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镇江 | “三山一渡”话镇江

婵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诗句中的“京口”,是镇江的古称。镇江距离扬州、南京都只有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从扬州回南京顺道到镇江转一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江著名的景点有“三山一渡”,即金山、焦山、北固山和西津渡。因为在镇江只有一天时间,必然有所取舍,决定上午走一走西津渡街,下午登金山。</p> 西津渡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学时代学习中国历史,便知道西津渡是长江古渡口,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西津渡街是联通渡口的一条古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镇江博物馆出发,这里周围的建筑全是欧式风格,难以想象这是中国的古镇古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石阶拾级而上,是一道雕花砖砌的大门,门上写着“西津渡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大门向内探望,里面完全是另一番世界。中间是已被踩踏得光滑的青石板道路,路面并不宽阔,依山而建。街道两旁全是中国古风建筑,亭台、楼阁、塔庙,鳞次栉比,青砖黛瓦,朱栏玉砌,证明着这条街昔日的兴盛繁华。店铺作坊林林总总,大多保存完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人走在被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路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这条千年的青石板路上,满眼都是带有沧桑感的灰砖黑瓦、翘阁飞檐、雕花柜台,仿佛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充满着无限的遐想。由于游人不多,古街少了一些热闹与喧嚣,多了一些宁静与安祥,感觉真好,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这条千年古街总长只有1000多米,但沿途看到不少的古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十三坡,地名受启于一则传说故事。相传善财童子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先后求教于53位高知者。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胁侍。共有53级楼梯,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了一位圣贤,走完了53级台阶,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对53位高人的求教,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昭关石塔,是一座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昭关石塔高约5米,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每一次从塔下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据说,昭关石塔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渡亭,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也是文人怀古凭吊的地方。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经在这座待渡亭里停留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眼千年”,路面上有一处玻璃罩,下面是一个考古长坑,里面分成五级台阶,展示了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不同朝代的路面,层层叠叠直到民国,到今天,台阶断层已跨越千年。让游客穿越好几个朝代,真实感受到时代变迁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并不长的古街,里面保存的镇江文物古迹却是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难怪它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真是“一条西津渡古街,一部镇江千年史”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累了,我们随意走近一间特色食店,品尝了镇江特色美食,锅盖面、酒酿丸子、水晶肴肉等,味道很好,尤其是水晶肴肉,蘸上镇江香醋,油而不腻,特别可口!</p> 金山公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饱览了西津渡街的古色古香后,我们打车到金山公园。进了金山公园大门,沿着洁净、树木苍翠的大道,来到了金山寺的跟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大的山门,坐东朝西,四柱三门,巍然挺立,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江天禅寺”牌匾正中高悬,这是清康熙帝亲笔题写的。金山寺也叫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拾梯而上,只见整座金山被寺院围绕,呈“寺包山”的布局,盘着山往上而延伸,雕栏玉砌,亭台楼阁,蜿蜒而上,黄色的建筑墙体透着闪光的金色,更是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眼前的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黄墙红柱,金色琉璃瓦,白石栏杆,既雄浑富丽,又精美雅致。可谁会想到,它是经历了七次被毁八次重建,才成为今天的模样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金山山颠,只见30多米高的慈寿塔,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为金山标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留云亭中,一块“江天一览”御碑,据说是康熙帝第一次南巡时写的,也有说这是康熙帝陪同“母亲”来金山寺游玩时提笔留下的古迹。不管哪一种说法,最重要的是这御碑文是康熙亲笔提写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了山,回望金山寺,我想起了耳熟能详的故事《白蛇传》,白娘子为救许仙,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救出许仙,自己却被法海镇压于雷峰塔之下。金山寺正是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地方。可以说,金山寺见证了白娘子的爱情故事,非常有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时间尚早,我们继续游览金山公园,一步一景,名胜古迹、小桥流水、疏朗有致,湖光山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山一渡”的镇江真令人依依不舍,但最后还是不得不踏着夕阳归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