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六尖穿越

泰山石

<p class="ql-block">新昌县八山半水分半田,其境内有九百米以上高峰十座,老驴“老牛不老”说:“作为新昌一名合格的驴友,十大高峰总要去爬一爬的”。2023年12月3日,青山绿水户外31位驴友相约去爬新昌六尖,就是新昌境内十大高峰之六,计划从望海岗向西,沿山脊线经虾脖尖,羊石坑岗,湖北庵,牛平岗,直到罗坑山,行程12公里左右,完成一次穿越。</p> 起点三径村,小将镇中溪线公路的尽头,小村坐落在半山腰上,依山而建,海拔489米,在古代曾是新昌通往天台的大道所在。 当地人习惯称该村为三泾门口。古时三坑村一带称为三泾村,寓意为宁绍台三水交冲之地,颇多文化古迹。该村乃扼守三泾之门户,故称三泾门口吧。 巧英多竹,竹相关产品在市场中极具竞争优势,但现在看到好多已改种香榧,成效有待时间验证。 <p class="ql-block">气喘吁吁爬升400米左右,到山顶防火道,欲休息片刻,被告知已到了第一尖望海岗,此处海拔822米,非最高点所在。</p> 先往东去打卡望海岗最高点,电视信号塔所在地。宁海地界已浇筑了崭新的沥青路面。 望海岗的云雾茶基地,茶叶品质一流,名声遐迩。 <p class="ql-block">望海岗为宁海与新昌交界之地,以前为归属界线颇多争议。最高峰有电信信号塔,海拔931米,据说天气晴好的日子,能看到东海象山港,山因此而得名。</p> 可以看到望海岗村整齐的楼房,该村属宁海县,是观日出与望海云雾的理想场所,为两县露营爱好者所喜。 折返往西,向第二尖虾脖尖出发。全程道路落叶满地,如踩地毯,特别惬意,因为今年是暖冬,尚有深秋的味道,枝上挂满许多不知名的野果。 路过一个茶场后,向上攀登。 这里有点武功山的味道,能整一波美照。 上虾脖尖的防火道比较陡峭,但柴草遮挡少,走山脊线一般的鞋子容易打滑,穿登山鞋为好。 <p class="ql-block">马蜂窝,当地人称“洞峰”,毒性很大,有三只洞蜂抵只虎之称,小时候躲着走。自从沦为盘中餐后,如今生存状态堪忧。</p> 虾脖尖,也称摘星峰,因山形如虾脖而得名。海拔954米,与宁海天台接壤,为新昌第三高峰,在宁海为第一高峰。 山顶原立有石碑,上书“宁绍台第一高峰”,现被毁坏为碎块,字迹已不可辨全貌。鄙视一小撮自诩为历史文化学者的人,打着为县争光,还历史真相的旗号,行土匪流氓毁坏之实。特别佩服鞍顶山一脚踏三府之地,能和谐共存,共同繁荣。 小时候游乐之一:灯芯树。能抽出洁白的灯芯。 树灵芝 以为到了第三个尖----羊石坑岗,结果查图应该是里锅堂尖,海拔911米的羊石坑岗已擦肩而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正处于深山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 中饭开整,因为是防火道,明火烧煮有引发山火的危险,大家带的都是熟食。 野果紫珠,采了很多,准备带回家插干花。 <p class="ql-block">接下去往第四尖湖北庵的路基本在杨桐树林中穿行,挡路的柴草荆棘较多,路不大好走。</p> <p class="ql-block">第四尖湖北庵,也叫拜金台,海拔909米。听说这里原来建有庵堂,现无痕迹考证,我怀疑拜金台也应该叫拜经台。</p> 酸酒膨,比望梅止渴管用。 新昌明珠塔 <p class="ql-block">第五尖牛平岗,海拔978米,为新昌县第二高峰,标志性建筑是三层高的瞭望塔。瞭望塔建于建国早期,那时候两岸关系紧张,常年有民兵巡守,主要用于监督台湾向大陆空投物资与传单,我小时候还见到过民兵紧急集合,封山搜寻。</p> 塔已荒废,年久失修,林区目前作了简单隔离,劝阻登塔。 在塔顶瞭望,四野莽莽苍苍,如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 <p class="ql-block">下牛平岗,往第六尖罗坑山出发,这一段路林场维护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第六尖----罗坑山,海拔937米,新昌县第四高峰,现在是省级森林公园所在地。入户大门上书“仙境”,里面有人工湖,停机坪,圣水佛茶园,吴氏宗祠等。</p> 南天门 人工湖,海拔高,冬天全湖冰冻,可以冰面玩耍。 从山坳下罗坑山,全程游步道,路经灵龟瀑布,小时候还见到大旱时节,附近村民到此求雨。 <p class="ql-block">六尖之中,罗坑山是省级森林公园,建筑多,名气大,天气好能清晰地看到华顶主峰上的雷达,观日出日落与雪景极佳,与望海岗同为露营爱好者所喜。其余诸尖并无特殊景色,岩石不多不奇。但是作为一条徒步路线十分合格,难度强度适中,路线标记清楚,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闻之欲醉,登高远眺,心旷神怡,如果在杜鹃花开与深秋的时候会更加漂亮。</p><p class="ql-block">也有人惋惜六尖之行,风景不够优美,其实徒步哪来的日日精彩与灿烂,平凡才是常态,爱上徒步迈开腿,绚烂不过片刻芳华,平凡终将温暖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