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着郭史光宏老师学习了《漫漫求水路》这个绘本故事。</p> <p class="ql-block">好书能让人产生共鸣,和同学一起正念阅读也是一种联结和情感、心灵上的互通。</p> <p class="ql-block">1985年,11岁男孩,萨尔瓦。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枪声打破,从此开始逃亡......"</p> <p class="ql-block">2008年,11岁女孩,尼娅。为了家人有水喝,每天都要徒步到遥远的池塘打水,旱季随家迁徙,也难喝上一口水。</p> <p class="ql-block">两个少年,在各自的艰辛和坎坷中坚守着同样的信念,这信念是亲情的守望,是求生的意志,或者是对未来的憧憬吧!</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苦难都没有预警,不知道再次醒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次醒来。</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岁少年,典典。捧着这本《漫漫求水路》,不时陷入沉思,原计划每天阅读两章,但两个“同龄”少年的故事让他捧起就再难放下......</p> <p class="ql-block">三个小时,合上书的那一刻,你看到了萨尔瓦和尼娅的相遇,看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和人性的善恶,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看到了亲情、乡土情和大爱,看到了怀揣希望的少年终究遇见了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共读中,我们翻开了苏丹这一段的历史。苏丹发生的战争,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内战,而这个内战,竟然整整打了半个世纪,将近200万苏丹人在自相残杀中丧命。</p> <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以南方黑人为主的部队拒绝调往北方的命令,发动了武装叛乱;苏丹军界的黑人,纷纷逃亡南方,加入了叛乱队伍,形成了一支足以和政府军抗衡的武装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家人给予了他们温柔、爱护和力量,让他们在面对战火、缺水的外在冲突以及内心孤寂、彷徨的内在冲突时,铸就了坚韧的品格,让我们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感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感恩我们读到了这样一本好书。</p> <p class="ql-block">郭史光宏</p><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华文科全国资源教师。曾经在在马来西亚各地推动举办了多场儿童阅读营,有着丰富的儿童阅读教学经验。</p> <p class="ql-block">琳达·休·帕克</p><p class="ql-block">韩裔美国人,儿童文学作家。1999年,帕克发表第一部小说《荡秋千的女孩》,2002年凭借《瓷碎片》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到目前为止,她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多部儿童小说及图画书。帕克曾经做过记者,也做过英语老师,这些经历成就了她敏感独特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和风格。现在,她全职写作,和家人居住在美国罗切斯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