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汉文化之源

仁者至仁 行者致兴

<p class="ql-block">汉中市有西汉三大遗址,包括古汉台,饮马池和拜将坛,走近它们,贴近历史!</p> <p class="ql-block">汉中市博物馆以古汉台为馆址而建立,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汉台原有建筑风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展室,栈道陈列展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园林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古汉台是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时在汉中的行宫,又名七星台,是以人工夯土修建的具有典型秦汉模式的高宫廷台建筑。台高7米,有三个台阶。宋代以后,古汉台成为汉中府署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铜钟,明代,平口微敛,略呈桶形。钟钮由翻卷缠绕的双龙构成,造型优美。钮下有覆莲座,此铜钟在造型上遵循了南方钟的规范,构图上吸收了北方钟的纹饰,博采南北之长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东华厅,为中共陕南特委机关古汉台旧址。</p> <p class="ql-block">碑廊</p> <p class="ql-block">石门十三品陈列馆,石门十三品是分布在古褒斜道褒谷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间的十三方摩崖石刻总称,1970年,石门水库大坝施工,为保护石刻不被淹没,将十三块石刻切割移入汉中市博物馆收藏。国之瑰宝,赖此得存,诚为幸事。</p> <p class="ql-block">石门,此摩崖镌于石门隧道北口西壁,源于《石门颂》中"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之句。此处的石门,即指隧道之义。"石门"二字笔力遒劲,前人曾以为刻于隧道完工之际,而其笔意与《石门颂》中"石门"二字相似,应为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之后所镌。</p> <p class="ql-block">褒斜栈道陈列,褒斜道穿越秦岭因取道褒水、斜水而得名。其南起汉中以北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程470里。褒、斜二水同源于秦岭太白山,其间的分水岭在整个秦岭山脊中最为平缓,故为古人所利用。战国中晚期,随着铁器的出现,褒斜道渐被开辟为栈道。自汉代以来,此道成为秦蜀间南北交通之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镜吾池,清代建,长方形水池,池沿四周由条石铺垫,其上有石雕围栏。池中有拱桥,桥下镌有"龙"、"虎"二篆字。道光三十年(1850年)汉中知府段大章修建,名曰"镜吾",取以水为镜之意。</p> <p class="ql-block">时雨亭碑,明正德九年立,碑阴刻录明弘治十五年(1479)汉中知府周东所作《汉中府修城记》、《汉中府修学庙记》等五篇文章。该碑为研究汉中城市建置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桂荫堂,建于明代,堂前有几株古汉桂,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是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堂内展有汉中历史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西华厅,展有砖瓦精品艺术。</p> <p class="ql-block">石鼓,是一块硕大碧玉雕凿而成的形如鼓、如础、如古代容器的石雕艺术品。宽肩,鼓腹,腹下收为圈足,有两处人为的切削面,腹周镌有四个兽面耳饰,表面纹路繁缚,整体造型庄重沉稳,优美古朴。</p> <p class="ql-block">望江楼,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处,具有南宋建筑风格,是一座三层高楼,高17.5米,是汉中标志性的古建筑。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正如望江楼二楼榴联上写的:“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望江楼上有汉中旧影展。</p> <p class="ql-block">旱莲,汉中市树。</p> <p class="ql-block">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文化之光。值得你来一览。</p> <p class="ql-block">饮马池,相传是西汉刘邦的军队驻扎在汉中时的饮马处。</p> <p class="ql-block">拜将坛,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它以拜将坛遗址为核心,集仿古建筑群、文化展示、园林景观、寻古览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品位汉文化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拜将坛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上面有一个韩信雕塑。雕塑总高20.6米,塑像净高14.6米,塑像座高1.7米,祭台高4.3米,是体现公元前206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的伟大时刻。</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植物修剪得整整齐齐得,还分成了一个个小格子。这个广场其实是一副中国象棋的棋盘:哪些突起的植物是棋子,中间那条宽敞的道路就是“楚河汉界”。据说,中国象棋就是韩信死之前发明的。</p> <p class="ql-block">夜影神碑,据传韩信被杀后,帝念其功,命萧何携贯物物立之。因碍吕后权威:未刊碑文。又因初立时夜间发光显影,故称夜影神碑。</p> <p class="ql-block">兵仙神帅</p> <p class="ql-block">汉中历史文物展,撷取汉中市境内出土的历代精美文物以及一些发生在汉中的著名历史事件进行展示,领略汉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世纪大钟,为庆祝新世纪到来而铸造的,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铜钟。整个钟体为铜铸,重达11吨,象征着汉中市11个县区。</p> <p class="ql-block">国士无双——韩信事迹展。他,来自淮阴,被誉为"汉初三杰""国士无双",却因功高震主惨遭杀戮。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号称"兵仙战神",但他的影响早已超越军事领域而融入并滋养着传统的文化与艺术。他,距离我们足足有2200年之遥,但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观念。</p> <p class="ql-block">寒溪夜涨碑亭,寒溪,褒水支流。相传韩信弃楚投汉之初未受重用,无奈不辞而别,独骑北上,是夜寒溪暴涨,韩信无法渡过。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刘邦筑坛拜将,终成帝业。寒溪夜涨为汉王赢得一将,成就其帝业,传为千古佳话。正所谓"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p> <p class="ql-block">景区一角菜畦碧绿,榆柳成荫,风景绮丽,亭廊相依,一派江南景色。</p> <p class="ql-block">余秋雨:"我是汉人,我说汉语,我写汉字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强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非常重要的一个重镇,那就是"汉中"。这儿的山水都成了历史,都经过了历史,而这些历史都成了我们民族的故事。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都把汉中当作自己的家,每次来汉中当作回了一次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