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自己的记忆 刘 邓 大 军 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

天下和平

<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黄河天险,转入外线作战,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气势恢宏,彪炳史册,具有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渡河指挥部,设在了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寿张镇的沙河崖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山 东 省 文 物 保 护 单 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沙 河 崖 刘 邓 大 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渡 黄 河 指 挥 部 旧 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山东省人民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0一三年十月十日公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聊城市人民政府立</span></p> <p class="ql-block">渡河广场</p> <p class="ql-block">群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迟 浩 田</span></p>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下旬,在全面内战爆发一年、我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做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p> <p class="ql-block">当时,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12万余人,部署在位山至临濮集300余华里的黄河北岸,强渡黄河战役筹备已久,渡河指挥部就设在阳谷县沙河崖村。</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夜,刘邓大军一举突破号称能抵40万大军的黄河天险,进而激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序幕,开启了解放战争的新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从此,人民解放战争步步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这里重点展示的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时,突破国民党黄河防线的壮阔场景;沙河崖村,一个普通的鲁西小村庄,当年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设于此,注定了它的浓墨重彩;阳谷县,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于此,注定了它的辉煌传承。</p> <p class="ql-block">战 前 形 势</p><p class="ql-block"> 内 战 爆 发</p><p class="ql-block"> 奋 起 反 击</p> <p class="ql-block">  粉 碎 进 攻</p> <p class="ql-block">  英 明 决 策</p> <p class="ql-block">渡 河 准 备</p> <p class="ql-block">  战 前 动 员</p><p class="ql-block"> 战 前 练 兵</p><p class="ql-block"> 后 勤 保 障</p> <p class="ql-block">渡河指挥部选在沙河崖村,基于四点考虑:</p><p class="ql-block">第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出了名的堡垒村,拥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环境。</p><p class="ql-block">第二、地理位置适宜,距离黄河25华里,方便更好地指挥渡河。</p><p class="ql-block">第三、当时这个村庄四周筑有围墙,外面有壕沟,地势起伏,比较隐蔽,恰如一座小城。指挥部所在小院非常符合军事作战要求,既隐蔽安全,又疏散方便。</p><p class="ql-block">第四、1946年冬至1947年初,刘伯承首长在此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渡 河 战 役</p> <p class="ql-block"> 激 战 鲁 西 南</p> <p class="ql-block">  郓 城 之 战</p><p class="ql-block"> 六 营 寨 之 战</p> <p class="ql-block"> 羊 山 集 之 战</p> <p class="ql-block"> 跨 过 陇 海 路</p> <p class="ql-block"> 过 黄 泛 区</p> <p class="ql-block"> 涉 沙 河 、 战 汝 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胜 利 到 达 大 别 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刘邓大军经过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以锐不可挡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跨过一道又一道障碍,于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此时,由陈栗、刘邓、陈谢三路大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了新的中原解放区,开始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span></p> <p class="ql-block">拥 军 支 前</p> <p class="ql-block"> “ 一 切 为 了 胜 利 ”</p> <p class="ql-block">  拥 军 楷 模</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后,保存着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再现当年人民军队爱民、不扰民的场景,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右跨院门,渡河指挥部设在院里。</p> <p class="ql-block">右跨院,房东孔月仙居室(堂屋)。</p><p class="ql-block">当年刘邓首长在村里,不住小楼住民房、执意让房东住好堂屋的故事,成为沙河崖村一段佳话,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居室(左廂房)</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居室(右廂房)</p> <p class="ql-block">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警卫室</p> <p class="ql-block">警卫战士地舖</p> <p class="ql-block">指挥部伙房</p> <p class="ql-block">左右跨院间的内通道</p> <p class="ql-block">左跨院门</p> <p class="ql-block">当时,仍居住在左跨院的蒋广立一家,生活依旧,</p> <p class="ql-block">不受干扰。</p> <p class="ql-block">村 道</p> <p class="ql-block">街 画</p> <p class="ql-block">沙河崖村在解放战争时期做了了巨大的贡献,除了捐赠大量物资外,还积极参军。在这个四百余人的小村庄,参军人数近二十人。一九四七年一次参军八人,跟随刘邓大军南下。</p> <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野战军食堂”,村里唯一的饭店,午饭就在这里解决了。✌</p> <p class="ql-block">感谢关注、浏览;</p><p class="ql-block"> 🌹 🌹 🌹</p><p class="ql-block">祝您快乐、康健!</p><p class="ql-block"> 🙏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