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爱太平也爱它》

大李

<p class="ql-block">  诗曰:隔水忍冬几树同,小桥垂柳岸头风。但凭众鸟围枝舞,唯见天晴满目红。</p><p class="ql-block"> 话说秋冬之季,在北京的一些公园里,常可见到一种梳着大背头,而体型又有些富态的鸟儿,其名太平。太平鸟仅存世两种,留着红尾巴尖的是小太平鸟,留着黄尾巴尖的是太平鸟,俗称大太平鸟。当然,于这个季节,在京城里针叶林、混交林比较集中的一些场所,偶尔也会遇到太平鸟集体出行并在树梢上歇息的场面,但这种偶遇概率极小,想近距离观察它们,有时候很容易造成误会。别看太平鸟长的胖乎乎的,但并不笨拙,若是受到惊吓,它们瞬间就会展翅飞走,其敏捷程度,简直令人咋舌。</p><p class="ql-block"> 然而,它们毕竟是生灵、是活物,也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尤其是这个季节,它们对忍冬、蔷薇、海棠、火棘等植物果实非常感兴趣,若是您在公园某处发现有这些植物时,请一定要留意,说不定太平鸟已在附近晃荡着呢!还真是这样的,最近这半个月来,有的鸟友已陆续在景山公园、野鸭湖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南园和北园,以及沙河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发现了它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相比较而言,若是发现太平鸟时,它们又选择在忍冬树上觅食,这特别有画面感。其实,忍冬树又称金银花树,这是一种一树两名的树种,它的花有医用价值。每到开花季节,其树会先开白花,待一两日之后再瞅它时,花已泛黄。最为奇葩的是,金银花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花外,既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又状如雌雄相伴、鸳鸯对舞,故又有鸳鸯藤之称。然而这种花变模式,已经很有些看头了,但这似乎还不够。金银花在凋谢之后,会慢慢结果,到了秋季,果实渐红,而在逆光条件下,这些果实更显得玲珑剔透,秀色可餐。也许正因为这一点,才让众多鸟儿看在眼里,馋在嘴上。 </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太平鸟落到忍冬树上就成了绝配,就会融合成一幅品相不错的花鸟图。其实未必都如此,有的太平鸟刚好落脚于树枝丛中,遮挡比较严重,这种位置对于鸟类摄影爱好者而言则非常尴尬,不用说鸟儿看不真切,而且画面也乱,您想反映的主体并不突出。面对这种场面,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唯一可遵循的是耐心等待,在等待中等待着鸟儿能挪动一下位置。当然,我们都希望它能挪动或蹦跳到一个背景干净,或枝条简节的位置上来,如果光线也合适,又赶上鸟儿嘴里正衔着一颗忍冬准备下咽,这种搭配与照型,谁也不用怀疑,一张好片子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此时此刻,差不多都同时具备了。</p><p class="ql-block"> 诚然,还有比遮挡物遮住住拍摄主体更乱的场面,这就是群鸟踏枝。其实在常人的意识里,都认为一群鸟落在一棵树上时机会更多。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被选择的对象很广泛,当几只鸟儿被枝叶遮挡时,却说不定总有一两只鸟儿会无遮无挡的。不过,这都是纯理想化的想法,现实情况并不完全如此。鸟儿好动,其数量一多,必然会引起枝条来回摇动,想精准对焦,说不定都要费一番周折。而每每于此时,最容易受人的本性诱惑,为了贪多,还真不知自己到底要拍些什么,或者要突出什么主体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鸟儿在忍冬树上所待时间较长的话,也不妨借此机会,去仔细观察一下太平鸟与小太平鸟到底有什么不同。应该说,它们尽管喜欢混群生活,但在觅食时,它们还是有自己立场的。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说太平鸟更愿意与太平鸟搭配,小太平鸟也喜欢与小太平鸟成双入对出没。对于这种细小之处,我有时也会犯迷糊,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情侣关系呢,还是各有各的山头?有时候,太平鸟会突然飞到未结冰处去喝水,若是距离稍近的话,还是可以拍到一些不同姿态的版本,只不过,冰面上总会有不少落叶,这种画面也很零乱,还不如等它们起飞再拍。至少,在低空中飞行时,画面毕竟要清爽许多。</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等鸟的过程中,另有几种情况也常能让人眼睛一亮,或让人顿感失望。头一种情况是鸟儿已经来了,但它们根本就没有落在您希望出现的那棵树枝上。它们或者就近待在高高的柳树之上,并静静地瞅着下方的一切,直到它们待够了,然而就转身离去,一溜烟似的玩起了消失。不用猜,这一定是受到了别的什么因素的干扰,让鸟儿缺少了某种安全感。另一种情况则是,太平鸟喜欢采摘的那片林子,原本就种植在公园的主干道一侧,当游人经过时,它们会立即飞上高树暂避一时,当游人渐行渐远时,它们就会飞下来继续觅食。但问题是,这一切行为都显得很匆忙,鸟儿似乎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它们的神态也并未达到十分坦然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并不是只有太平鸟偏爱这一口,在等待太平鸟光临的时候,也时常有别的鸟儿来露个脸。我过去没有见过赤颈鸫,据说它是北京十大冬喉鸟之一,但除了个头较大之外,它的颜值还真一般。然而,除了略显紧张之外,其实它胃口还是挺不错的,眼见其狼吞虎咽的模样,还是能博人一笑的。有时候,它也喜欢飞到树下去拣红果吃,估计这种状态,安全性会更高一些。北红尾鸲估计也有这种想法,它在忍冬树上往往只待上两三秒钟,就急匆匆下地去找吃的了。尽管灰喜鹊平时总爱咋咋呼呼的,但估计其胆量也就那么回事,其出场时总喜欢遮遮掩掩,并不完全敢以真面目示人。而燕雀就不同了,尽管它在司马迁的笔下是个见识短浅的鸟儿,但它却放的开,只要一上树,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并不在乎众多鸟友的集体围观。</p><p class="ql-block"> 只有喜鹊是个例外,它的兴趣点完全在冰上,等溜达够了,它就飞上高树去吆喝几声,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达到宣示主权的目的。</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7日写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太平鸟(含以下11图)</p> <p class="ql-block">小太平鸟(含以下4图)</p> <p class="ql-block">赤颈鸫(含以下2图)</p> <p class="ql-block">北红尾鸲(含下图)</p> <p class="ql-block">灰喜鹊</p> <p class="ql-block">燕雀(含下图)</p> <p class="ql-block">红尾鸫</p> <p class="ql-block">白头鹎</p> <p class="ql-block">喜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