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许是对往年的不甘,又或许是网上的推文,今秋的杭城游我选择了从石莲亭开始。</p><p class="ql-block"> 往年选择从九里松开始,但是并不知其最佳处何在?总觉得不过尔尔,于是这次就把目标放在九里松和灵隐寺之间的石莲亭。(这次总的路线为:石莲亭一立马回头一茅家埠一上香古道(郭庄公交站)一花港观鱼一太子湾一净慈寺)</p> <p class="ql-block"> 在公交7路下车后,便拍了一张,作为起点。但是下车后左问右问,竟然没人知道石莲亭在哪里。走到灵隐路与双峰路交叉口时,LP说对面那个像是石造之亭(其实已为水泥亭了)。近看果然就是,还有一小块指示牌,可惜没有拍照以示。旧时读《游褒禅山记》记得有:“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这次没有深入,就近拍了几张,也就退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沿双峰路右走不久,便见到一块车牌“立马回头”,据说以前此处也称“石莲亭”,2012年改称“立马回头”。石莲亭站在灵隐路上,立马回头站在双峰路上。因为一句萌萌的报站名“下一站立马回头”而成了网红。此地名颇有故事,官方的标识牌是这样解释的: </p><p class="ql-block"> 立马回头</p><p class="ql-block">立马回头位于茅家埠村西北面普福岭山路上。据说乾隆当年驾幸杭州,第一次路过这里时,对道路状况相当不满,本地官员赶紧为皇上修了一条新路。当乾隆再次经过普福岭时,路况已大为改观,龙颜大悦,立马驻足,这才有了"立马回头"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不过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更具故事性,杭州文史专家丁云川先生根据乾隆南巡写的诗《策马游南屏复至天竺》以及《清史稿》中的一段记载乌喇那拉氏的话:“(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今后先还京师。”猜测乾隆与皇后乌喇那拉氏因纳江南女子为妃一事吵架,皇后还剪了头发。乾隆第二天在去灵隐途经普福岭时,立马停住并吩咐先将皇后送回京城。故有“立马回头”一说。网上也有引《清稗类钞》“高宗继后那拉氏随侍孝圣后南巡,忽自剪发,失其常度,中途送还京师。”佐证。究竟怎么一回事,只能存疑。</p><p class="ql-block"> 作为故事可以在旅游中随便聊聊,增加些乐趣,也有助于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 立马回头附近有一篇茶园,秋色也很不错,所以拍了几张照片。因为要从上香古道去郭庄,所以也就步行去茅家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