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种红色记忆

秦友刚

<p class="ql-block">穿越一种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说来惭愧,虽身居小城却从未去过西墙峪村,有几次从其村前路过却无缘进村,成了心头一个无比的遗憾。直到市散文学会邀请参加在该村设立的沂蒙山红色散文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才有幸走进了村庄,对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一路上微风习习,绿水青山环绕两边,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进村路宽阔而平坦,村口处有一水库,碧波万顷,水如镜面,青山绿树倒映其中便如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进得村来,首先看见的是西墙峪村展览馆和博物馆。下车急切的进入其中游览,顿时被那一幅幅真实古老的照片所震憾,那些照片记录着村里的红色战斗故事,还有人物的先进事迹,那一祯祯照片有的记录着残酷战斗的真实画面,有的记录着支援前线的生动场景,有的记录着指挥员的坚毅面容与眼神。</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心情澎湃万丈,仿佛让人回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炮火连天,战士们不畏牺牲,奋勇前进;群众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万人皆兵抗击日寇。博物馆里陈列着战斗时期留下的大量实物,有小推车,有小编筐,有手榴弹,有手枪,还有指挥员使用过的手杖,望远镜等等,正是这些简单的物资,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后勤,为前线的战斗提供了有力的物资帮助,为战斗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睹物思人,可以想想的出当时的人们冒着枪林弹雨,克服种种困难,向前线输送物资的伟大场景。</p><p class="ql-block">从展览馆出来向东便来到了文化广场, 这里视野开阔,三面环山,山上苍松翠柏生机盎然,山上鹰飞鸟鸣,自然村落点缀其间,一幅美丽舒适的自然景象。村中的民居大多用石头垒成,粉刷着洁白的墙壁,上面满是红色的标语和激情的革命画面,让你一下子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户户干净清洁,石头墙错落有致,村民们不时从田野劳作回来,脸上平静安闲,后面跟着的小黑狗欢快的跳跃着,家门口的小公鸡扑抓着食物,不时阵阵鸣叫,给这美丽的小山村增添了动听的歌曲。</p><p class="ql-block">村支书王成成是一名退伍女军人,她永不裉色的革命精神和不曲不挠的奋斗意志,带领着全村进行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修路架桥,老旧房屋改造,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对现有的民居进行提升,把村庄打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同时,她带领群众进行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适合村庄发展的经济之路,全力打造了以民宿民居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当你走在西墙峪村的街道上,宽敞的道路,优雅的环境,特色的民居,幸福的生活,无不让你留连往返。在这里,你能住在鸟语花香的房间里,一觉睡到自然醒;在这里,你能品尝到地道的特色炒鸡,回味无穷;在这里,你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丽风光,心旷神怡;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纯朴的民风和红色文化,受益菲浅。</p><p class="ql-block">西墙峪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全省五级书记共话振兴之道在西墙峪村举办,这是一股清流,这是一股力量,这是一个方向。“路不远,景又美,欢迎来沂水”的盛大邀请,西墙峪村成了代言人,西墙峪村用自己的热情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如约而至。今天的西墙峪村全力打造着美丽乡村建设,把一个曾经的“红色堡垒村”变成了一个美丽富绕的特色山村,村民们用智慧和胸怀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闲精致的生活,也正是许多游人走进西墙峪村追求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西墙峪村,一种流淌着红色革命精神的村庄,一个经历了硝烟战火的苦难村庄,一个乡村振兴的先进村庄,用不屈的生命和坚毅的灵魂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参观完西墙峪村,我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红色革命的穿越,正是这种穿越让西墙峪村完成了一个村庄的蜕变,也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洁净的洗礼。从西墙峪村出来,在明媚的阳光里,回首望着如景如画的西墙峪村,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西墙峪村明天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