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3年8月17日上午8时,仁寿县大礼堂庄严肃穆,在沉痛的哀乐声中,时任县党政军领导杨汝岱、陈良杼、刘忠良等,同场内外数千名干部群众一道,为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历经长征、抗击日寇、辽沈战役和入川剿匪,在仁寿工作长达24年的老红军送别。他就是曾在八路军总部担任朱德警卫员的何兴盛同志。</p> <p class="ql-block"> 牛在街头撒尿 穷孩当上红军</p><p class="ql-block"> 何兴盛,1915年11月14日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一个雇农家庭。家中只有一间破房,半亩薄地,为维持生计,父亲在外当长工,母亲产后因家里缺粮,疾病缠身,无钱医治,在何兴盛不满周岁时离开人世。1921年何兴盛的父亲为躲壮丁远走他乡,靠外婆耕种半亩薄地维持生活。由于四川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甚多,家中只得把唯一的破房及半亩土地抵押交租。1923年冬,外婆拉着何兴盛来到龙山场头一家大户门口讨饭,被两条恶狗咬伤不治身亡。何兴盛只好找来三叔,草草安葬了外婆。后来由三叔介绍,何兴盛被本族富人何春家收养,每天拾狗粪、放牛、割草,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一干就是三年。后何春家破败,何兴盛只得另谋生路,去地主、川军龚团长家当放牛娃,起早睡晚吃不饱饭还常被打骂,他痛恨这个不公平的世道。</p><p class="ql-block"> 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挺进川北,正在放牛的何兴盛看见山中走来一支部队,身着粗布衣服,头戴红五星八角帽,队伍纪律严明,沿途秋毫无犯,据说是专门惩治地主恶霸,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他毅然决定参加红军。一天,何兴盛身背背篼牵着牛去龙山场,在场口看见三位红军迎面走来,正想上前打听参军之事,不料牛撒尿撒到了一位红军大哥缠有绑腿的脚上,何兴盛连忙蹲下身子准备用衣服为其开擦,被红军大哥一把拉起他说:“小老乡,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然后这位红军问何兴盛:“你今天来龙山干啥?”何兴盛说:“我想报名当红军”。那位红军大哥说:“好哇!你的家人同意吗?”何兴盛兴奋地回答:“同意,同意,他们都同意!”这时,一位个头与他差不多的小红军战士,来到这位红军面前说:“报告团长,汪师长让你马上去师部开会。”这位红军大哥看何兴盛比较机灵帅气,便吩咐小江,把他带回团部,领一套军装穿上,让他当我的通讯员。原来,这位红军大哥就是战功赫赫的红军团长陈锡联。就这样,一个苦大仇深的放牛娃当上了一名红军战士。 </p><p class="ql-block"> 首战持刀上阵 怒杀傻儿官兵</p><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的迅速壮大,使蒋介石十分恼怒,也让四川军阀惊恐万分。蒋介石命刘湘对川陕边区红军进行“大围剿”。刘湘在东起城口,西北至广元的1000余里弧形战线上,共投入110个团,约20万兵力,18架飞机,组成“六路围剿”红军。而红四方面军仅为8万余人,形势十分严峻。何兴盛在龙山场参加红军的当晚,在陈锡联团长的带领下,经过三天三夜急行军,长途跋涉来到达县城东南的雷音铺,负责抗击刘湘精锐第21军的战斗任务。何兴盛经过急行军,脚打起了血泡,但他咬紧牙关,坚持跟随陈锡联团长来到阵地,由于他是新兵,没有武器,陈团长给了他一口随身多年的大刀。这天清晨,红二六三团正面的敌人是第四师师长范绍增(范傻儿)的部队。他们依仗飞机大炮及其装备精良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打响了“六路围剿”的第一枪。一阵排山倒海的炮击,十多架飞机的狂轰滥炸,阵地上硝烟弥漫。</p><p class="ql-block"> 红二六三团指战员凭借构筑的工事,强压怒火,伺机反击,当敌人忘情于喜悦之时,憋足复仇怒火的红军战士,跃出阵地,扣响枪弹,挥着大刀、长矛、棍棒,狠狠地捧向敌人。冲在前面的敌人被突如其来的攻势,吓呆了,丢下武器,抱头鼠窜,红军乘机胜乘追击。后敌人重新组织进攻,再进一步狂轰滥炸,师长汪烈山牺牲。陈锡联怒火万丈,率全团战士英勇杀敌,为师长报酬。何兴盛挥舞大刀紧随团长冲向敌群,杀得敌军鬼哭狼嚎。这时,一个敌人正持枪准备射向何兴盛,被眼尖的团长陈锡联看到,一枪将敌毙命。由于敌众我寡,红军被迫收缩拳头,猛打快撤,川军步步紧逼。在毛坝场,红八十八师在第四军一部的配合下,将敌第三路副司令郝耀庭的两个团全歼,当场击毙郝耀庭。何兴盛由于作战英勇,陈锡联在缴获的战利品中,专门给他配了一把盒子枪。</p><p class="ql-block"> 三过雪山草地 脚趾烂掉一根</p><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总兵力达到10万人。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县召开会议,决定挥师北上,在川陕甘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何兴胜所在的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为前卫,穿越若尔盖大草原,8月中旬来到草地边缘地带,何兴胜打着绑腿,鞋用白蜡厚厚地涂了一层,他右挎一支盒子枪加一条子弹带,左挎一个文件包加一袋干炒面,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看见茫茫美丽大草原,他有些陶醉,但当他不小心踏上草甸边时,双脚立即陷入泥潭,幸好身后的熊发庆团长,一把将他扶住,才把他从淤泥中拉上来。茫茫草原,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风驰电掣,雨雪相加,地下处处是陷阱,加之饥饿寒冷,五百里草原足足走了十多天,刚出草原又遇胡宗南四十九师1.2万人堵截,何兴盛同其战友一道,饿着贴脊的肚子,经过七八小时的激战,将敌全部歼灭,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道路,为中央红军北上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9月中旬,张国焘不顾中央劝阻,擅自发布南下命令,与中央红军分道扬镳,命令已过草地的何兴盛所在的部队折回草地南返。二过草地,由于部队众多,这时草地上基本找不到可吃的食物,有的战士见牲口粪便中没消化完的玉米颗粒,也捡起来用水洗来吃,烂泥浆上浮的草皮,几经踩踏已不堪负重,人一旦踩破陷入泥潭,几乎生还希望渺茫。何兴盛在泥潭中虽未陷下去,但他的脚趾被划伤感染,最终烂掉一个脚趾。两次穿越草地,由于途中牺牲了不少指战员,红军由8个团缩减为6个团。1935军10月20日,刘湘调集80个团20万部队,在百丈关对红军进行围剿,蒋介石又派薛岳率兵数万增援,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我军与敌血战十八个昼夜,伤亡惨重,8万将士剩下不足4万。张国焘在南下碰壁,西进不通,此处难留的情况下,在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坚持下,逼迫北上。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分三个纵队翻越夹金山,何兴盛因风寒感冒,体温烧到39度,翻党岭大雪山时,由于雪大、天寒、病重,浑身无力,掉在了队伍后面。被已任师长的老领导陈锡联赶到,陈锡联看何兴盛烧得厉害,给了他一片退烧药,并让何兴盛拉着他的马尾巴一步步前行,终于翻过了大雪山。随后又第三次过草地,由于藏族同胞的支持,补充了一定的食物、帐篷,何兴盛及其战友们,较为顺利地通过了草地。</p> <p class="ql-block"> 太行护帅朱总 血战日寇建功</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进入河西走廊后,兵分两路,未过河的红四军、三十一军随总部转战陕北根据地,已过河的五军、九军和总指挥部2.18万人组成西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进。何兴盛随徐陈总部开拔,开始了悲壮的河西大决战。这支部队三过草地、五过雪山、鏖战百丈、西渡黄河、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英勇牺牲数万人。在河西走廊中间地带休整时,被马家军包围,为掩护总部转移,何兴盛所在二六三团与敌浴血奋战,团长熊发庆叫何兴盛把背包里“钢军”旗帜挂出来,激励战士奋勇杀敌。战斗尤为惨烈,激战三天三夜,何兴盛身上只剩一件烂衣衫,军旗被击穿三个弹孔,身上已无一颗子弹,战士们仍同马家军撕咬、格斗,团长熊发庆牺牲,二六三团被俘。但他们的浴血奋战让总部获得突围。被俘的红军战士在马家军受到非人待遇,何兴盛在一次修路中逃跑被抓回,吊在梁上受尽毒打折磨。抗战爆发后,被俘的上千名红军,经中央多次交涉,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周恩来的斡旋下回到延安。</p><p class="ql-block"> 回到延安后,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前来慰问。一天朱德、左权在返回延安的西路军中,挑选一些久经考验的战士加入朱德警卫团。朱德一眼就看见何兴盛,风趣地说,你这个在过草地时抢我饭碗(是朱德碗中已空了,何兴盛抢碗为他盛饭)的小老乡,你来警卫团吧。就这样,何兴盛随八路军总部进入太行山,成为一名朱总司令的警卫员。八路军总部是日寇重点围剿的对象,多次遭遇数倍敌人飞机大炮的袭击,何兴盛为守护总司令,捍卫黄崖洞兵工厂等战斗屡建奇功,由一名警卫战士荣升为班长、排长到警卫连长。一天,何兴盛带领战士执行侦查任务时,发现一大队鬼子气势汹汹直向总部奔来,直接威胁朱总司令和总部的安全。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报信,何兴盛指挥战士们,阻击敌人,用枪声给总部报信,由于敌众我寡,边打边撤,何兴盛不幸被子弹击中膝盖(三等残),他强忍疼痛,爬到悬岩边,冲在前面的鬼子想活捉何兴盛,他大吼一声:“小日本,去死吧!”举枪击穿了鬼子军官的天灵盖,他翻身一滚,一头栽下了山崖……</p><p class="ql-block"> 后被老百姓救下几经辗转送到八路军医院,何兴盛生还的消息被朱总司令知道后,总司令关切地对医生说:“小何是为保卫总部负的伤,一定要用最好的药,千方百计保住他的那条腿。”在总司令的关怀下,经过医院的精心救治护理,不到一月时间,就可以独自行走了。一天,警卫团长欧致富告诉何兴盛,朱总司令让你去一趟。来到总司令办公室,朱老总和蔼地说:“小老乡,你受苦了!”何兴盛回答总司令:“没事,您看我都好了”。总司令随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何兴盛,他说:“过几天我要回延安了,你跟我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我没别的礼物送你,这一张是我和康大姐的照片,送你做个纪念吧!”然后,又从旁边警卫员的手中拿过望远镜,挂到何兴盛的脖子上说:“现在你已经是一个指挥员了,用得着它”。何兴盛高兴得热泪盈眶,给朱总司令行了一个军礼。万分感谢朱总司令的关心和厚爱!</p> <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12日,何兴盛光荣入党,抗战胜利后,随部队紧急出关,征战辽西,参加辽沈战役和东北剿匪,历任支队长、营长。东北解放后,何兴盛响应党中央号召,随二野西南服务团南下,投入到解放大西南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入川仁寿剿匪 汪洋镇反扬威</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厎,何兴盛从东北长春出发,辗转苏、皖、豫、卾、湘、黔、川七省,历时三个月,一路艰苦跋涉,于12月15日到达内江。同刘安、焦化南、左耀中、安静等18人率先进入仁寿,随即建立了中共仁寿县委和县政府。书记刘安,县长焦化南。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铜锣街挹仙桥火神庙。由于匪患严重,为巩固新生政权,仁寿县成立了剿匪指挥部,指挥长焦化南,政委刘安,何兴盛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在潜逃台湾时,在成都专门培训了4700人的特务武装组织,这些人潜伏各地,四处网络骨干,企图颠覆和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2月至3月间,仁寿县境内的籍田、钟祥、越溪、凤梧等地,连续发生武装暴乱,杀害征粮、剿匪工作人员。1952年3月3日,何兴盛带领剿匪工作队在解放军八十五团一营的配合下,在钟祥将抓走、残害、活埋征粮工作队队长徐世璜和张容辉等11名工作队员的上千名暴徒围剿,击毙土匪头子肖首成,活捉国民党少校、反共救国军第十纵队司令李飞鹏。4月17日,歼灭杀害民兵、工作队员4人的凤梧乡反动会道门“无极宫会”头子王继松、王清明,当场击毙10多人,活捉40多人,处决了匪首和骨干分子。4月20日,老鹰沟一仗,歼灭匪徒100余人,活捉数百人,匪首严克成被当场击毙。这期间,还先后镇压了冯子绪、谢炳辉、代季安、周端麟等武装暴乱分子。1950年4一5月底,剿匪工作取得辉煌战绩,共歼灭土匪41股,击毙100余人,俘虏400多人,维护了新生政权。</p> <p class="ql-block"> 1951年,全国镇反运动展开,何兴盛受命任汪洋区委书记兼区长,何兴盛带着警卫员化装深入该区各乡,摸清了盘踞一方的袍哥舵爷肖文隋、恶霸地主黎儒及民愤极大的几个地主恶霸。何兴盛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召开声势浩大的“反霸斗争大会”,会上何兴盛宣布,将黎儒、肖文隋等押捕刑场执行枪决。但由于执行人员从未开过枪而不敢出手,何兴盛接过一名年轻队员手中的汤姆森冲枪,“嗒、嗒、塔”一阵点射,顷刻间一个个罪犯倒毙河滩。从此,何兴胜在汪洋声名大噪,地主恶霸一个个闻风丧胆。据说越溪乡地界,一股残匪抢老百姓的粮食牲畜时,一个工作队员情急之下,在老百姓队伍中喊了一声,“何区长来了,快跑!”吓得这股土匪抱头鼠窜。土改结束后,何兴盛回仁寿先后担任县供销社总支书记、主任,商业局总支书记,县工会主席等职。文革时期,何兴盛受到冲击,县武装部为保护这样一位老红军,让他以治病为名到成都医院避难。期间,家中被造反派查抄。朱总司令送给他的照片被抄走,何兴盛回家后气得发抖,找出珍藏多年的手枪朝天“啪、啪、啪”连开三枪。由于急火攻心,身体每况愈下,后被诊断患上食道癌,经医治无效,于1973年8月15日18时不幸去世,终年57岁。</p><p class="ql-block"> 爬雪山、过草地、驱日寇、捣蒋家王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千古流芳;进西南、到仁寿、剿土匪、搞经济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万众敬仰。老红军何兴盛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