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王洁宇

<p class="ql-block">  丰富的精神食粮抵不过物质食粮的欲望,从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出来,已是下午两点。在孟津区(才知道孟津已成为洛阳的一个区)铁谢村找到一个卖羊肉汤的地方,挂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招牌,想是为了匹配这满眼的历史沧桑。</p><p class="ql-block"> 狼吞虎咽地整了一大碗,终于“二难并”,想到“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便想“四美具”了。何谓“四美”,有人说是“五讲四美”,此其二也。其一必然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p><p class="ql-block"> 为了冲淡博物馆观后带来的压抑和渺小感,有人提议去黄河滩捡石头。因为吃饭的地方叫铁谢村,在孟津境内,黄河口遥遥在望。确实,二十分钟后,就到了黄河边。车在沿黄公路上行进,我们一边欣赏黄河的美景,一边寻找最好的捡石地点。每一阵风过,都好像是黄河母亲的问候和抚摸,虽是冬日,却有一种温馨的暖意。我们终于放下沉重的历史,回归自然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幸亏,这次出行,有个“百事通”,他以前来过几次。所以,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地方。洛阳因其处于黄河流域中段,上游山体岩石经过几百万年的不停冲刷、撞击和洗磨,终于在洛阳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沉积、滞留,形成了造型生动、图案美丽的天然奇石。我们在孟津白鹤段的湿地公园,开启了奇妙之旅。爱厨艺的王伟平,看到的都是面包、五花肉、果子酱、奶油之类;爱动物的牛中涛看到的都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甚至还知道哪些是玉石;唐豆儿估计什么都热爱,看到啥样的石头都是一脸惊奇。只有那个“百事通”看中了一块最大最重的,估计得有十公斤以上。他说,那可以稍作加工,我深以为然。毕竟“天然去雕饰,雕饰成天然”嘛!</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些石头,不管来自哪里,都与黄河结下了难解之缘。一块小小的石头,不管你爱与不爱,带不带走,它都有着共同的名字--------黄河石。它们也有着共同的经历:三江源明净的融雪,赋予她呼吸;壶口瀑布的惊涛,给予她砥砺。她时而化作一轮朝阳,从大海上喷薄而出;时而化作一钩明月,被云朵轻轻托起;时而作成无际的沙漠,让驼铃传递丝绸之路飘逸;时而化成一树梅花,在大雪纷飞中傲然挺立。其实,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想来,黄河石应该是母亲馈赠的礼物,谁遇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个,也是一种幸运吧!而且我们也知道,不论捡到啥,到家后都会产生一种“想要的搬不走,不想要的一大兜儿”,更多的是捡了又扔,扔了又捡,时而握在掌心,时而捂在胸口,寻觅多于喜欢,欣赏多于占有。我把最爱的这块石头,称作自然之眼,是因为想起了徐志摩的那句“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你会在什么时候,与哪一块结缘?让这些带着三江源的呼吸的精灵,为你唱一首奔腾不息的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