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田园入凰川 见山见水见上坝

水是苏醒的冰

<p class="ql-block"> 江浙之间,山水形胜,宜居宜业。</p><p class="ql-block"> 天目山余脉绵延数百里,横亘于宜南山区与浙北交界的山脉便是余脉的一支。此地有五座相连的山峰,“五”“乌”方言同音,故称“乌峰岭”。乌峰岭海拔375米,山间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p> <p class="ql-block">  乌峰岭古道,现称“江浙古道”,将浙北长兴北川与宜南丁蜀上坝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度成为一条重要的跨省越岭陆路通道。</p> <p class="ql-block">  丁蜀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始终传承传统的柴烧技艺,数百年窑火生生不息,淬炼紫砂陶艺传奇,是宜兴迄今唯一一座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的龙窑,号称“活着的龙窑”,被誉为研讨中华陶瓷出产史的“活标本”。</p> <p class="ql-block">  山那边浙江长兴夹浦镇的北川盛产烧窑所需的竹木薪柴。北川是浙江最北的自然村,17平方公里的村落,耕地631亩,山林24000亩,辖区内山清水秀,茂林修竹,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  林木深处古道长,江浙古道见证了长兴丁蜀两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沉淀着丰厚的文化价值,是宜南历史遗存的重要人文坐标。</p> <p class="ql-block">  步行至茶山食野,被这座满眼皆绿意的上坝驿站深深吸引。咖啡、茶点、书籍、茶园、青山,新业态正引领着乡村的文艺复兴,此地一度成为宜兴的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一阙东坡的定风波,道出苏东坡一生劳碌艰辛,黄州、惠州、儋州何敌诗画田园般的阳羡。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东坡先生的阳羡情结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正演绎着历史传统和现代新业态的交融发展,两者不可或缺。历史传统是根基,是渊源,现代元素和新业态是先机,是动力,两者完美相遇、融合发展方能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乡村发展道路。</p><p class="ql-block"> 祈愿上坝和山那边的北川明天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