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续)

太林

<p class="ql-block">除了儒生,术士之类秦始皇也是尊重和信任有加的。最著名的术士是徐福。徐福说要出海求仙,秦始皇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一去不返,倒是两千多年后,他的子孙们杀回了中国老家,制造卢沟桥事变,打打杀杀十四年,屠杀国人数千万。</p><p class="ql-block">术士卢生更厉害。他"使人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秦始皇深信不疑,当即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北上击胡,打的莫名其妙的胡人一蹋糊涂,还抢战了大量的土地。可怜秦始皇到死都不知道亡秦的胡是自己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后来,还是那个卢生,夸海口可求得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又毫不犹豫的满足了卢生的要求。当年也就是晋时,葛洪在我老家的一个山洞里炼丹,没炼出什么名堂,反倒写了篇《抱朴子传》而闻名天下。这个术士卢生,炼不出长生不老丹,也写不出闻名天下的文章,除了装神弄鬼,估计也没别的本事。他估计断定自己最终是瞒不下去的,于是与同仁侯生一道四处散播谣言诽谤秦始皇,达到目的后借机溜走了。但他的余党不明就里,继续乐此不疲地以讹传讹。秦始皇大怒,在咸阳将卢生的余党凡四百六十多人活埋了。</p><p class="ql-block">所以,秦始皇坑的所谓的儒,坑的是术士而非儒生,而且还是骗子的同党。不知是后人术儒不分呢或者还是术儒本就一家,或者干脆就是张冠李戴,那就很值得商榷了。</p><p class="ql-block">秦始皇的一生,文治武功,六国一统,击匈奴,征百越,开疆拓土;分郡县设三公九卿;夺九鼎制国玺;修长城,兴水利,整交通;改币制,度同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仪。其贡献,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后世,古今中外,无人与其比肩。这些,司马迁也是承认的,并且一一记录史册,但他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兴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力为天下始。"一翻话,左右后人几千年。</p><p class="ql-block">秦始皇文韬武略,居功至伟。他有一点小聪明,他想自他创立皇帝始,荫及子孙至万世,绵延不绝。但人算不如天算。加上他勉强在位没几天的孙子子婴,也才传位一代多点。尽管如此,他的大胆的想法两千多年来一直遭到后人的忌恨和唾骂。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多少能给人充满幻想。不然呢?不骂你怨你恨你又去骂谁怨谁恨谁?</p><p class="ql-block">我以为,秦始皇的失算,是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没有顾忌民心向背。国家初定,以峻法重典治国固然实用,但在统一之前,经过东周衰败春秋战国凡五百余年,相互攻伐累积起来的仇恨形成的民心的撕裂,尤其是那些诸侯国遗留下来的士族门阀如何臣服于人?更何况秦始皇没给这些失势集团一块肉甚至连汤都不给,那股怨气如何咽得下去?他们忍辱负重,等待时机。</p><p class="ql-block">时机终于到了。在秦始皇归天之后,一个偶发事件,亡秦的运动终于爆发。我说是个偶发事件,是这个事件不是发生在那些处心积虑的亡国的遗老遗少,也不是官逼民反,而是峻法重典下的产物。小队长陈胜吴广带着众人去服役,由于雨水连绵,到大泽乡时已经误期。根据秦律,误期者当斩。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模竖一死,不如一博,于是陈吴二人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但起义不久,便被扑灭。被秦始皇遗忘了的门阀士族们终于拣了个现存,一哄而上,结果,秦始皇呕心沥血精心计画的宏伟的秦帝国土崩瓦解了。</p><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个小姑娘,穿什么衣服大人说了算。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喜欢选择性地给历史穿衣服。但是,无论穿什么衣服,在历史的天空下,即使是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小女孩永远是那个小女孩,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的真,历史的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6.16整理于福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