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行之四: 琼粤闽浙苏篇

黄海右岸

<p class="ql-block">1992年夏天,海南建省刚刚四年,我曾经与三位朋友一起到过海南。海南的朋友找了一辆面包车,拉着我们绕着海南岛转了一圈。那时海南的公路很多都是砂石路,全岛只有西侧东方市附近一段运输铁矿石的铁路。据说还是小火车。省经委的一个处长或副处长告诉我们,海口食品厂(最早生产椰汁的)的产值占全省工业GDP的一半。三十年后,天翻地覆。</p> <p class="ql-block">11月29日,离开北海驶向海南岛。因为沈海高速公路湛江至徐闻段南行方向拓宽而关闭,走国道耽误了一些时间;徐闻至海口秀英港的轮渡,也耗费了几个小时,下船进入海口市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还下着雨,正赶上下班车流高峰。只感觉海口市的街道狭窄,路面颠簸,路灯不亮。没有留下一点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11月30日,早饭后,离开海口上高速之前,天也晴了,有一段迎宾路,宽阔平整,路边的棕榈树🌴非常漂亮。算是海口市的点滴美好吧!</p><p class="ql-block">从海口到三亚,开车走中部的高速路,穿越五指山,车少,景美。可惜没有拍照。</p><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三亚。气温竟然达到近30度。天热,旅馆休息,喝椰汁🥥,8元一个。</p> <p class="ql-block">旅馆内,使用这些工具,破解椰子成功。一个椰子,产出椰汁约500毫升,椰肉若干,(边挖边吃)。气温高,忙出一身汗。了解了新鲜椰子的内部构造。</p> <p class="ql-block">我在工程团二连的战友、领导王指导员,晚年定居沈阳。近几年,每到冬季就到海南三亚住一段时间。在本美篇的第二季里,我讲到过1967年,王指导员与几个宏伟冰朋友一起偷渡中越边境,私自参加抗美援越,被遣返在镇南关内的小黄楼关押审查的故事。我还在广西的时候,微信里他告诉我,他们夫妇11月底到三亚。今天下午,我们电话联系后,约定明天上午,四个人一起喝早茶,地点王指导员定的是靠近三亚港的黄河京都大酒店。岭南人的早茶即早餐也。</p> <p class="ql-block">餐厅选在酒店20多楼的顶层。</p><p class="ql-block">我与王指导员2015年工程团战友沈阳、丹东聚会;2017年二连丹东聚会,都见过面。六年后,南国天涯,再次相见,仍然都非常高兴。他乡遇故知,人生四大喜。</p> <p class="ql-block">王指导员的原籍是河北省定县,与我是保定老乡;他的夫人退休前是北部战区总医院的医生,原籍河北新乐;俩人的父亲都是抗战初期的老八路军。说起来,我们四个都是河北人。他乡遇老乡,愉悦心情溢于言表,拍个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黄河京都大酒店,老板是山西人,它的顶楼餐厅,很可能是三亚最好的观景平台。整个三亚湾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的上午,三亚湾里的游艇争先恐后地扬帆出海。</p> <p class="ql-block">经常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的凤凰岛,也都清晰可见。其实它是一违章填海建筑项目。有专家论证了凤凰岛填海建成后,阻断了三亚河的入海水道,增快了三亚港的淤积。岛上的六栋高楼,被拆掉了一座。处罚就没有了下文。</p> <p class="ql-block">我还专门乘出租车到凤凰岛上转了一圈,高档住宅里的居民,很像生活起居正常。它的房价会因处罚而受到影响吗?</p> <p class="ql-block">酒店门口,告别王指导员夫妇。</p> <p class="ql-block">附近就是鹿回头景区。游客摆渡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鹿回头山顶的风景,更是美丽。把夫人拉入风景里。</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天涯海角景区。天空风云突变。远处的南山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一块海滩礁石🪨,</p> <p class="ql-block">出现在2元人民币的背景画中。</p> <p class="ql-block">1992年10月,我42岁的时候,也是这块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题诗。</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礁石很多。</p> <p class="ql-block">情侣树。</p> <p class="ql-block">冬季,三亚机场繁忙。降落该机场的飞机,都要在这片海域的上空对准机场跑道顺趟子。</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天涯”石。</p> <p class="ql-block">老郭考证:“天涯”二字不是苏轼书写。作者是一位程姓官员。</p> <p class="ql-block">整个“天涯海角”景区,管理混乱不堪,如同赶大集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取景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下午,开车到了南山观音菩萨景区。“不二”,“说一不二”乎?不对,“不二法门”也!</p> <p class="ql-block">基座内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拜佛的多是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南海观音像的基座高约40米,中间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圆形大厅,大厅四周是几十个大房间,房间的四面墙壁都是一个个12公分宽,30公分高的玻璃小厨窗。每个小厨窗里安置一尊小佛。游客如果想让这尊小佛成为他(或她)与观音菩萨之间的联络员,每年需要支付1200元的雇佣薪金。想想也划算,如果花1200元,就能保证他或她,一年之内不管是贪污腐败,偷盗造假,都不会暴露受惩罚。那实在是大大地划算了。几万个小佛像,一年的收入,相当地可观。工作人员告诉我:供不应求,不允许客户选择哪尊佛,哪个位置的佛,交钱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拜观音者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或许仅次于拜关公的。到南海观音这有一个新增的项目:“抱佛脚”。三面观音像,六只脚,30个脚趾头,都给摸索成灰指甲了。</p> <p class="ql-block">虔诚抱佛脚的人们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连接观音菩萨巨大塑像与陆地的桥梁上,游客很多,拥挤不堪是常态。</p><p class="ql-block">成年人门票128元;70岁免门票;65岁半价票。每年约800万—1000万游客。最多的时候,每天游客8万人。收入颇丰耶!</p> <p class="ql-block">三亚市中心等红灯的时候,我拍了几座造型如同树木的住宅楼。</p> <p class="ql-block">12月2日,启程离开三亚。绕道抵亚龙湾看看。</p> <p class="ql-block">几十家高级酒店。</p> <p class="ql-block">最高级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海南三十年变化巨大。变化最大的是三亚,三亚变化最大的是亚龙湾。原来只是几个小渔村。现在是三亚最美、最豪华的去处。许多电影是在这里拍摄的。紧邻海滩是一座座高级宾馆。最低起价都要在每晚2000至3000元以上。风情浪漫,风月无边的地方。开车在附近椰林里巡游,不禁想起一句: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风景真TMD好呀!</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座驾停在路边。</p> <p class="ql-block">蹦极的高架。</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图腾柱,实际是立体喷泉。</p> <p class="ql-block">中午,小雨。博鳌亚洲论坛,因正在举办某企业家论坛聚会,暂停内部参观。</p> <p class="ql-block">喷泉⛲️。</p> <p class="ql-block">上下图片,两个俗不可耐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从这两个雕塑的水平,就可以断定此论坛不可能“论”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p> <p class="ql-block">后院。</p> <p class="ql-block">1992年10月,琼海博鳌附近的度假村,应该是博鳌亚洲论坛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下午,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因故关闭参观。</p> <p class="ql-block">连吃两碗闭门羹。晚上,住宿文昌火车站附近的全季酒店。</p> <p class="ql-block">12月3日,上午,海口轮渡新码头。设施比老码头好,上下乘客、车辆快。</p> <p class="ql-block">建议自驾去海南的游客,走新轮渡码头。</p> <p class="ql-block">徐闻码头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住宿湛江市区。去老城区赤坎逛逛。整个区域破旧不堪,且乱糟糟。</p><p class="ql-block">法式旧建筑。</p> <p class="ql-block">注意:大雄宝殿在顶楼。</p> <p class="ql-block">湛江不愧为粤西重要城市,南海舰队所在地。城市的底蕴还是厚重的。市中心紧靠港湾沙滩。</p> <p class="ql-block">广场椰林。</p> <p class="ql-block">打水球的运动员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造型奇怪。八个女人互相亲吻屁股。</p> <p class="ql-block">12月4日,气温仍然在27度左右。沿沈海高速公路东北方向驰聘,湛江至广州,400多公里,都是四车道。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中间在江门市的开平下高速,目标是开平碉楼。自力村,可能是宣传力度狠,导航系统就把我们给引到了他们村,它不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电视上的更高大威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p> <p class="ql-block">所谓碉楼。就是把住宅修建得如同碉堡,很高,小门,小窗户,用铁板保护。平日里安居乐业,土匪来抢劫,能够防守。</p> <p class="ql-block">门口。</p> <p class="ql-block">修建碉楼需要的资金多,有钱人才需要保护。多是下南洋、去美洲赚了大钱的华侨回乡定居的富人。楼里头一般都比较奢华。</p> <p class="ql-block">楼顶环顾村子里外,环境不错。</p> <p class="ql-block">姜文、周润发、葛优拍的电影《让子弹飞》,曾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碉楼之所以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它的特殊建筑造型风格与特殊用途。类似于山西的土豪大院。</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宿在珠海美伦酒店。晚餐在一楼一家湖南风味的餐厅喝了一杯白酒。</p><p class="ql-block">把韶山与豪华的酒店宴会厅混合成一体,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革命先烈砍头颅洒热血………。</p> <p class="ql-block">因为试图回避澳门明天有可能出现的降雨,我们决定去中山市盘桓一天。</p> <p class="ql-block">12月5日上午,孙中山故居,中山市翠亨村。位于中山与珠海市之间,很像距离珠海更近一点。没有开车。火车+公交。</p> <p class="ql-block">宋庆铃墨宝。</p> <p class="ql-block">孙家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介绍说这小楼是孙中山自己设计的。建筑设计不是革命家的长項。</p> <p class="ql-block">小院里这棵已经歪倒了的大树🌳,是孙中山亲植。</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快一百年的历史了,因为前后执政者都崇尚孙先生,便没有人为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面的广场上,巨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家在翠亨村没有主导地位。翠亨村的老大是杨启文。杨老爷子在美国挣了很多钱,回国娶了很多老婆,生了很多儿子,很多孙子。杨老爷子为每个儿子都盖了房子,于是乎,翠亨村的大部分房屋都是杨家的。</p><p class="ql-block">这一座是杨老爷子的故居。门口的灯笼🏮与对联很掉身份。</p> <p class="ql-block">杨宅内部。</p> <p class="ql-block">杨殷是杨老爷子的孙子之一,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p><p class="ql-block">杨殷旧居。</p> <p class="ql-block">翠亨村另一位名人是陆皓东,算是孙先生的发小,1895年,同盟会广州起义时牺牲。</p><p class="ql-block">陆皓东家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陆家的日子也不贫困。</p> <p class="ql-block">一伙儿警察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有一串没有成熟的香蕉。</p> <p class="ql-block">中午,乘公交车到中山市市区。整个城市绿化、市政、交通都整洁有次序。</p> <p class="ql-block">中山动车站。</p> <p class="ql-block">午餐,找到一家叫“石岐佬”的饭店,人气旺盛。主打菜品是乳鸽,上过CCTV-9的节目的题目叫《中山味道》,我们是慕名远道而来。石岐镇是中山市的核心区域。我的理解是:“石岐佬”的称谓就好比“临清猴”。或许如果有人在临清开一家叫“临清猴”的饭店,或许会生意很好。</p> <p class="ql-block">菠萝味道的面包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12月6日至20日,在澳门、香港,游览了五天四夜。</p><p class="ql-block">12月11日上午,离开珠海到佛山。因为广州对外地车限行。准备从佛山座地铁去广州。</p> <p class="ql-block">中午,开车到西樵山游览。</p><p class="ql-block">广东名山,与之齐名的有肇庆鼎湖山;惠州的罗浮山(也叫东樵山)。都以完好的植被,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知名。可能西樵山海拔最低,名气最大。</p> <p class="ql-block">乘坐景区的交通车,抵达宝峰寺前的空地。观景台上俯瞰山下的村镇。</p> <p class="ql-block">宝峰寺前望后面的山梁,突兀的是观音菩萨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宝峰寺里的精细雕刻。感觉得到南北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牌坊,空隙间的观音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塑像的尺寸说明。</p> <p class="ql-block">西樵山在佛山的南海区,南海的历史名人是康有为。那时代的人直接称呼老康为康南海。</p> <p class="ql-block">康师傅故居距离西樵山正北约20公里,没想到康宅位于一条非常狭窄的小胡同里。老康用保皇党募捐来的钱,在国内国外买了许多房产,并且升值赚了很多钱。他为什么不改善一下故乡的房屋呢?</p> <p class="ql-block">120多年了,旧居房屋的墙壁好像是原来的,屋顶与街门是后来修缮的。</p> <p class="ql-block">胡同口,老康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胡同口竖立举子旗杆的基座上,刻着说明康功名的文字,好像是康给皇帝上折子介绍自己的语气。</p> <p class="ql-block">照片右侧最右边的阴影,是进入康宅胡同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为了展示康有为故居。南海区新建的康园很大,很美。通往康园的大同路(寓意大概来自老康的《大同书》)还没有完工。康园中心位置,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塑,名曰《巨人的肩膀》。雕像倒是蛮像康举人传世照片的样子。不知道簇拥着他的许多戴长辫子的小人头,是追随他一起上书皇上的举子,还是生活在大清末世惶恐不安的百姓。把一个急功近利,昙花一现的历史角色,说成是“巨人”,不知道是康家族人乡亲们的意思,还是雕塑家、专家们的奇思怪想。让驻足于雕塑一侧的我有些找不到北。</p> <p class="ql-block">康园外景。</p> <p class="ql-block">12月12日上午,乘坐地铁到达广州市中心的广州电视塔附近。广州大都市是曾经来过几次的,海珠广场,越秀公园,黄埔军校,白云山,都是看过的。我们的计划就是利用半天的时间,登上“小蛮腰”从高处看看变化巨大的广州城。</p> <p class="ql-block">广州南站。</p> <p class="ql-block">确定了中午登塔的时间表,我们就先乘坐以广州塔为起点的有轨小电车沿珠江南岸观光一番。另一个终点在笆洲,距离约9公里,途径广交会大楼。</p> <p class="ql-block">珠江北岸建筑。</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到横跨珠江的桥。</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好像珠江上修建了很多很多的桥。</p> <p class="ql-block">芭洲的一座塔,应该是新的,或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保利集团公司的项目。</p> <p class="ql-block">在“小蛮腰”售票窗口附近研究再三,决定11:30登塔,在106层的旋转餐厅吃两个小时的“地中海”风格的自助餐。然后到108层观光。这样可以凭就餐票免去观光层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底层大厅装修的豪华大气。</p> <p class="ql-block">旋转餐厅差不多两个小时旋转一圈,边吃边看外面的景色。食物品种很多,中式、欧式、日式、马来式都有。饮料也有很多种。</p><p class="ql-block">餐厅里安装有醒目的标识: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高建筑物旋转餐厅。(肯定不如山顶旋转餐厅的海拔高)</p> <p class="ql-block">上个月,三先生陪老爸到广州时,登塔的照片。女子是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李院长,临清我们家邻居好友的四女儿,北大博士,临清一中的校友。</p> <p class="ql-block">李院长陪我老爸从“小蛮腰”露天平台上的111层往下走。因为去111层观光每个还要另外加钱买票。我们俩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108层观光,玻璃地面悬空448米高,需要的不是胆量,是思维,是判断:它是绝对安全的。</p> <p class="ql-block">珠江,就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远处,几乎能够看到这个广州城,清晰度不是很高。</p> <p class="ql-block">12月13日,这次自驾游应该开始往回返了。因为知道了老爸从厦门回日照的时间表,我们决定缩短减少返程的路线与游览内容。原计划去惠州罗浮山(东樵山)的。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佛山至梅州,400多公里,全部高速公路,但好像转换了好多条,全部是高山与不很高的山。</p><p class="ql-block">导航直接设定到叶帅的故居。</p><p class="ql-block">纪念园面积很大。</p> <p class="ql-block">先看看叶氏祖祠。好像这个村子有不少姓叶的人家。</p> <p class="ql-block">横向的门匾写的是“俊贤叶公”。</p><p class="ql-block">对联可以理解为叶帅的祖先来自河南。客家人。</p> <p class="ql-block">探索期间,叶帅的帅旗不倒,叶家旧居,哪个敢动!</p> <p class="ql-block">旧居的格局很狭窄,几十间房子,只有四间是叶剑英家的,其余的是他伯父与堂伯父们的。整个小连体建筑群里有好几个狭窄的厨房,说明是伯父们早已分了家,大概是因为置业能力问题,还都生活在一个小空间里。</p> <p class="ql-block">少年叶帅独自居住的房间,简陋狭窄。</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抓捕“四个探索者”的时候,叶帅已经79岁高龄了。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安刘之周勃”,“吕端大事不糊涂”,赞美之词,国人皆知。叶帅1986年去世。如果叶帅再高寿数年,或许……,历史就是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叶剑英纪念馆正在整修,或许是在增添、修改、去掉什么。只在纪念馆的外面,拍下一张叶帅手持草帽,坐在石头上的雕塑照片。</p> <p class="ql-block">旧居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梅州,广东省最东北角的一个城市,北面是江西省,东面是福建。南岭山脉的最东部,周围都是大山。梅州附近是一个较为平坦的盆地,梅江蜿蜒流经其间。因为梅州的地理位置,因为梅州客家人的大本营的历史地位,很早就有一睹芳容的奢想。所以故意绕路途径梅州,在梅江两岸盘桓两个小时,颇有收获。梅州人说话,我们北方人完全能够听懂;梅州人的身材轮廓,与北方人差别不大。所谓“客家人”就是自西晋、东晋以来,北方民众为躲避战乱南逃避祸并在客居地办理了客籍手续者的后人。主要分布在粤北、赣南、闽西。加上移居海外的,有8000多万人,梅州的客家人比较集中,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文化,客家习俗。有人说,北方的汉族,自五胡乱华以后,与胡人混居,血统已经不纯。而客家人才是纯正的汉族人。据说,客家人里,原籍是河南的最多。</p> <p class="ql-block">梅州市容、市貌、绿化、街道都非常整洁、漂亮。生活节奏慢,梅江江水没有污染,鱼好像很多,岸边有许多钓鱼的,还有人用弹弓弹射一种带线的子弹头,射鱼,收获满满。梅州经济在广东不算发达,500多万户籍居民有三分之一的外流了,去珠三角或国外打工。</p> <p class="ql-block">在广东梅州,叶剑英元帅的影响非常大。市中心有“剑英纪念公园”;另一个公园“亲水公园”是叶选平的题字。通往叶帅故居村庄的27公里的公路修建得非常好,非常漂亮,被评为“广东最美十大乡村公路。</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浮桥,漂亮,实用。</p> <p class="ql-block">12月14日,福建永定土楼。也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名录。洪坑村,村民几乎都姓林,叫林家村或林家沟也可以。</p> <p class="ql-block">土楼的作用,类似于山西的大院;广东的碉楼,防备土匪、外人抢劫。</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黄土掺入一定比例的石块,很坚固,抗淋雨,类似现代的水泥混凝土。</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土楼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棵大榕树,也很古老,造成了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土楼内部。</p> <p class="ql-block">还有人居住的土楼里,人畜混居,卫生不佳。</p> <p class="ql-block">土楼建造过程是先方后圆。方形的土楼比圆形的建筑年份更早。</p> <p class="ql-block">每座土楼里都要有一眼井,被围攻的时候,防守者才能坚持,照常生活起居。</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1912年,设计建造。福建土楼建筑的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设计者是林逊之,他的孙子是现今的科学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据说最多的时候,这座土楼里居住着130户人家。</p><p class="ql-block">主客厅兼传统文化教育课堂。</p> <p class="ql-block">现在除了供游客参观,依然有村民居住。已经安装了自来水。</p> <p class="ql-block">设计精巧别致。</p> <p class="ql-block">10月,老爸曾游览过土楼。老爸去的是漳州南靖县田螺坑的土楼。南靖距离厦门很近。</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宿莆田。</p> <p class="ql-block">12月15日,莆田全季酒店旁的凤凰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莆田市中心的金店。全国各地的黑医院;地下钱庄;私下收购冶炼黄金;造假名牌鞋………,莆田人聪明没有底线。莆田农村建设的豪宅很多。街上行驶的豪车很多。</p> <p class="ql-block">上午,决定绕道平潭岛去看看。高速公路与铁路都已经跨海修到了岛上。平潭岛距离台湾、台北最近。</p><p class="ql-block">这是平潭岛京台高速(G3),入口处,它如同一门大炮,一架导弹发射器,时刻准备发射。把京台高速公路修建到台湾岛上去。</p> <p class="ql-block">平潭岛上宽阔的马路,可惜遇到了大雾,没有看到更多的风景,只是行驶了几十公里的大桥,如同在蚊帐里面钻行。</p> <p class="ql-block">上午,到达福州市区。先到马尾的船政学堂旧址。大清国海军的起点。甲午海战中的舰长们,几乎都是这个学堂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当时聘请的外籍教师、工程师。造船、开船都是教学课程。</p> <p class="ql-block">学堂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留学英国时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船政学堂的领导者,左宗棠与沈葆桢(林则徐的女婿)。</p> <p class="ql-block">船政学堂后期毕业的学生们,1949年起义了。</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应该是100多年前种植的。</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下午,福州市中心,三坊七巷景区。林则徐故居。</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市中心古建筑的十条街道,坊比巷要宽一些。巷也不止7条,穿插其间还有很多条更窄的巷子和胡同。</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的历史很古老,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中原人士为了躲避战乱而逃亡南方。八姓入闽就发生在那一时期。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林姓排首席。三坊七巷景区内就有林则徐、林徽因、林觉民等林姓名人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的格局,唐朝已经形成,黄巷因为多是黄姓人家居住而得名。唐末黄巢起义,流窜到福州,烧杀抢掠,寸草不留。唯独对黄巷秋毫无犯,保留完好。</p> <p class="ql-block">商业化的一户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不仅历史悠久,格局合理、祥和,而且保存完好。新近修缮,风韵依旧,十分难得。</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宿福州南站附近的全季酒店。夜间有雨。</p> <p class="ql-block">12月16日,冒小雨开车驶往温州。宁德附近的高速公路,一个长29公里的隧道。老妻拍下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白色图板是车载导航显示屏。</p><p class="ql-block">福建人打隧道,中国第一、世界第一。近30年,中国的公路、铁路穿越高山峻岭,无数的隧道,几乎都是福建人完成的。</p><p class="ql-block">近水楼台先得月,福建地域的隧道应该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12月17日,温州的气温明显下降。开车离开温州的时候,天空没有下雨。</p><p class="ql-block">说一个故事:1985年夏天,一个晚上,我在连云港火车换汽车准备第二天回日照。那时的旅馆很少,连云港汽车站为了方便换乘汽车的旅客,把一个类似厂房、俱乐部的空间,设置了一二百个床铺。反正是夏天,男性旅客登记后即安排一张床铺过夜。</p><p class="ql-block">我进入梦想正在酣睡💤,大约凌晨一点钟,有人把我唤醒。我看着床边的男子不像坏人,问他为什么。他有点小激动地告诉我:他是在登记薄上看到了我的姓名和床号。叫醒我的原因是他也姓臧,在看到我之前,除了他们村,他们家族里的,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同一个姓的人。他半夜里叫醒正在酣睡的我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我与他是一个姓氏。</p><p class="ql-block">我坐了起来,交谈后得知,他是浙江温州乐清县人,家住乐清县蒲溪镇西关村,名字叫臧国钱,到北方来是传授海水养殖的技术。。臧国钱告诉我,他们家族有300多口人,在西关,谁都不怕。他欢迎我有一天能够去他们西关村,全村的人都会很高兴,会很隆重地欢迎我。我回应说:有机会我一定去!</p><p class="ql-block">我问他,他们家族在温州居住多少年啦?臧国钱说:先辈们传,是闹“长毛”(太平天国)的时候,从宁波迁到乐清的。</p><p class="ql-block">偶然邂逅,轻松一诺。乐清就在温州市区东北约30公里的高速公路西侧。离开温州前,我把导航设置到:乐清蒲溪镇西关村居委。</p><p class="ql-block">没成想,汽车一出温州市区,天空开始朦胧细雨。我边开车边思索:38年了,臧国钱的年龄与我相仿,也该有70岁以上了,身体状态,全然不知。这种格局的事情,天空降着雨,再去那里探寻,便觉得有些过分了。汽车行驶到乐清蒲溪高速路口的时候,我没有下道,径直朝东北方向继续高速行驶。</p> <p class="ql-block">下午,汽车驶上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中间的“海天一洲”停车休息区关闭了。一直行驶不停车。天气很好,护栏很高,只见天空与桥面。</p> <p class="ql-block">闪拍“海天一洲”。</p> <p class="ql-block">从宁波地界到嘉兴地界。</p> <p class="ql-block">下午,住宿就在嘉兴市区南湖景区的北岸的全季酒店。气温已经很低,穿上了棉衣,步行进入南湖景区。风景优美,安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坐大游船到著名烟雨楼小岛上。1976年5月30日和31日,我曾经在嘉兴停留过两天。工作之余到了南湖游玩。那时,游客很少,并且可以登上红船在湖里划行。 我与之合影的这条著名红船,肯定不是1921年的那一条。据说,五十年代初,刚开始整理有关红船革命历史的时候,嘉兴市的同志们,挑选了三种经常在南湖以及嘉兴附近发挥类似作用的船只,让董必武老同志辨认。董老说: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乎,按照它的样子,制作了一条。47年前,我曾经乘坐过的,可能就是解放初的那一条。现在的这条,油漆得更好,还有了金色的装饰。遗憾的是,不再允许靠近它,抚摸它了,甚至所有登岛到烟雨楼的游客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 </p> <p class="ql-block">红船停靠岸边,附近的古迹烟雨楼。</p> <p class="ql-block">1976年,与我一起游览并乘坐红船的朋友李秀林,我们俩没有在红船上合影(没有拍照条件),在烟雨楼前留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李秀林与我同事5年,相处坦诚融洽。前些年回聊城喝过几次酒。李秀林退休前担任聊城市交通局机关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由于红船的革命经历贡献,早先烟雨楼旁边有几件房屋里就有专门的展室,那算是第一代纪念馆。南湖东岸,这张照片里邓总题写馆名高大纪念馆,是第二代纪念馆;近几年,南湖的南岸,搞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第三代纪念馆。我没有去看。</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南湖纪念馆,朋友转发给我的。新名词是:南湖精神,有高度!</p> <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除了享受了登红船的政治待遇,我还发现了一棵大樟树上因为气候潮湿多雨而生长出许多天然的木耳。我便爬到树上,摘下了许多,用手帕包裹起来,居为私有了。结局是连续数天没有晴天,虽然费尽心机把新鲜木耳晾在旅馆的窗台、桌面上,木耳们还是烂掉了。这次照片有两张拍的是大樟树,就是我47年前的5月, 曾经攀爬上去摘过木耳的。 应该是长粗了一些,47年,快半个世纪了,我曾经爬过的树,还认识我吗?</p> <p class="ql-block">运河夕阳,(南湖北岸紧邻运河)拍的有点艺术性,一起欣赏。</p> <p class="ql-block">12月18日,早饭后,天空阴沉。天气预报有雪。权衡再三,决定今天去扬州。汽车刚进入苏州,大雪纷飞起来。因为地温还高,路面并不结冰,高速公路上车辆很多,天昏地暗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扬州,入住东门附近的全季酒店,积雪已经很厚,路面湿滑,无法出门。原计划找饭店吃几个淮扬菜的计划也泡汤了。</p> <p class="ql-block">楼下的汽车上也有积雪。</p> <p class="ql-block">10月份,老爸乘坐高铁去厦门,在扬州换乘间隙,去瘦西湖风景区游览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2月19日凌晨,极度关注天气与路面的情况。几次到室外探究竟。没成想,早饭后路面的积雪与薄冰都融化了,便一气呵成地跑了400多公里,中间只在淮安周总理故居停了停。</p> <p class="ql-block">江苏淮安市区中心,一条叫做驸马巷的胡同里,周总理故居。1898年3月,周总理出生在这个普通的小院里。十余间房舍,属于总理的父亲与总理的伯父弟兄俩所有。1910年,周总理12岁的时候离家去了沈阳读书,就再也没有回过淮安。房舍一直由亲友们居住,保留了原有的格局与陈设。</p> <p class="ql-block">驸马巷。</p> <p class="ql-block">二门。</p> <p class="ql-block">二门里是一排东屋,摆设格局是一处私塾。总理启蒙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总理父母的照片。总理的母亲名叫万冬儿。五官端正美丽,应该是有文化的。</p> <p class="ql-block">乳母的住处。</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榆树,应该是总理童年就长在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堂屋的摆设。</p> <p class="ql-block">距离总理他们家北面约四、五百米远,有刘鹗的故居。《老残游记》的作者。总理出生的时候,刘鹗才41岁。总理离开淮安前的一年,1909年,刘鹗才去世的。淮安城市不大,培育滋养的古今名人,数不胜数:韩信、梁红玉、吴成恩、关天培、刘鹗、李公朴。据说施耐庵与罗贯中也都在淮安生活过。淮安得益于运河码头与古代苏北的食盐贸易。周总理原籍浙江绍兴,与鲁迅同宗同族,隔五代或六代,祖父在淮安为官吏,便在淮安定居了。淮安因为周总理而辉煌无比。</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时多,天还没有黑。平安顺利回到了日照。</p><p class="ql-block">这次自驾南国游,历时38天,行驶了8500公里,途径10个省。还去了越南,去了香港🇭🇰和澳门🇲🇴。内容还挺丰富,不仅实现了启程前的计划,细节完成得还出乎预料地好。</p><p class="ql-block">体重没有降,身体没闹病,汽车没刮蹭,罚单没有出。</p><p class="ql-block">老爸从厦门返回,乘坐飞机比我早两个小时到家。他去南方两个多月,身体也没有闹病,心情高兴。</p> <p class="ql-block">为了庆祝南方之旅的丰厚成果,12月22日,冬至,二先生也回日照来。五个老年人,撮一顿!</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个多月,就该过年了。此次南国自驾游,编辑美篇四季,2023年最后一天完成。明年还有明年的事情。</p>

土楼

梅州

叶帅

故居

照片

三亚

南湖

红船

三坊七巷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