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中心与乔治城传奇: 重访DC】

Hux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上月中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DC) 参加学会的年会。再次与我当年读博的校友,而且也是我们多年的好友夫妇欢乐相聚,开怀叙旧。承蒙盛情款待,令我们格外欣喜。</p><p class="ql-block"> 同时,还有幸应邀与朋友们一起,在DC 市内的 “肯尼迪纪念暨表演艺术中心” (The John F. Kennedy Memorial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共同欣赏了年轻的钢琴家王羽佳女士和美国国家交响乐团联袂演奏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No. 2》。该曲目是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Béla Bartók (贝拉· 巴托克) 的作品,其弹奏难度异常之高,在界内颇有名气,非纯粹的高手不敢染指。</p><p class="ql-block"> 王羽佳女士是近年来世界琴坛的后起之秀。天赋极高,又出自名校名师门下,技艺十分了得!这首被音乐评论家称之为 “finger-breaking“ (“令人指断”) 的钢琴协奏曲,在她翻飞的双手之下,竟如小菜一碟,令人眼界大开。</p><p class="ql-block"> 有机会我们会再去音乐厅现场欣赏她炫技演奏《野蜂飞舞》!看那十指动作疾如旋风,连高速镜头也抓将不住,远远看去好似键盘上腾起了一片朦胧音符的薄雾,厉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 波托玛克河畔的肯尼迪纪念暨表演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图2. 夜幕降临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图3. 好友相聚</p> <p class="ql-block">图4. 音乐会开始前听众们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图5. 小提琴师们在调弦试音</p> <p class="ql-block">图6. 中提琴师们则在闲聊</p> <p class="ql-block">图7. 音乐家们在等待指挥出场</p> <p class="ql-block">图8. 协奏曲开始</p> <p class="ql-block">图9. 王羽佳弹奏完毕接受观众喝彩</p> <p class="ql-block">图10. 王氏标准谢幕姿势</p> <p class="ql-block">图11. 钢琴家和首席小提琴手相互致谢,祝贺演出成功。</p> <p class="ql-block">图12. 与年轻的乐团指挥 (未婚夫) 一起谢幕</p> <p class="ql-block">图13.在听众热烈的掌声鼓励催促下,钢琴家和乐团指挥启动四手联弹</p> <p class="ql-block">图14. 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向观众致谢</p> <p class="ql-block">图15. 钢琴家再次谢幕</p> <p class="ql-block">图16. 国家交响乐团全体音乐家向观众致谢</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首次在这个具有世界水平的表演艺术中心聆听观看音乐会演出。所以,在开演以前和结束之后,我们还抽时间遊览了一下此中心。</p><p class="ql-block"> 肯尼迪纪念暨表演艺术中心建成开放于一九七一年。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不幸遇刺的总统约翰· 肯尼迪对美国和国际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美国19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是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完成的),同时也是为了给首都市民们提供一个欣赏音乐和其他表演艺术的完美场所。表演中心位于DC 市区西侧,矗立于波托马克河东岸,静静地面对一江碧水南流。</p><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的北侧是曾经轰动一时的 “水门大厦” 。对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理查德· 尼克松还有些记忆的朋友们来说,当年这幢楼里发生过的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水门事件”,即 </span>“白宫水管工”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和党谍报人员</span>) 试图窃取民主党全国大会有关竞选文件资料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丑闻,</span>至今仍不失为一件政坛轶事。这出大戏的高潮,则是尼克松为了避免被弹劾,于1974年被迫辞去了美国总统职务。一时间天下震动。</p><p class="ql-block"> 不过,对于许多国人而言,第一次听到理查德· 尼克松这个名字,或许不是因为“水门事件”, 而是他在1972年2月的首次访华之旅。尼克松此行打破了中美之间二十二年的外交冰封僵局,促使两国很快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7. 艺术中心右侧的水门大楼。上世纪七十年代的 “水门事件” 让全世界人民看了一出大戏。</p> <p class="ql-block">图18. 尼克松辞职。离开白宫时他强打精神。</p> <p class="ql-block">图19. 1972年2月,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受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等人的欢迎。从左至右:尼克松夫人,尼克松,周恩来,冀朝铸 (翻译),叶剑英,王海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翻译)</span>,李先念。</p> <p class="ql-block">  时逢金秋,登高台眺望四野。但见秋水长天,山抹微云,绿波澹澹,落霞孤舟。令人尽吐胸中块垒,顿感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抬眼遥望西北方。那滔滔江水上游处,就是大名鼎鼎的 Georgetown (乔治城)。适逢金乌西坠,余晖尚存;又遇华灯初上,两相辉映。只照得城中的高塔楼厦千红万紫,水中的亭台楼阁波光摇曳,热闹非常。</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乔治城</span>是DC 市内的一块风水宝地,各路高人云集。著名的乔治城大学和许多政治、外交、金融、研究、和贸易机构都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中之 “城” 里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末傍晚,正是乔治城中的精英们风云聚会之际。大小餐馆里高朋满座,杯觥交错,衣香鬓影,处处笙歌…… 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海量信息也在厅里屋外、人前人后、</span>桌上桌下漫天飞舞。据说那里是世界各国的消息灵通人士打探和交换米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种种小道消息的一片乐土,尽管有时真假难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0. 秋水长天,落霞孤舟。不远处即是乔治城。</p> <p class="ql-block">图21. 波托马克河夕照 (西奥多· 罗斯福岛)</p> <p class="ql-block">图22. 我们夫妇在艺术中心露台上遥观日落</p> <p class="ql-block">图23. 艺术中心大厅内悬挂的水晶吊灯是当年瑞典王国赠送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图24. 大厅内的约翰·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肯尼迪总统头像</span></p> <p class="ql-block">图25. 总统沉思</p> <p class="ql-block">图26. 中心内设的肯尼迪总统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图27. 纪念馆中展出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  音乐会结束后,朋友和我们一起驱车去了乔治城。我们在城内威斯康星西北大道上的 “Martin’s Tavern (马丁酒馆)” 附近的停车场泊了车。这家餐馆虽然食物一般般,但因为常有DC 的各界名流来此小酌,故在行業中享有一定的名气。餐馆老板乐得拉大旗作虎皮,将有名望的人士就过餐的席位大肆渲染一番,引得不少遊客也慕名前来打卡进食。</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就餐者中名声最盛者,可能得算当年的参议员,其后的美国总统约翰· 肯尼迪了。他曾在这家餐馆向他当时的未婚妻杰奎琳成功求婚。如今这个临街的三号求婚桌位成了一个纪念地,旁边高挂着二人当年进餐和求婚的照片。诸君若有兴趣,不妨提早定位,也享受一下总统和夫人的专座以及重温历史带给你的一丝愉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8. 座落在乔治城内威斯康星西北大道上的 “Martin’s Tavern” (马丁酒馆)。常有 DC 的各界名流来此小酌。</p> <p class="ql-block">图29. The Proposal Booth - “求婚者之位”。当年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肯尼迪就是在这家酒馆临窗的第三排座上向杰奎琳求婚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图30. 初秋之夜,仍有食客愿意在马丁酒馆外进餐。</p> <p class="ql-block">图31. DC城中的 “中國城” 牌楼。可谓是在美国最华丽的一座中式牌楼。</p> <p class="ql-block">  今年适逢我第四十次参加 SfN 的年会。许多以前熟识的面孔都已消失。医学科学发展到今日,神经科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虽说这只是 “美国神经科学学会” 的年会,但今年参会者来自世界各地共八十多个国家,五百三十六家展出公司,还引来近三百名新闻记者作报道,总共<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万余人。洋洋洒洒,轰轰烈烈。直把一个本学会的年会,开成了一个神经科学博览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图32. 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骑行者</p> <p class="ql-block">图33. 华盛顿会议中心一角</p> <p class="ql-block">图34. 博士生和助手们在会上展示她/他们的科研成果 (poster 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35. 与本实验室参加会议的成员们一起聚餐</p> <p class="ql-block">图36. 离会场不远的 Chinatown。“新冠” 大瘟疫持续了三年之久,有些未能撑过的店家就从此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与会,我还带来实验室里两位新人。姑娘小伙都是第一次来访国都,很是兴奋。她/他们也抽空去参观了DC 城中各处有名的风景和建筑,其中不乏其父母所建议的景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参会之余,让学生们放松一下,算是为了明年的辛苦学习和工作做个准备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2/2023 后记于芝加哥北郊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