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寺院作为宗教场所,有着许多规矩与禁忌,因而在入寺游览或礼佛时常常心存疑惑。</span></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每逢香期吉祥日、佛菩萨诞辰等殊胜纪念日,许多善信乃至于普通的游客都会到寺院里烧香拜佛,特别是看到殿堂香案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蔬果,供奉诸佛菩萨、护法善神的。为此,常常会有人问:“供品能不能带走?供过佛的东西能不能吃?”那么,佛前的供品到底能不能取回呢?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当然作为清净道场的佛教寺院,也自有它的清规戒律。家中佛堂的供佛之物一般来说,家中佛堂供佛的饮食,是表自己的心意,佛菩萨慈悲纳受,但并不是真的去享用。学佛之人应以惜福、不浪费为原则,本着恭敬之心及时撤下来,就可以自己食用或赠予他人。如果供花,在临近枯萎前也可直接撤换下来,对于此类消耗品基本上是这个原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寺院殿堂的供佛之物在</span></p><p class="ql-block">《优婆塞戒经》中说到,凡是在寺院的所有殿堂内,摆设香案,以香、花、果、饮食等物供佛,所有供品皆是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所以由僧宝中的执事僧支配,若无执事僧同意,所有供品均不得私自取下。佛、法、僧三宝本是一体,寺院里佛像前的供桌上所摆放的供品就是十方所有了,也是对僧众的供养。学佛之人要明白,我们供佛讲究的是发心。如果心存贪心吝啬,自己以贪吃之发心私自取用,这样的发心肯定是不对的,就是触犯了盗戒的支分罪。如果想要得到受佛菩萨加持过的饮食物品,则可以征得寺院师父首肯,由师父布施给善信,那么就可以收下。这并非客套,也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强化自身对三宝的恭敬之心。若想取用殿堂内的供品,我们可以这么做:先观想这是诸佛菩萨赐给我的,以感恩心受用;其次再向执事僧禀白,提出取用供品的请求;最后,我们要用一颗恭敬的心把供品取下。</p> <p class="ql-block">佛事仪轨上的供品当然也有很多人欢喜参加寺院的各种佛事活动,并且非常欢喜的想着得到活动中通过法师们加持过的各种供品等。为此,梦参老和尚曾专门做过如下开示:有些人,做佛事,放焰口,撒的馒头,撒的米,大家抢着吃。说:吃这个不牙疼。我说:你捡鬼吃的,你还不牙疼呢?你跟鬼抢吃的,那个不能吃。还有上供,供神(护法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经过准许后)你可以吃,供佛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为此,还有人说那不是浪费了吗?我说:你供了,怎么还浪费呢?供给人家是人家的,你还浪费什么呢!好比你供养我,我不要了,我就在那摆着。你说:师父,你这个浪费了,我拿回去。那你拿回去就拿回去吧!你等于不供。你供给鬼神,施了鬼神,或者供的那个祖先,或者供了什么的,那个不能再吃了。他已经吃了,他吃剩下的,你还吃做什么?那浪费啥呢!你吃完东西了,除非狗,狗吃大便怕浪费,没有这种想法的。这是因为你不知道这种道理,认为这把东西浪费了。</p> <p class="ql-block">供养过的东西不能用,供养人家的东西不能再取回来,再取回来犯盗戒,我讲盗戒时候讲过。心已经舍过的东西不能自己再用,好比这个东西我要供养其他师父,没给他,还在我这。你心已经给了,你要再拿来用,你就在他的份中犯盗戒。</p><p class="ql-block">盗戒很详细,最难持,随便犯了就犯盗戒。心里想给什么东西,一时高兴,“我这东西要给谁给谁”,就给了。完了,你要拿回来又用,第二天没给,后来又后悔不给了,这也犯盗戒,给人家东西不能再拿回来。正面没跟他说,他也不知道,但是你自己心里知道,特别犯盗戒。菩萨戒里头,五戒多分举离本处,菩萨戒心里头一作就犯了,在菩萨戒在五戒都是犯的、都不应该的,你心里已经舍了,不能反悔。</p> <p class="ql-block">最后,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要不要取用供品,但最为关键是要有清净的发心。我们到寺院,在佛前供上各式各样很好的、很美的、自己很喜欢的供品,这是籍由有形的供养来培养我们的舍心,为自己培福,是在对治我们的贪欲。正如印光大师开示所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只要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带也不要紧的,不是说来寺院就非要供些水果等。别忘了,“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对佛陀另一种无上的供养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禅宗妙法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我的观点。分享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