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告别“假努力”

阿拉蕾的被子

<p class="ql-block">  本周我们班会的主题是不要“假努力”,结局不陪你演戏!本期班会由阳光开朗的胡孜杰同学和心开目明的蔡雨卓同学共同主持!</p> <p class="ql-block">  在班会的开始,两位同学先带我们认识了哪些行为属于假努力,你们有这些现象嘛?</p> <p class="ql-block">  然后两位同学给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懒惰式勤奋。懒惰式勤奋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很勤奋努力,成绩和业绩却垫底的人。懒惰式勤奋不是行为上的懒,而是思维上的懒。</p> <p class="ql-block">  那么为什么学生中会有“假努力”现象?李笑来在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写到: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次在送给大家的订制小本子上很多同学的本子上都印了这样一句话——百学必先立志!</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有同学不服气了,我想学好啊,谁不想取得好成绩了?那我要问了,你一边在辅导班里听着课,一边发着朋友圈感叹你所谓“努力”的时光你这是在学好?你一边做着作业一边拿着手机跟同学在聊天群里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你确定这样能取得好成绩?你一边开着电脑所谓查资料,一边抄标答,还非常有计谋的把标答改几个字自作聪明装成是自己写的,你真的知道别人不知道?你跑到办公室打着来找老师问题的名号,自顾自的在办公室聊天,说笑,要老师问你们来干嘛的你才拿出题目来问,你觉得你这样能学到多少?</p><p class="ql-block"> 罗宾·夏玛(作家,演说家)说:“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这件事才变得很难。”</p> <p class="ql-block">  再接下来,两位主持人带我们共同探讨了,如何防止假学习。</p><p class="ql-block"> 首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踮脚够得着的目标,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结果挂钩,那么你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当中,并错把受苦的体验当成努力的过程。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导致你反过头来质疑“应不应该努力”这件事,甚至把问题引向了拷问社会的公平性问题,这对你的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你的努力比不努力更可怕的。</p><p class="ql-block"> 其次,重视时间+效率</p><p class="ql-block"> 曾经一个学霸高考后回校看我,因为我只带过他们一年,只知道他很厉害,效率很高,结果他告诉我:他初三才变得很厉害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提高了效率。初二时他成绩还不算特别优异,也属于优秀的行列吧,他作为一个有理想,对学习有要求的孩子曾经也为学习苦恼过。他也曾抱怨没时间。后来他妈妈跟他说时间是靠挤出来的。他说怎么挤?每天作业都做不完还有各科辅导。后来他妈妈让他自己想办法。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开始注重效率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缩短消耗时间。所以下课的时候,他短暂休息过后就开始做题,而且做题时非常专注。因为他成绩比较好,他也会利用上课的时间等其他动作慢的同学的间隙做一些课外题。当然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每个同学。这个孩子这样做确实因为他成绩还比较好。确实知识点搞懂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特别是临届生!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而言提高效率关键还是在于减少“摸鱼”的时间。毕竟时间不等人!这位同学也没有每天熬夜到很晚,相反每天的高效保证了他应考的轻松,中考也轻装上阵,以高分如愿考入11高,当年中考分数我记得过了外校的分数线。这位学霸就是跟你们讲11高烧鹅很好吃的那位学长。这位学长今年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p><p class="ql-block"> 最后,学会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能把知识点彻底搞清楚,也能保证大脑的灵活性。比如语文老师现在在带大家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经常会抛出很多问题让大家去思索揣摩,一方面你课堂上有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走并积极回答,另一方面这种能力你是否迁移到生活里,对事对物都能形成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你现在的努力藏着你未来行走江湖的如意, 千万不要把自己锁在不甘的情绪里,想要出人头地却在实力上长进甚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想强调一下手机的问题。当我们习惯了刷短视频,不停滑动屏幕后,被偷走的是我们的注意力,特别是青少年。微软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从2000年的12秒降低到8秒。注意力只能被分配到一个地方,现在争夺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就不要再给自己平添烦恼了。毕竟生活能治愈的,是愿意好起来的人!</p><p class="ql-block"> 告别假努力,因为结局不会陪你演戏!</p>

努力

同学

成绩

班会

时间

一边

我们

注意力

懒惰

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