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这首新发现的“革命歌曲”具体属于民国哪个时期的?

心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善“革命歌曲”,见证那段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善乡新发现一首民国“革命歌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邓桃芳</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3日广昌县生态摄影研究会一行人,在对江西省广昌县千善乡不可移动文物和生态的保护情况进行生态考察时,于千善乡千善村港背饶氏清代民居墙壁上,发现一首民国时期的“革命歌曲”,有歌词,且有简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善港背饶氏民居“革命歌曲”-杨国文摄</p> <p class="ql-block">  看这张图上的歌曲有上下两部分,看曲谱数字笔迹,尤其是5与2的笔迹,特别是2的写法,极为一致,所以应该出自同一人之手,应为同一首歌,其中上半部分较清楚。</p> <p class="ql-block">  上部分歌词其歌词经过众多人员仔细的辨认及理解,最终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民革命军,亲爱精诚,奋斗和平,万众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众志成城,肃清了,反革命,解救了,全国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理精神,照耀我们,总理主义,囗囗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向前进进进!</span></p><p class="ql-block"> 上面歌词分行为原文书写分行,其中的“囗”为没能辨认出的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半部分被石灰遮盖较为严重,识别较为困难。</p> <p class="ql-block">  下半部分辨认较难,试着辨认,按原来分行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囗胜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保囗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国无强兵,外族欺凌,囗国何有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爱国男儿,慷慨从军,囗囗囗囗囗。</span></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曲虽识别不全,但从已识别出的约五分之四来看,其旋律铿锵有力,昂扬向上,催人上进,整首歌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及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  这歌词里面所提及的一些东西,经查如下。</p><p class="ql-block"> 总理:是指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逝于1925年3月12日,名文,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中国国民党和黄埔军校的缔造者,倡导三民主义,创立了《五权宪法》。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曾担任中国国民党总理——总理,为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称谓,相当于现在的国民党的主席职务;在中国国民党的历史上,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个并且是唯一一个担任此职位的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亲爱精诚:亲爱精诚是黄埔军校的校训,由首任校长蒋介石新自拟选,呈交孙中山核定后于开学典礼时宣布;其意为大家需要相亲相爱,和衷共济,才可以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于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校庆日定为每年的6月16日。</p><p class="ql-block">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由此看来这墙上的歌曲属民国时期的应该是无误的,但具体属于民国什么时间段创造的呢?</p><p class="ql-block"> 只能知道一定是书写在北伐战争开始之后,即1926年7月9日之后,限于手头资料有限,其余的难以实证。根据内容,我认为大概率创作并书写于北伐时期——如果上半部分是一首歌,则北伐歌曲的概率较大;如果下部分为另一首歌,根据其内容说“外族欺凌”,则抗日战争初期的概率比较大;上下部分为同一首歌的话,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的歌曲概率较大,毕竟欧美列强对中国的侵犯是妥妥的“外族欺凌”。其实这首歌曲无论是何时,但能历经多次运动而保存至今,已殊为不易,值得保护,做为那段峥嵘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您认为呢?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本文将适时进行更正与更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