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坊镇地处武功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3.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6个行政村,7211户,2.93万人,党员873人。2021年,苏坊镇被确定为“咸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p><p class="ql-block"> 西汉使臣苏武出使匈奴十九载气节不变;前秦才女苏蕙织锦回文璇玑图超今迈古,两位苏姓名人皆出生于同一村寨,世代久居,留有“苏公故里”牌坊一座,故该村取名“苏坊”,因镇政府驻地在苏坊村,该镇取名“苏坊镇”,沿用至今。苏坊镇源自西周,历经秦汉,直至明、清,后逐步发展成为关中地区西府重镇,商贸甚为活跃,徽商、晋商和秦陇诸商在此留有足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在市住建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武功县苏坊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基本建成”的思路,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思维、产镇融合、生态宜居、分类推进、共同缔造”的原则,超前谋划、精准发力,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p> <p class="ql-block">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按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及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办公室主任,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专班设在镇城建办,并抽调5名同志,专职负责此项工作。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乡村示范镇建设工作要求,制定《苏坊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p> <p class="ql-block">二、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精准对接全县“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县城总体规划等,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团队编制《苏坊镇乡村振兴示范镇规划》,对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美化亮化、产业布局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还确定了苏坊镇五年项目库及年度建设清单,乡村振兴示范镇“七个一”工程于2022年11月全面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聚焦秀美,强化建设。为了加快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的建设进度,苏坊镇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示范镇建设。累计投资900余万元在镇区铺设透水砖22000平方米、立面改造11000平方米、弱电入地新建通信管道2600米、安装路灯158盏、划分车位193个。投资1400万元建成占地95亩苏坊奶山羊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养殖大棚8栋,奶山羊存栏2000余只。投资330万元完成代家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幸福院、礼堂、室外建设工程。投资97万元完成李家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修花坛140个、美化墙面1320平方米、铺设地砖386平方米,场地清理回填16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完成全镇村委会阵地改造项目,新建、扩建村委会阵地4600平方米。投资400万元完成瓦腰村蔬菜基地合作社项目,建成蔬菜基地600余亩,主要种植洋葱、白菜等蔬菜。投资500万元完成占地47亩代家森林兄弟养殖合作社,建设牛棚3座。投资67万元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为凹里村、周营村打机井、维修机井各1眼,为蔚村、凤安修D40渠1700米。投资53万元完成产业路建设项目,新修金塬村、凤安村产业路2条,全长3120m。以上九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97万元。</p> <p class="ql-block">四、园区引领,农业强镇。巩固提升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成果,致力打造以西红柿、甜瓜、火龙果等为主导产业的精品果蔬种植,园区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发挥园区龙头引领作用,与我镇蔚村蟠桃、金塬花椒、金龙乌鸡等高精端产品种养大户深入开展合作,推动镇域特色农产品销售。抢抓直播电商、内容电商风口,开通抖音官方账号“苏坊农业现代园”,园区线上、线下销售额逐年攀升。积极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谋划产业项目,我镇金塬村依托金沙河集团发展优质红薯种植,村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农民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p> <p class="ql-block">五、生态宜居,打造样板。以县人居环境“月观摩评比”活动为抓手,由镇主要领导、包片领导入村指导、镇人居办、环保站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开展日常巡查,及时通报各村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强势推进农村“三堆六乱”整治、日常保洁、垃圾处理等整治,累计发动干部群众1200余人次,出动机器设备200余台次,拆除危旧房屋34处、整治乱堆乱放230余处,刷红套白、抹芽树木15530棵,累计改厕2526户。在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中我镇名列前茅,人居环境示范样板村9个,重点达标村7个。</p> <p class="ql-block">六、夯实基层,强化治理。紧扣“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德润武功、共治共享”主题,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功能,分批创建铁陈村、金龙村2个省级,代家村、岗上村、佑所村3个市级标准化阵地。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邀请律师现场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反电诈宣传,积极与司法所、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11次,群众平安满意度达到100%。发挥村文化广场、活动中心、图书馆、村史馆等作用,开展“五十佳”评选活动,弘扬良好家风民风,镇域治理水平和效能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群众参与。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代表会、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完善设施建设。加快垃圾分拣站、镇区污水处理厂、公厕、公益性墓地、养老托管中心、中心文化广场等项目用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