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东北记忆</b></p><p class="ql-block"> 关于东北,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不同的时间视觉,感观感受就不会一样。东北的范围很宽广,如果你说辽吉黑三省在东北,没有问题。如果你认为东北就是辽吉黑三省,那地理考试是不及格的,因为内蒙古北部也属于东北 。倘若当外交官,如此恐怕还会引起主权纠纷,中国就吃大亏了,需要小心。</p><p class="ql-block"> 鄙人对东北的认识,比同龄人要早一些,因为族门中有一个叔父,在东北大庆工作,大人们说很远,一封信都要走一个多月,人也多少年才能回来一回,所以,从记事开始,对东北就有了概念。不过,东北到底有多远,多东多北,从小就一直是个谜。</p><p class="ql-block"> 四五年级,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个家庭成份是地主的小伙伴,和我耍的较好,两家住的也很近 ,他父亲是民办教师,一边被我们贫下中农开会批斗,一边给我们贫下中农的孩子教书,他家里有“小人书”之外的藏书,所以,除课本上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我意外的读到了和东北有关的小说《欧阳海之歌》,还有一本写兵团垦荒的书,书名记不住了。通过书本,我认了许多“生字”,也知道东北的土地是黑色的,产“辽东白玉米”和红高粱,山里出人参木耳,更有厉害的东北虎和大狗熊。东北的冬天很冷,江河湖面的冰上马车汽车开过去都压不碎,据说男人出门小便都要拿个小棍,不然尿尿立马结冰后,裤子都提不起来了。至于滑雪打猎套狍子,总想象不来是怎么回事,自以为在雪地的小坡路上,滑出三五步不摔跤,就是滑雪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样板戏,多次去看都看不懂,也不爱看。知道《智取威虎山》是根据《林海雪原》小说改编的,描写的是东北深山老林和土匪,还有谈恋爱的事情,就总想弄到原著看看。然而,当时印“毛选”的纸张都紧张,普通人家尚且只能够配备精简版、小开本的“红宝书”,一张报纸也必须是有级别、配公章的单位才可以凭分配指标名额和介绍信订阅一份两份,想一想能有本大块头的长篇小说,谈何容易。不知道经过多长时间多道手,姐姐才从同学朋友手中借到了,真是如获至宝。因为借书说好十天内归还,还要保密不被他人知道,再加上“生字”和成语太多,书里还有土匪的黑话,姐姐一方面怕我看不懂,另一方面也担心书中有“少儿不宜”情节,总是有意无意的限制,留给我看的时间那里够看完,只能囫囵吞枣。但是,书皮的画面和作者曲波的名字我却牢牢的记住了。</p><p class="ql-block"> 七七年恢复高考,我上了高中,在学校图书馆办了“借书证” ,才真正通读了《林海雪原》全书,当时在意的是书中的人物、故事和情节,特别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成语和精彩词句段落,对大东北和深山老林的自然环境却不太注意,印象就不咋样深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通过报纸广播、尤其是电影电视,增加了对东北的视觉认识,拉近了与东北的距离。但是,毕竟耳听为虚,越是高大上,越感觉有美化和装点的成分在里边。去东北走走看看,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的想法一直挥之不去,暗藏心间。</p><p class="ql-block"> 到了九十年代,参加工作之后的我终于有了出差东北的机会 ,沈阳长春和四平吉林等城市成了出差的地方,沿途还能路经路过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对大小兴安和长白山有了认知,对松花江黑龙江等几条主要河流和冲流出的平原有了真切感受,尤其对东北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实力地位更是感叹佩服。沈阳故宫的皇家色彩,长春一汽的装配流水线,门前有主席塑像的大广场,吉林松花江畔的雾凇,各地溜冰场上的帅男靓女,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能够透过飞机窗口和火车沿线站点领略东北之大、平原之平,与操一口东北普通话的东北人喝酒唠嗑,吃大炖菜大水饺,油然就有了身处东北的踏实自然和优越感,心理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淡淡欢愉和自豪。——要知道,那个时候,火车卧铺需要相当的级别或关系才能弄到,坐飞机更是必须凭县级以上单位的专用介绍信才有资格,一般人根本就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东北雪乡</b></p><p class="ql-block"> 秦岭北麓的关中,得天独厚,四季分明,冰雪雨霜也罢,风雷电霾也罢,除了海洋和极地的自然天象地象,基本都能见到,从这里去东北看雪,似乎大可不必,舍近取远不说,骄奢淫逸也多少有点。朋友的盛情鼓动,再加上旅游从业的职责使然,骄奢就骄奢,潇洒地走一回无妨!于是,到了东北,到了雪乡,对雪和雪乡有了全新的体验和认识。偶然成了必然,甚幸。</p> <p class="ql-block"> 雪乡的雪,有地上的,山上的,也有树上的。地上的雪,无垠无缝地覆盖大地,象披上了银装,随手可触可掬。山上的雪,让山峰醒目谷壑显平,顿减神秘莫测之感。树上的雪,包裹着树枝树叶,使大树伟岸挺拔迅速茁壮,让小树低头哈腰多情袅袅。</p><p class="ql-block"> 雪乡的雪花,有在天上的,在空中的,也有在阳光中的。天上的雪花翩翩飞翔,好似仙女下凡人间,光顾谁家谁家就会脱凡超俗。空中的雪花,好似待嫁的新娘落到哪家,哪家就是她的归宿金银满堂。阳光中的雪花,无论是一粒还是一堆 ,都能展现出全能的风采,逢红变红逢紫显紫,晶莹剔透富贵荣华,单体独舞时,胜任种种角色,集体群舞时 ,整体化一不分你我。</p><p class="ql-block"> 雪花和雨珠本属一族,DNA相同,分子式相同,仅结构式有所区别而已。他们是一体多形,还是血亲兄妹,没有人去区分。阴天本来才是他们表演献艺的最佳时段,然而偏偏却有爱耍俏皮显个性的,非要玩耍个太阳雨太阳雪不可。雪乡的太阳雪难得一见,一旦表演,竟和霓虹灯下、激光照射时一样风姿绰约,妖娆俊俏,动时有动感,静时显静恬,由不得人就想把雪花比作姐妹,把雨珠比作兄弟,不知大家以为如何可否?</p><p class="ql-block"> 由此扩散推想, 雪乡之所以称作雪乡,恐怕也和这里的太阳雪常常出没,多少有点关系吧。</p> <p class="ql-block"> 人常说,雪里埋不住人,那是因为雪终究会在阳光下会消融。到了雪乡,我蓦然有个新解,因为即使你摔上一跤,趴到雪面,你仍然觉得你是干净无尘的,没有被污染、被腐蚀,既区别于地面,区别于水面,也区别于冰面,所以我以为:纯洁无瑕的雪是无辜的,她也不愿意被用来埋汰人!——纵然她也有体积有重量,又有深度有厚度,但她冰冷的表面后有温度,方正的晶体外还有强度刚性,她压根就不想遮挡隐瞒什么,她的本质本性,应该是光明正大,应该是五彩斑斓,美好的理想和梦幻的遐想才应该和她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没有去雪乡前,你可以排斥,可以吐槽。到了雪乡后,你可以联想,可以幻想。身处雪乡中,你必须震撼,必须感动。坐在马拉爬犁中的前行,感受雪地摩托的狂颠,体验雪中越野的快感,享受滑雪的速度与激情,哪怕是承受刺骨的寒风刺骨,我都禁不住要发个朋友圈,告诉我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b>感受雪乡中的梦幻,在梦幻中感受雪乡,这是一种愉快。”</b></p><p class="ql-block"><b>“下雪时身处雪乡,雪乡中适逢下雪,这是一种幸运。”</b></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广告,没有谁动员,这是由衷的,自发的,发自心里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北到底有多东北?</b></p><p class="ql-block"> 东北是一个方位感念,也是一个地理感念。方位上的东北随处都有,处处存在,地理上的东北,就是中国的东北,的确很东北,她就是中国地图雄鸡中的鸡头,用经度和纬度表明其精确范围和位置本最正常。</p><p class="ql-block"> 然而,经度和纬度缺少温度的直觉,过分专业也不太容易体验记忆。所以,东北有多东,我想这么说:东北的东,体现在日出比北京早半个小时以上,比西安早两个小时左右,比乌鲁木齐早四个小时左右,越偏东还要越早。如果还不好理解,那你就联系一下经度和时差,转转地球仪。东北有多北?我想这么说:太阳总是照在地球的南北中间段,所以才会有南极和北极的寒冷,当太阳偏向南半球的时候,东北地区日照的时长也短。一般比西安短一个小时左右,比海南三亚短两个小时以上,这就是高纬度的体现,也是东北偏冷的原因之一,当然,东北的热冷与海拔高度,与海洋季风流动也有关系,要不来一趟东北,你就能体会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东北的雪乡,雪乡之东北,来一次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附记</b></p><p class="ql-block"> 一、本次东北雪乡行,由东北旅游线路供应商“东北摄氏度”组织,西安哈尔滨双飞往返五天,2023年11月25日出发,29日返回,行程安排紧凑合理,吃住行全程仿真,景区景点无客套仪式,无特别招呼招待,是一次货真价实的考察之旅,体验之旅。有意出行东北和雪乡的朋友,请把控合适时机,请通过可靠途径咨询前往。切记实名验证有关机构和人员,切忌贪小便宜反而上大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p><p class="ql-block"> 二、 本文所用图片视频,纯粹业余随团应景自拍互拍,个别资料图片来源网络下载,诚无侵权谋利之心,如有异议异见请提出,当自觉自行 删除更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初于陕西三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