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奇葩 北岳悬空寺

高山明珠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高山明珠</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455752</p><p class="ql-block">课文名称:《夜宿山寺》小学二年级上册。</p> <p class="ql-block">  《夜宿山寺》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古诗:<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span>李白的这首五言绝句写的是他夜宿江心寺时看到的寺中楼宇景观,想象力十分丰富,夸张手法用到了极致。而在山西大同浑源县确有这么一个叫“悬空寺”的地方,实实在在地能印证这首诗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25日随友人登临北岳恒山,下山以后顺便参观了一下向往已久的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建成于公元491年,是国内仅存的释、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根据资料介绍,悬空寺是北魏时所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该寺建在如斧劈刀削一般离地面90多米的悬崖上,整个建筑都悬在半空中,很像“危楼”,但悬空寺却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1500年来始终屹立不倒。素有<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span>的俚语。真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来到悬空寺脚下,自下而上观瞻,只见这里山势陡峭,如同斧劈刀削一般,而就在这悬崖峭壁之上,<span>建造</span>着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这些殿阁下面只有十数根木柱子支撑着,看起来十分危险。而上面赭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好像随时都会塌下来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蔚为奇观。</p> <p class="ql-block">  在悬空寺的山脚下,有一块刻有“壮观”二字的巨石十分引人注目,这是诗仙李白当年来悬空寺游览时留下的手迹,奇怪的是壮观的壮字右上角多写了一个点,为什么要多写一点呢?原来李白观赏了悬空寺以后觉得此地比壮观还要壮观,故用多写一点来表达。真乃奇思妙想。</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从南到北依次是寺院、南楼、长<span>廊</span>栈桥和北楼,顺着山体的结构由南到北依次升高。我们随人流亦从南向北依次参观。</p> <p class="ql-block">  先参观悬空寺的南楼,战战兢兢,拾级而上,见南楼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最下层的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中层的三官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塑像。最上层的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雷音殿。</p> <p class="ql-block">  出南楼上悬空寺的长线桥,如履薄冰。长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悬空寺北楼。北楼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因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意为体现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走在悬空寺木制的地板、阶梯上,听着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游人如织,总怕悬空寺不堪重负,随时会坍塌下来。</p> <p class="ql-block">  侧身探头向外望,但见凌空的栈道只有数条立木和横木支撑着。听导游说:这些横木梁又叫作“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span>。</span>还有防腐作用。这不正是修筑栈道的古方吗?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这“铁扁担”上。</p> <p class="ql-block">  这样看来,悬空寺的建筑施工首先是选址巧,利用翠屏山山体上下向外突出,中间凹陷的特点,在山崖的中部内凹处(匚)开凿岩龛,扩大建筑进深空间,并直接以基岩为建筑底座,减少了悬空的面积;崖顶<span>像</span>一把伞,挡住雨水,挡住滚石,崖壁和崖顶的弧又使阳光直射平均每日只有2小时。风蚀、雨侵、日晒都对其构不成损害。第二、在崖壁的岩石上开凿出方形的石洞,插入木质横梁为基,而让横梁坚挺的奥妙是在横梁插入端的顶部钉入一个三角形的木楔,形成如同现在建筑施工中所用的膨胀螺丝的效果,横梁愈向石洞内插入,木楔愈向横梁顶端深入,顶端愈膨胀,横梁与崖壁结合愈紧密,故难以松动,足以保障建筑的悬空部分具有牢固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  其实,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除了借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立木,每<span>根</span>柱的落脚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span>戗</span>脊等。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span>。</span>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堪称“世界一绝”。用“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等词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土木工程学上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  从北魏至今,这座承受了千百年风霜雪雨的千年古刹,引得无数人前来 参观,古代诗人曾形象地赞叹悬空寺:<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而英国的一位建筑学泰斗则道:</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也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真是令人惊叹,我国的历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责无旁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