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首传唱了近八十年的老歌,如今依然在神洲大地回荡。</p><p class="ql-block">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个热闹了半个多世纪的地方,如今依然是红流滚滚,激情荡漾。</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韶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韶山,……其山绵亘百余里,湘潭、湘乡、宁乡诸山皆其麓地。”此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相传舜帝南巡,莅临此地,在此设坛演奏韶乐,其美妙的音乐随风悠扬,云霞为之起舞,凤凰为之来朝。正所谓“韶乐九重,引凤来仪”,韶山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是懵懂少年的我,和同学们一起,一杆红旗,一个背包,效仿先辈们的壮举,步行三天,来到韶山膽仰伟人故居。那时的韶山,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和如今的韶山不可同日而语。但虔诚的人们,还是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至使各机关单位与公共场所、乃至老百姓的屋檐下、公路两旁的临时帐篷里,到处都是人头攒动。</p><p class="ql-block"> 从那次起,穿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踏上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在引凤来仪的毛泽东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憾,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惊天地,泣鬼神。漫步在松竹掩映下的毛主席故居前,领略伟人的盖世才华与 辉煌业绩,我,也曾有过灵魂的设问:诞生在这里的毛主席,您是人还是神?</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当一颗硕大的明星在东方的夜空陨落时,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山河,为之落泪。在啼血般的挽歌声中,灵柩关闭了。然而,人心之门并未关闭,在经历一个被称为灵魂觉醒的年代后,毛泽东走出了“政治神化”。但不知为什么,他又走进了“民间神话”。八十年代未,一股“毛泽东热”突兀而起。从偏避的山村到繁华的闹市,出现了种种关于毛泽东是神的传说,甚至把毛泽东供入神龛,为人神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一尊新的形象。尤其是在毛主席铜像运抵韶山时,满山的杜鹃在凛冽的寒冬昂首怒放,滿山的红色融汇了满冲的喜庆,人们奔走相告:天降祥瑞。</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举行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专程从北京赶来,在雄壮的巜东方红》的乐曲声中,为毛泽东铜像揭幕。</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主席100周年诞辰,天才蒙蒙亮,广场上鞭炮齐鸣,铜像周围鲜花簇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毛泽东主席深深的敬仰和怀念。</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参加纪念活动的群众多达二十六万人。</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激情澎湃的红流,也有人曾发出能维持多久的疑问。如今,又是三十年过去了,当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韶山这片红色沃土时,这里依然是红流滚滚,激情澎湃。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晚,在毛主席诞辰纪念日的前夜,人们不约而同的涌向韶山,用心守候这特殊的日子。既便是天寒地冻,亦无法抯挡人们的热情。在这里,人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交流着对毛主席的怀念,唱着“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回忆着毛主席的故事。空气里流淌着思念,风雨里传递着温情。站在人潮汹涌的毛泽东广场抬头仰望,灯光照耀下的苍松翠柏,和远处的青山夜空融为一体,幽远而深沉。矗立在广场中央的毛泽东铜像,焕发着金色的光芒,他坚定的眼神里透着威严。</p><p class="ql-block"> 至今,老人家离开我们已近半个世纪,然而,他并未离开我们,他,走入了民族的灵魂深处,深植于人民的心底。这不是个人崇拜,而是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思刻反思与选择。</p><p class="ql-block"> 穷经索典的历史学家,在人类历史的天幕上,看到了一轮红日在东方喷涌而出,看到了一颗明亮的北斗在漫漫长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白昼,毛泽东是太阳,沐浴万物;夜晚,毛泽东是北斗,指明方向。为此,社会向毛泽东奉献了两首歌曲,一首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首是“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当“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中华大地时,一个宏钟般的声音在广阔的天空回荡:“人民万岁……”此刻的毛泽东才是真地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回到了人民中间,他和他的人民心贴着心。他,心里装着人民。人民,把他高高地举过头顶。毛泽东在今天的存在,早已转化为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理想的寄托。只要你心中有毛泽东,毛泽东就永远活在你心里。</p><p class="ql-block"> 感慨之余,我也常回味与一位儿时伙伴的对话。他与我同村同龄,儿时的他聪明过人,遗憾的是,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政策成了一句空话。家庭出身不好的他,倍受歧视,连上初中的机会都没有轮到。后来落实政策后才自考成才,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成了一名国企职员。终生郁郁不得志,一把二胡伴随他悠悠岁月。在一次闲谈中,我试探着问他:“你这辈子真的对毛主席没有怨气吗?”他扫了我一眼,从容地对我说道:“我为什么要怨他?如果没有他,在当今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哪里有中国说话的地方?还记上海法租界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吗?如今的人,吃香的,喝辣的,还不是端的共产党的碗。”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今年九月九日,我和他一起到韶山,瞻仰了毛泽东铜像和故居。在离开韶山时,他意犹未尽地对我说,下次他还要来,带上他的胡琴,在毛主席的故居前向游人演奏一曲巜北京有个金太阳》,表达他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激情荡漾,每一次的依依惜别,每一次的泪水溋溋,是对这一方山水的深深留念,是对一个美好时代的深深眷念,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深深期待。</p><p class="ql-block"> 我,向毛主席铜像深深地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铜像广场题联</p><p class="ql-block">雄观天地,德印千秋,青史尊堂皆妙像;</p><p class="ql-block">独立苍茫,恩垂万世,神州何处不甘霖。</p> <p class="ql-block">七律 毛主席故居感怀</p><p class="ql-block">山光如黛柳如烟,花放清溪不计年。</p><p class="ql-block">金谷桑麻非世外,横塘土屋别洞天。</p><p class="ql-block">常思古井论心日,犹觉先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圣地重游何许意?红歌朗朗证因缘。</p> <p class="ql-block">浪淘沙 韶峰</p><p class="ql-block">韶乐九成时,</p><p class="ql-block">祥瑞如斯,</p><p class="ql-block">桑田沧海舜王祠。</p><p class="ql-block">亘古琴台何处是?</p><p class="ql-block">风卷云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我欲何之?</p><p class="ql-block">一纸幽思,</p><p class="ql-block">高风亮节铁松枝。</p><p class="ql-block">圣德巍巍天地永,</p><p class="ql-block">新凤来司。</p> <p class="ql-block">七律 情随滴水洞</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六日,毛主席离开滴水洞时,他万分不舍,坐在坪里的石登上,操着一口乡音说道:“你们先走吧,我还要坐一下哒”。他老人家就此一别,再也没回到他魂牵梦绕的韶山……</p><p class="ql-block">碧嶂岚烟恋此身,楚辞一曲慢登程。</p><p class="ql-block">几声别雁和肠断,满腹新愁入梦行。</p><p class="ql-block">欲记重来终草草,多惭浪走亦沉沉。</p><p class="ql-block">红都万里关山路,尽是扬花恨煞人。</p> <p class="ql-block">五律 登虎歇坪</p><p class="ql-block">分袂龙潭镇,又来虎歇坪。</p><p class="ql-block">朝霞浮远际,晚景照高亭。</p><p class="ql-block">八面英雄气,千秋儿女情。</p><p class="ql-block">江山真有意,万岁冠民生。</p> <p class="ql-block">七绝 龙泉</p><p class="ql-block">玉澈雕栏一脉泉,空山衔月水中天。</p><p class="ql-block">皎皎不使纤尘染,流向人间万亩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