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哲学不好讲,甚至下定义都难。所以,与其老是追问“什么叫哲学”,还不如去了解“什么叫哲学家”,以及他们干了些什么事——也难怪人们另眼视之,避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追根溯源,哲学家其实就是巫师变身、转世而来的。这绝非戏言。不信?请看:</p>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听说过“巫医不分”吗?就是说原始社会的医生跟巫师是合二为一的,称为“巫医”。巫医在治病疗伤的时候,不仅有吃药、包扎、按摩、动手术等“规定动作”、“标准动作”,还有诸多繁杂的“附加动作”,如念念有词、哼哼唧唧、指指点点、手舞足蹈,反正花样百出——有时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也要加入进来,甚至包括指甲、毛发或排泄物……</p><p class="ql-block">须知那时候也没啥专业人士,缺乏社会分工,几乎啥事人们都要自己来,而巫师倒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存在。他们是唯一的“全能型选手”、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和真正的“焦点人物”——远不止治病,他们几乎什么场合都要上,从打猎到打仗,从接生到种地,从求雨到预测吉凶、看星象……对了,现在那些算命的、看手相的、玩水晶球的不就是其“文化传承人”吗?据说某些民族在某些阶段还会全民皆巫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祖宗们很蠢?在犯傻吗?也是也不是。</p><p class="ql-block">简单说吧,早期人类所知有限,应对自然挑战的能力也很有限。原始社会的人均寿命甚至低于万恶的旧社会,一个人若能活到四十岁以上就算高寿了。他们连生火、保存火种都是麻烦事,对蚊子苍蝇几乎毫无办法;不但要费尽心思给自己找吃的,还要提防自己被吃掉…总之这些老祖宗们做很多事都困难重重,成功率很低,难免经常处于诚心有余而信心不足的状态,难免有点“神经兮兮”。所以他们做事老想借助其它力量,而巫师正是沟通连接这些神秘力量的中介、联络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看来,他们的哼哼唧唧、手舞足蹈也算不上是愚蠢或犯傻,似乎跟后来的“上帝保佑”、“一路平安”或“恭喜发财”之类是一路的——犯傻?今天我们还要唱“狼爱上羊…爱得疯狂”又咋算?</p><p class="ql-block">你不妨把巫师看作是最早的福音传播者,反正都是给人以信心(包括给自己),希望和鼓励大家日子过得好或更好…巫师应该还是诸多职业的祖师爷:吟游诗人、故事大王、演说家、成功学家、心理咨询师、灵魂歌者和自由派舞蹈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上述解读、说法对巫师和巫师时代的人还是有点轻佻,不够深刻。</p><p class="ql-block">假如让你坐时光机穿越回去跟这些老祖宗来一场“饥饿游戏”、“丛林野外生存”大PK,你未必会赢——除非你是野战特种兵。你的下场多半很惨,可能被吓傻了,然后发疯,最后成为他们的手下败将,甚至是猎物;而他们还很可能嫌你的味道不好,有过多的农残而非“纯天然”…反正多半是这些老祖宗教你如何“做人”,而不是相反。他们其实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完全可以把巫师看作人类最早的精神领袖、精英或公知,第一批幻想家、思想家、探索者。是的,早期人类的“思想”跟“幻想”是不分彼此的。巫师其实就是古代的所谓“智者”之前的智者。</p><p class="ql-block">是巫师最先假设人以外还有什么重要的存在,作用于眼前的世界,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后来的信仰、上帝或科学、真理不都有点这个意思吗?巫师的思维智慧已经大致描绘出人类“假设”、“想象力”的基本轮廓,甚至包括“知识”、“追问”、“探索发现”这样的关键词。</p><p class="ql-block">其实他们的很多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如疾病与所谓“劫数”的关系,“死亡”又是咋回事,到底有没有“命运”或“灵魂”,人是怎么来的,未来又会如何等等…很多问题连我们现代人也“不好说”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不过由于思维认识水平有限,巫师们的“探索”、“追问”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解释不了“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连“电闪雷鸣”、“旷野的鬼火”也可能让他们忧心忡忡,更不用说地震、洪水之类了…这些今天我们几乎不当回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地震洪水,我们也就感慨一番,然后捐款,甚至只是聊聊而已。但对他们而言问题就要严重和严肃得多,甚至涉及“理论自信”、“道路自信”。</p><p class="ql-block">反正,巫师存在的价值意义相比于地下挖出的坛坛罐罐毫不逊色,甚至包括“四大发明”——巫师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说应该“以人为本”吗?说到底,文明和智慧不就是从简单、初级走向复杂、高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后来,反正…简言之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嘛。随着治病经验、知识的逐步丰富和完善,人们逐渐发现实际上不用那些“附加动作”也可以实现目标,甚至效果更好,而巫师或巫医那一套反而可能误事…于是逐渐有了“信巫不信医”或“信医不信巫”的说法,不能两可。于是巫与医分家了。医生只须做好“规定动作”、“标准动作”,专研医术即可。而这不就叫社会分工或者说专业化吗?请注意,专业化远不止医生这一个行当。</p><p class="ql-block">假如巫师的预言或法术失灵,若是打猎还好些,遇到打仗就成大问题了——那会打败仗,要死很多人的,而有经验的战士胜率还高一些……类似地,有经验的农夫也把巫师给比下去了——各行各业,接二连三。长此以往,巫师们还能厚着脸皮继续呼风唤雨,扮演“全能型选手”、“关键先生”吗?</p><p class="ql-block">——人们对所谓“知识精英”的怀疑其实从巫师时代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越来越觉得巫师的“做法”有问题,关键是他们的“道理”、“说法”讲不通…后来,不是有个叫西门豹的人还把一批巫师神棍公开“玩死”了吗(西门豹治邺)?那不是一些“有信仰的人”?类似的惨剧绝不只一次、两次…其实更早还有一次对巫师的“大清洗”、“大整顿”,即所谓的“绝地天通”——估计也少不了血雨腥风……</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巫师们面临信任危机,且最终不可避免地变成了生存危机、饭碗问题。他们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进行转型或升级——如果他们不想饿肚子,被笑话,被时代淘汰成为“多余的人”、“垮掉的一代”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那么,到底巫师是如何成功转型,最后成为哲学家的?这当然说来话长,但也可以长话短说呀,甚至可说是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危机就有生机”——关键就在于这打破巫师铁饭碗的专业化本身。须知专业化可不只是打破旧饭碗,同时也要推出新饭碗嘛。关键就看你能否抓住机会,直面未来,迎接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底啥叫专业化或者说社会分工? 会打仗、能治病、会种庄稼、擅长打猎就叫专业化吗?不,没那么简单。</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只有技术、做法,而没有自己的道理、说法,不说个“子曰”、“子丑寅卯”,如何传承?谈何发展?甚至连内部交流都难。其实这世上并没有纯粹的技术、技巧,连打台球也强调“心态”、“想法”,也有一套“道理”、“说法”,更何况其它?</p><p class="ql-block">所谓专业化的意思无非就是:各行各业的一批人(尤其是顶尖人物),不仅有自己的技术、“做法”,还有一套自己的“道理”、“想法”或“说法”,至少能够自圆其说,最好还要有相当的弹性或者说理论扩展空间……所谓“盗亦有道”,还有“道”与“术”或“道”与“器”的说法嘛…“道”不就是“道理”,即某种高级的“说法”吗?而“想法”说出来不也就是“说法”吗?它们就是一回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现在精彩和关键点来了:既然各行各业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想法”,他有他的“说法”,自然难免产生矛盾冲突,而冲突的结果也不难想象:轻则拌嘴不睦,影响和谐,或造成心理问题、情绪失常;重则出现肢体摩擦、暴力事件甚至社会动荡…说到底不就是思想冲突、思想问题?思想问题当然是大问题、基础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嘛……</p><p class="ql-block">而这些“失落”、“垮掉的一代”——巫师们正是从中看到了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后来终于想清楚了:不是嫌咱的“中介”工作做得不好吗?不是说咱的“道理”、“说法”没道理吗?不是嫌咱是多余的人吗?——干脆,“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咱就专门研究“道理”、“说法”,就做各行各业各种“道理”的中介、协调联络人吧,免得你们成天吵架甚至打架。反正都是中介工作,巫师们早就轻车熟路……</p><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多代的摸索、试错和头大,当年的巫师揺身一变就成了哲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哲学家就是专门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道理”的,尤其是“大道理”,因为“小道理”人家各行各业都自有一套嘛。只有更“大”的“道理”才能“罩得住”,才能把各种“小道理”都“串起来”;只有找到各种“道理”的“交集”或者说“公约数”,才能被大家认可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巫师们才有得吃喝,才能够生存嘛……</p><p class="ql-block">于是哲学家或者说当年的巫师深入各种“道理”、“说法”内部,考察各行各业,融合感性理性,沟通主观客观,跨越此岸、彼岸,连接过去、未来,“精骛八极,神游万仞”…所以,哲学家都俨然一副“通了”的模样……</p><p class="ql-block">简单说,哲学家专门研究各种道理后面的“道理”,想法后面的“想法”——哲学反思和研究人的思维想法本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正,总有人觉得自己知道得比别人多一些,总有人喜欢扮演贤者、智者、“焦点人物”或“关键先生”的角色。只不过巫师还要唱歌跳舞和流汗,而哲学家就靠一张利嘴、一支秃笔…这应该算是一种成功的“转型升级”吧,或一种…一种“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哲学家研究人的“思维想法”,就如同巫师琢磨人的“灵魂”,难怪有人担心一不留神就“中了招”,“着了道”,被“勾了魂”去——即使你一文不名,但你肯定多少有点“想法”嘛…所以,对哲学家就像对当年的巫师一样,很多人老是有一种隐约、说不清楚的警惕或惮忌。</p><p class="ql-block">其实也难怪,没有比哲学家更像巫师的了,当然反过来也一样。你看:</p><p class="ql-block">都是一副一本正经、“出神”的模样,仿佛就是智慧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都是平时不露面,一“有事”就跳出来了;都喜欢弄一些常人搞不懂、想不通的“大问题”;都爱指指点点,哼哼唧唧,先表示或暗示你的“做法”有问题,然后指出那是因为你的“想法”有毛病,反正——找我就对了……在很多人看来,两者都是“装B”,“扮酷”,“唬人”滴,“信则有,不信则无”而已。</p><p class="ql-block">反正,说到真正的创造或者贡献,哲学家也好巫师也罢,哪里比得过人家各行各业“干实事的”?两者都是不务正业,无聊当有趣;尽说些“空话”、“大道理”,尽玩些“玄”的、“虚”的……总之一句话,不,就两个字——“邪门”。</p><p class="ql-block">——哲学家就是巫师变身、转世而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链接<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MD9eeINVYasKBGpYjuQHg"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巫师转世成哲学家</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