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教研】每周一诗一班一品——三(3)班品读《观书有感》

依旧伊人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背诵,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p> <p class="ql-block">诗人简介:</p><p class="ql-block">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p> <p class="ql-block">《观书有感》赏析</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p> <p class="ql-block">解诗译</p><p class="ql-block">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古诗精彩绝伦,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漂亮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古诗配画作品,培养学生对古诗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p> <p class="ql-block">吟诵动人的诗篇,品味古诗的音韵之美。</p> <p class="ql-block">学生硬笔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提供:董磊</p><p class="ql-block">编辑:董磊</p><p class="ql-block">初审:肖海燕</p><p class="ql-block">复审:赵秀婷</p><p class="ql-block">终审:宋铜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