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暑假开始不久,社会上就传来不少令人不安的信息,为不受众所周知的运动影响,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冲击,让放假在家的学生们正确对待形势,有人提议组织一支护院队,任务是值班巡逻,防止别有用心者趁机破坏捣乱。<br> 为此,原人民解放军汤山炮团团长,现市卫生局局长杨中立建议,把这事交给正放暑假在家的孩子们来干,大家一想,这建议很高明;现在社会上到处乱哄哄,将这重任交给他们做,一是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二是可以排除外部不良行为的干忧,三是能让家长们安心工作。一听这个建议大家非常赞同,就此立刻成立了本院安全纠察队,还选十七岁的我担任队长。突如其来这决定让我很意外,所以态度有点迟疑,此时,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现市物资局长吴运祥鼓励我说,不要怕,有问题我们会帮你解决的,大家一听纷纷说,勿怪事格,小老虎,你大胆地干好咧,有困难我们全会帮你格……<br> 是物,哈伲家是为了保护自己,又不是……就这样,我只好接受了任务,不过也暗自思肘,如今内外环境比较复杂,弄不好会给自己惹来许多麻烦,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丈夫敢作敢为,《老残游记》中说”无私便无畏“,为了全院人的安全,我决定豁出去。经过一夜的思考,我去还在正常运作的当地街道办,为每一位队员办张盖上大红印的证件,让他们在院内巡查时佩带,并注明出院就无失效,还让家长们出钱去买了几张芦席,然后在院门旁边搭了个芦席棚子作为值班室。<br> 根据十几位队员的性别年龄大小搭配分成三组,各选一位组长排好值班表,还制定了规章制度,如出院不准佩带证件,每天由值班人员开关院子大门,遇到问题先向组长汇报,不能擅自处理等等,从此,队员们就很认真地开始在院内日夜巡查。<br> 几天下来,除了有几位小队员有天晚上误将一只暂停顾塘河码头上的农民偷粪船,当成坏人的偷袭船去砸了几块砖头,使偷粪船逃之夭夭外,其他一切正常。<br> 那天我带了队员方小番值夜班,男生方小番十五岁,是市三中教导主任的儿子,人长得很壮实不过有时有点鲁莽,此时他精神抖擞地跟了我, 手里还拿了一根捶衣棒。<br>夏季七月底的天亮前,气候也有三分凉意,所以也正是人们酣睡之际,我俩沿着围墙经过顾塘河畔码头,然后轻声慢步地在院子里转了大半圈,末见任何情况。可就在拐到离老吴家的窗户不远,准备迈上大路时,方小番突然手拉我的衣襟,嘴巴凑近对我说,队长,你看,吴局长家南边的那排气窗上,好像有啥东西在动?我听了心里一惊,立刻抬头顺着那方向看去,哎,气窗上是趴了一团黑黢黢的东西并在蠕动,见方小番拿了捶衣棒就想冲去,我立刻伸手将其按住并对他轻说,不要打草惊蛇,待我们走近后再行动。<br> 吴局长家住在院中最后一幢楼下最东首,所以屋子三面都有窗户。大热天晚饭后,一家老小摇着蒲扇在外乘完凉就回屋关灯睡觉,平时他们习惯开了窗户睡觉,到了后半夜,老吴的老婆就起来关窗户,为保持空气畅通,上面的气窗一般不关。整个夏天除了刮风下雨,天天如此。此时我俩身体蹲下两眼一眨不眨,但听见老吴屋里的鼾声一声比一声响,而爬在南边气窗上的那个黑影呢,也加快了翻越的速度,我们立刻沿墙壁朝此方向跑去。周围依然寂静黑漆,正在此时,忽然听见“啪哒“地一声响,老吴家的灯突然亮了,接着传出一声如雷呜般的怒吼:嘿!小子,看你还往那跑,老子在此恭候你多时了。<br> 在这夜深人静之时,突然一声如惊雷般的吼叫还真蛮吓人的,连我俩也骇了一跳,本能驱使我们立刻跑过去。又听见叭嗒一声大响,再看气窗上的黑影没了,而是传来如一件东西摔下来的声响,同时还伴有“阿哟哇啦“的哀叫声,原来有人从气窗上跌进屋里了,不过他脑子也敏捷,刚跌落地下,他就迅速爬了起来,然后双手扒牢窗沿打开一扇窗户跨上想夺窗而逃,恰好被赶到的我们堵个正着,两人奋力一推,将此人再推倒在屋内。当过侦察兵的老吴身手不凡,见他手疾腿快地扑了上去后用条被单将其浑头浑脑蒙住,并与翻窗跳进屋的我们一起将其用力摁倒在地,老吴老婆立刻递来一根裤腰带,大家七手八脚将此人牢牢缚住押出屋子。<br> 外面的天已蒙蒙亮,听到这边的动静不小,院里有人出来问发生啥事?有坏人来了?神情极其紧张。一看是这情况方松了一口气。我们掀掉被单将此人绑在一棵大树干上,然后细看其庐山真面目;衣衫褴褛头发稀少尖嘴猴腮,面如土色瑟瑟发抖浑身冒汗,嘴里像在哆嗦说话,但是没人听懂,样子是在求饶,嗯不敢了,你们放了嗯吧……样子蛮可怜。<br> 不像惯偷,经过观察的老吴立刻判断,于是他拿来一条扳凳坐在对面亲自审问,弄清他是苏北人家里穷的叮当,母亲长期患病无钱去看,如今奄奄一息,情急之下才走了这条路,没想到刚从院楼北边翻墙过来还未得手,就被我们捉住了。<br> 其实我早就看见你了,故意装睡末惊动你,看你想干啥!老吴一边说,一边教育他;人穷但要有骨气,以后绝不能干这种事,此人听了,头如捣葱般地连连认错;嗯再也不敢了……<br>老吴一听,给了他几元钱就将他放了,送派出所也是如此,哎,就放他一码吧,老吴叹了口气对我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老文化宫照片</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文化宫对面的老常州饭店</font></h5> 必须加强巡逻,尤其北围墙死角!我立刻开会布置下一步工作。常言道,树欲静,风不止,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又有新的情况出现了,时间也是在天快亮前。<br> 这天晚上的值班男队员,是杨局长家老二杨鲁安,夜里我正在家睡觉,他却急冲冲跑来敲门向我报告说,发现文化宫广场上有大批人横躺着,旁边还有许多可疑工具,我一听感到事态严重,该不是坏人耍的阴谋诡计吧,是不是想乘清晨人们熟睡前来偷袭我们?他们有多少人,埋伏了多久?何时行动?无数问题如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闪过,许多猜测在心里连翩出现,而且越想越急越急越感不安!<br> 气氛紧张几乎崩盘!但冷静下来一想好像不太可能,文化宫广场周围的居民住宅不少,真有情况,他们也不会无动于衷。<br> 不过再一细想,有情况就须弄清,现在大家全是惊弓之鸟,有点苗头宁可当真也不要认为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如真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明白责任不小的我,立刻派人挨户通报情况,同时为摸准敌情,我亲带几名队员立刻前去侦察。<br> 出了院子往南经过恺乐堂,再经一初中外操场不远,就到了文化宫广场。还别说,一行人刚走到后北岸口,就遇到几个神态慌张的人,上去一打听,这些人还就是附近的居民。<br>据他们反映的情况,与我掌握的如同一辙,这才让我感到情况的严峻。你们不要惊慌失措,听我指挥,现在一起去摸清情况再说。按照我的“最新最低指示“,这些人一声不响跟了我们来到了文化宫广场附近。<br> 我太熟悉此地环境了,广场对面就是常州饭店,饭店边上是正素巷,进去有一个菜场,巷子口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月宫饭店“。广场的绿化带中有几个花台,中间有条道路直通文化宫门口,门边的围墙上开了两个窗口专卖电影票,另外还有许多宣传橱窗,墙朝南就大广场。以前每当夏日的晚上,有人就在广场上用一根长竹杆吊了美孚灯,一位说唱小热昏的民间艺人站在由几张方凳拼起小桌上,他一边敲着小镗锣,当当当!当当当地吸引人,嘴巴里一边念念有词:各位同志各位老少,各位兄弟姐妹还有各位小朋友,今晚我借贵方宝地来开心地唱一唱,说一说,唱的好。请鼓鼓掌,说的不好转身走人。<br> 我一不为赚钱二不为出名,主要是凑凑热闹,逗大家开心开心。接着又是当当当!当当当,随着夜幕降临,围观者愈来愈多,虽是在国民经济很困难时期,但人的精神面貌还可以的。<br> 见这位满脸诙谐滑稽,精瘦如猴的小热昏又是唱来又是说,一会杨柳青小调;哥爱上白块块,大姑娘回眸值千金……杨啊杨柳青阿只,杨啊杨柳青阿只……一会是扬州评话,话说这武松刚来到景阳岗,林中就有只白额大虫正对他虎视眈眈……<br>还不时用二胡拉段小曲,或打匝板来几段山东快书;看这小寡妇如此清秀漂亮,让俺上去逗弄她……啊哟,大姐,你下手也太狠了吧,他用手捂着自己裤裆,表情非常痛苦,看看,把俺的蛋蛋给踢撒黄了!节目快慢相杂活跃了好一阵子,水平与专业人士相差无己,俏皮风趣的语言将观众听得个个捧腹笑声不迭,<br> 不觉快乐了两个多时辰,见火候已到,小热昏终于亮出真正的底牌——打开小箱开始推销他的梨膏糖;现在推出我家祖传梨膏糖,老头小伙子,大姑娘小寡妇……,模仿老气管炎发作神态,吭吭,吭吭,我要咳刹则咧物!来来来,快来几包梨膏糖!大家听了一边大笑,一边递上钱来买他的梨膏糖。<br> 白天,广场上常有一位衣着邋遢的中年胖子,他手指着挂在围墙上的张大算盘,唾沫横飞地讲解着他的 “快速珠算法”,语言同样风趣,尤其带点荤的小故事很迎合市民们的口味,所以围观者也不少。但现在他们全不知了去向。<br> 广场南面的主干马路,过去像患了盲肠炎,任何车子到此先要憋个S弯;原因是有一座大宅院占据在马路的中间,之前政府一直想拆但宅院主人蛮牛,条件不讲好就是不让拆,为此僵持好多年。突然有天夜里开来几辆推土机,这些大像伙来往没回合,就把这宅院推倒然后再压十几回,马路直了房子没了,院主人也不知去向,现在我们这干人潜行到离广场十多米外便隐蔽下来。我偷偷抬头朝前一看,见广场上果然躺了不少人,边上还有许多盖了灰布,看去黑压压的可疑物品。既要摸清敌情又不能惊动他们,于是我就像奇袭白虎团中的杨排长那样,率领队员们葡伏前进。正在时刻,一位“敌军”突然抬起头,伸臂伸个懒腰,接着霍地一声从地上坐了起抹抹睛看看四周,接着朝天上瞅瞅。突发的敌情让,我们惊得全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而那位“敌军”却毫无察觉,他还用手推推边上睡如死猪般的另位敌军大声说,嗳!起来,起来,哈伲加好动手了,听口音像是本地乡下人,说完,他干脆站起来大喊:喂喂,天不早了全出来吧!走了走了!然后掀开灰布整理起来。 睁眼细看那些黑糊糊东西,发现是一只只竹箩筐,里面装满了黄瓜冬瓜、西红柿等蔬菜。此时,躺在地下的“敌军”全一骨碌爬了起来,并且纷纷掀掉灰布并挑起担子,然后顺着马路朝东哼呀哼呀地挑走了。<div> 原来他们都是郊区的菜农,下半夜往城里菜场送菜见天色还早,就全躺在文化宫广场上休闲起来。妈的,又是虚惊一场,无奈之下,我只好收兵。就这样折腾了个把月,类此情况屡有发生,直到有天院里的学生们都接到一张紧急通知:全部回校,复课闹革命……原来上面不让我们在家当消遥派啦。【完】</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在老文庙煎建的文化宫</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担任护院队长的我</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