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南昌、河南南阳、嵩山少林寺之旅

于洪波

10月,全国生态学会学术年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根据会议安排,期间要举办“腊子口生态论坛”分会场,迭部县政府邀请我(时任迭部县科技顾问)与县上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参会。10月17日从兰州中川机场出发,经停重庆江北机场,抵达南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庆江北国际机场</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右起:迭部县林业局杨正罡、县政府尕县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魏金平高级工程师、于洪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术年会会场</h3> <p class="ql-block">  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磊(右)合影。</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闲暇游览南昌八一公园</h3> 八一公园位于南昌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唐宪宗元和三年(802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清代为贡院,1932年辟为湖滨公园。1950年7月定为“八一公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南昌八一广场是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的中心广场。明清时期,该地域是顺化门外的护城河和沼泽地。光绪年间(1875~1908年),清政府在沼泽地开辟出训练新兵的大校场。1956年人民政府在城建工程中,正式命名“人民广场”,并加以扩充拓展。1977年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之际,广场上开始兴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同时,“人民广场”改名为“八一广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碑基座铭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碑基座浮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碑基座浮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旗旗杆与基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一广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江宾馆大礼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昌昌北国际机场</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南昌会议结束后,于20日从昌北机场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入住郑州市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font></h3> 21日从郑州乘长途大巴到南阳,与公司先期抵达的同事,一起参观、考察月季新品种培育、月季栽培、树月季嫁接等,并参观了以月季为主栽花卉树种的南阳体育场绿化美化现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南阳市体育场绿化现场</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95年月季被南阳市政府命名为市花,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分布在南阳石桥镇的月季驰名全国,以品种多,品质好,规模大著称,月季总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年出口量占全国月季种苗出口总量的60%,为中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丽的树月季栽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阳体育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font></h3> 22日乘长途大巴到登封,23日上午游览嵩山少林寺景区,下午乘长途大巴到洛阳,转乘火车返兰州。<div>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少林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少林寺为其组成部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碑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导题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嵩山少林”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石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林寺山门</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天王殿位于山门后中轴线上,是少林寺常驻院第二进建筑。清雍正十三年为寺院山门。初建于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时,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门,原门改称天王殿。1928年被石友三焚毁,仅存月台、殿基、柱础和门槛。现天王殿为于1982~1983年重建的。<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雄宝殿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在古代又称“三世佛殿”,是少林寺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原大殿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现在的建筑为1985年重建。殿内供奉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旁侧为文殊、普贤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经阁</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圆寂之后的墓地。为我国最大的一座古塔建筑群,保存下来的古塔大约有240多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塔林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书法雕刻、宗教传承、武术历史等的综合性实物资料。包含少林寺塔林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林寺山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汉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法王寺山门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法王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是汉明帝专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译经传教而敕建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之一(仅晚于洛阳白马寺3年),成为中国第一所菩提道场,兴盛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1995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法王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来佛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宝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宝殿旁“山高水长”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藏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鼓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法王寺习武的外国女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兴大法王寺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刻</h3>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为嵩阳书院。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山仰止”牌坊</h3> 中岳嵩阳寺伦统碑,刻立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是南北朝佛教盛行的见证之物。碑首刻有盘龙和佛像,碑阳上半部刻大佛龛,内作一佛二菩萨三弟子,下半部为铭文;碑阴镌刻12层94窟佛像,细看之下,隐约可见每尊佛像名称,碑两侧浮雕连枝荷花图案。为中原石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圣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圣殿</h3> “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将军柏树梢的枯枝“观音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统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宝堂</h3> 大唐碑”全称“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嵩岳寺塔为北魏时期佛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包含嵩岳寺塔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石刻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名山第一”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中阁与中岳庙</h3> 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前身是太室祠,最迟在汉武帝时已存在。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为中州祠宇之冠,中原地区道教活动中心。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中岳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1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项目组成部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配天作镇”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财神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峻极门前“福”字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峻极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崧高峻极”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峻极殿前香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峻极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石刻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寝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岳庙御书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嵩山少林寺景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洛阳火车站留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font></h3> 注:文中各景点介绍多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