,到了春天它将开出最美丽的樱花。</p> <p class="ql-block">离开醍醐寺打卡八坂神社。与祇园紧挨一起的八坂神社是日本关西地区最知名且历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曾是神佛合一的地方,全日本有三千多座八坂神社,京都的是总本社,神社中央的本殿前有一座舞殿,是举行祭祀的舞台。舞殿的四周都挂满了提灯,上面写着不同赞助商的名称,保佑他们生意兴隆。每当夜幕降临点亮提灯将舞殿点缀得十分华美,是网红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夜已深,匆匆打卡回去了,第二天还要起早,你有过一天24个小时不够用的感受吗?我现在就有。</p> <p class="ql-block">回程的路上无意间一抬头,发现挂了一树的白鹭,很有趣,太高,只能勉强拍出个鸟样来。</p> <p class="ql-block">本以为游到第四天,红叶看得差不多也该审美疲劳了,没想到有更惊艳的景色等着我。</p><p class="ql-block">我们一大早乘坐叡山电车再次深入京都的北部山区,火车在五彩的山林中穿行,美得令人陶醉。正如歌词里唱的自由是快乐的,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抛开一切烦恼,哪怕只能拥有片刻自由。我特别喜欢在路上,是那种即使坐一整天车也不会觉得累的人,只要移动着,就能心情舒畅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山区里的小站,一步一景,斑斓的色彩非常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景色像油画一般美丽。</p> <p class="ql-block">一定有很多游客是专程来拍火车的,旁边这个小伙子我们去程的时候他在这里,等玩了一圈儿回程他还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不同线路火车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更给美丽的风景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鞍马站这个天狗雕像因天狗的传说而出名,最出名的是他的鼻子,不知道断了多少回。</p> <p class="ql-block">乘叡山电车从鞍马站下车可以游览鞍马寺和古老的贵船神社总本社,这里主祭神是掌管降雨、止雨的龙神“高龗神”。</p> <p class="ql-block">贵船神社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同时更有传说是初代神武天皇的母亲玉依姬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乘黄船由大阪湾途经淀川、鸭川北上,最终抵达贵船川的上游,并发现了持续不断的湧水,就此在贵船川的上游兴建了祭拜水神的神殿,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这是贵船独有的标志性风光——献灯参道,青石板铺成的台阶从鸟居延伸到神社的本宫,每个台阶皆有两盏红色灯笼立于两旁。</p><p class="ql-block">如果能早一点来神社,在红色灯笼的灯光尚未熄灭之时,柔和的光与红枫和古老的社殿交相呼应,烘托出温暖热闹的气氛,将是一副独具魅力的柔美秋景。</p> <p class="ql-block">金阁寺始于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原是将军别墅,在义满死后遵其遗嘱改为寺院。因为足利义满法号鹿院,所以命名为鹿苑寺。</p><p class="ql-block">对足利义满的认识始于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对待政敌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对待出身高贵的女性如春天般温暖。一休的原型叫“一休宗纯”,法号“一休”,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和尚之一,才华横溢、花天酒地,出了名的疯癫。至于二人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是,一休为皇嗣,足利义满让一休出家是为了防止他结婚生子有了后代将来实施报复。还有一种说法是足利义满其实是一休的亲爷爷,但他是一个不被承认的私生子。(又开始八卦了)</p><p class="ql-block">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题材来自于真实事件,1950年7月2日凌晨,学僧林承贤放火烧了金阁寺,国宝金阁(舍利殿)被完全烧毁,国宝足利义满坐像、伝运庆作的观世音菩萨像、春日佛师作的梦窗疏石像等10尊木像均被烧毁。</p><p class="ql-block">今天亲眼目睹了金阁寺的美貌,美是美远没有美到值得被毁灭的程度,就让它在这立着吧。</p> <p class="ql-block">下鸭神社的正式名称为“贺茂御祖神社”,建于公元8世纪,也是京都历史最古老的神社之一。下鸭神社最初为日本古代豪族贺茂氏的氏族神社,平安迁都后,“下鸭神社”遂成为京城的守护神社。下鸭神社的祭神殿大多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遗产,并与其所在的“纠森林”同时被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曼殊院为天台宗门畸寺院,寺院整体精巧、景致。寺院内的大书院、小书院、茶室、八窗轩、无窗席、曼殊院棚以及书院式蓬莱枯山水庭建筑颇为著名。寺内收藏着1200件寺宝,其中的古今和歌集堪称孤本。</p> <p class="ql-block">曼殊院庭园枯山水颇有名气,枯山水以山石和白砂为主体,象征自然界的大川、海洋、云雾,高山、海岛、瀑布等,要解其中义,还需细品之。<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的建筑深受禅宗影响,尤其表现在园林艺术上。可以说日本园林的“枯山水”造景艺术,就是禅宗精神的绝佳体现。</span>当人们被世事无常和焦虑不安、烦恼妄想所折磨,枯山水的禅意,让人有机会静观心景,反思生活、感悟人生,从而得到心灵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曼殊院边上有一间小巧精致的鹭森神社,只是路过,天色已晚,一天又结束了。自此,我们在京都的旅行基本接近尾声,利用第二天的清晨去了一趟居所附近西本愿寺随后乘车返回大阪。</p> <p class="ql-block">西本愿寺与东本愿寺格局相对,是净土真宗本原寺派的大本山。西本愿寺是日本规模第二大的木质建筑群,保存有从16-18世纪建成的建筑物和名胜庭园,向今人倾诉着华丽的桃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因是纯实木建筑,本愿寺命运多舛。1465年,因教派之争被比睿山延历寺僧人焚毁;1535年被天台宗僧人联合六角家军队焚毁;1542年第十代法主证如建成石山本愿寺,又于1580年被织田信长焚毁。</p> <p class="ql-block">透心凉、心飞扬,清晨的西本愿寺静谧而不失庄严,光脚踩在大殿的木板上,寒气从脚下沁入立刻一个激灵,颇具提神醒脑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寺前这颗枝繁叶茂、冠如华盖银杏树据推测已有400年以上的树龄,因生长方向与一般银杏相反被称作“逆向银杏”,树下立了很多支撑木,就是为了撑住横向生长的树干。</p><p class="ql-block">这株银杏还有个逆天的传闻, 在1788年京都发生“天明的大火”,本愿寺遭逢火灾时,相传这棵大银杏曾经喷水协助灭火,因此又有“水吹银杏”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最后与我们住的地方留个念,说不定以后,我还会来这里。</p><p class="ql-block">京都4日马不停蹄、酣畅淋漓,走过8个世界文化遗产16座庙宇神社(京都一共有17个世界文化遗产近3000所寺庙),这座沉淀千年的历史古都有太多故事(八卦)值得去探寻,无论是喜欢禅意还是渴望自然,喜欢人文亦或者踏寻历史的足迹,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京都游记就写到这里,每次回来整理照片梳理经历都是一项大工程,我所能提及的也仅是皮毛,世事的广袤又岂是可以道尽的。</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几天,从京都到大阪再到神户、姬路、明石,到和歌山、加太港……生命不息步履不停。</p><p class="ql-block">篇幅有限下次再写吧,CPU已干冒烟,我得缓两天。</p> 一起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