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宝光寺

周祥元

<p class="ql-block">  新都宝光寺座落在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大道。</p><p class="ql-block"> 新都宝光寺,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与成都文殊院、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并列为中国南方“四大禅林”。宝光寺是四川成都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收藏文物丰富的寺院,与文殊院、昭觉寺齐名。</p><p class="ql-block"> 1956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相传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初名为大石寺。唐朝末年,唐僖宗为了躲避黄巢起义逃到了四川,在他途经新都时,就住在了大石寺,唐僖宗则将大石寺赐名为宝光寺。</p><p class="ql-block"> 宝光寺经宋、元、明、清的1000多年期间,有毁有建,如今能见到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是清代重建的,建筑为木石结构。</p><p class="ql-block"> 宝光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建筑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中轴线上,“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紫霞山依次而立。两侧有钟楼、鼓楼、东方丈室、西方丈室、达摩殿、药师殿、伽蓝殿、玉佛殿、念佛堂、客堂、禅堂、戒堂、五观堂等建筑。另有16座四合庭院相连接,结构严谨雅致,显示出我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庄重与雄伟。</p><p class="ql-block"> 宝光寺内有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  照壁是个长方体状影壁,长约10米,高5米,壁面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顶为瓦片覆盖,中间有菱形砖雕,脊上有龙型雕塑,墙面色调红褐色,有条黄色装饰线,配色艳丽。</p><p class="ql-block"> 照壁背面清爽简洁,中间有个大大的“福”字,看着就感觉到福气满满。摸“福”字是游览宝光寺游客热衷的一件事,人们站在离“福”字5米开外距离,闭上眼睛,伸出手臂,迈开双脚向前走,能摸到“福”字的人,定会惊喜万分,也意味着吉祥如意,好运连连。不过人若离“福”字越远,摸到“福”字的机率就越小,这是因为人两脚跨出的步长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行进中就会产生偏离,越远偏离就越大,其实摸“福”字只是一种游戏,玩得开心就好。</p> <p class="ql-block">  宝光禅院即宝光寺的山门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木石结构,屋顶单檐歇山顶,上覆灰瓦,正脊雕琢精美,有祥龙、有彩云,脊中间饰有法轮,脊端有鸱吻。正脊上还书写着“山门清净”和“佛法常兴”,两侧门上写着“妙荘嚴路”和慧眼常明”。</p><p class="ql-block"> 山门殿前的石狮子,雕琢清秀可爱,壮硕的身躯,歪着头,张着嘴,显得温顺萌宠。右侧狮子脚下踩着绣球,左侧狮子爪下压着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内两侧各塑一尊水火金刚即哼哈二将,哼哈二将是真正的“金刚力士”,手持金刚杵,为镇守寺院的护法神。哼哈二将形象往往既丑又凶,一副粗犷忿怒之相 。</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特别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门神”,门神一般都是哼哈二将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内塑有杨廷和、杨升庵父子像,两人是明朝新都人。杨廷和称东阁大学士,19岁中进士,任两朝首辅,身居高位,但为官清廉。明朝中期政治改革家,执政期间,减赋税,清弊政,为家乡新都筑堰开渠并捐修宝光寺。</p><p class="ql-block"> 杨升庵系杨廷和长子,22岁中状元,是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明代官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故乡新都捐资,做了许多善事。后得罪朝廷被流放云南,并在云南去世。</p><p class="ql-block"> 杨升庵学识渊博,在云南期间,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生著作达400余种。</p><p class="ql-block"> 人们为纪念他们其功德,视为已成佛家的护法菩萨,所以在山门殿内塑有父子俩人塑像,与佛家菩萨一起享受香火,接受人们朝拜。</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也称尊胜宝殿,屋顶单檐歇山顶建筑,上覆灰瓦,敞开式殿宇。</p><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弥勒佛像和四大天王像,殿后立有尊胜幢。</p><p class="ql-block"> 殿门上有“一代禅宗”匾额,为川军将领邓锡侯所书。</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也称布袋和尚,通体贴金,弥勒佛是个笑佛,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慈悲开怀,朝拜他能给人带来福份和祥和之气。</p><p class="ql-block"> 弥勒佛现在还不是佛,他是一位未来佛,是现今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所以现在只能称其为菩萨。</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内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头戴五佛冠,身着铠甲,手持法器,神威自现,法力无穷。手持宝剑的为南方增长天王,手持琵琶的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伞的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金塔的为西方广目天王。</p><p class="ql-block"> 宝光寺的天王殿比较特别,它殿后是七佛殿,所以没有像大多寺院在其背后立有韦驮菩萨像,而把韦驮菩萨立在七佛殿后,天王殿后则立有一根尊胜幢。</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后的尊胜幢,全名为“尊胜陀罗尼”石经幢,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314年),毁于正德年间,惟留有顶与座础,清同治二年(1863年)恢复原貌。</p><p class="ql-block"> 尊胜幢已成为一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  宝光塔,又名舍利塔,初建于唐代,因在此地发现了13粒舍利子故建此塔。这是一座密檐式13层的四面塔,木石结构,四角挂铜铃,高约30米,每层四面都镶嵌着三座佛像,最底层的正面龛内,还供奉了一尊释迦牟尼坐像。</p><p class="ql-block"> 宝光塔是一座斜塔,六层以下向东倾斜,六层以上向西倾斜,呈“S”型而屹立不倒,非常的奇妙,被人们誉为“东方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 宝光塔屹立在寺院的中心,是我国不可多见的“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p> <p class="ql-block">  钟楼</p> <p class="ql-block">  鼓楼</p> <p class="ql-block">  文物精品馆原先是云天堂,全寺藏品18986件,珍贵文物包括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千佛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宫遗址,元代金银粉书“华严经”,明代永乐年间的“尊胜陀罗尼”经幢,清代“大藏经”,清代乾隆石凿舍利塔等。近代张大千“水月观音图”,徐悲鸿“立马图”。</p><p class="ql-block"> 有“镇寺三宝”舍利子、优昙花、贝叶经,另有 蜀汉的章武铜像,舍利塔砖以及明清和近代用金属铸造,陶瓷烧制,玉石雕琢的佛像、法器、供器等300余件。</p><p class="ql-block"> 宝光寺有许多石刻,楹联等文化遗产,展示了寺院的历史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文物精品馆内玉佛像</p> <p class="ql-block">  天臺胜境,走过门廊就是宝光寺东侧园林,园林中分布有许多建筑:太子亭、紫霞书阁、六祖亭、瑞莲榭、尚缘斋,会海、晖霞,园林中有座假山景观。</p> <p class="ql-block">  尚缘斋是宝光寺素食、宝光禅茶园地,可在此品赏宝光寺有名的素餐。中午,游客在此花5元可在这里吃素斋,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宝光寺素餐始于清代,成熟于民国,兴盛于现代。近百年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的烹制绝技以及创新的文化特色,宝光寺素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素餐是一种健康文明,更是一种饮食习惯的改变。宝光寺素餐具有素菜的纯美特征,又具有我国主要菜系川菜的风味。川菜有一套完整的烹调技艺,特别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这套技艺在素筵席中也是不可缺少的。</p><p class="ql-block"> 素菜的原料为黄豆、洋芋、笋片、豆腐、面粉等,要做出像鸡、鱼、肉那样的色、香、味、形,没有高超的技艺是达不到的。宝光寺的厨师和厨僧们,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创新,做出的一道道素菜同荤菜样,惟妙惟肖,难以分辨,人们无不叹服他们变“素”为“荤”的巧妙神工,</p><p class="ql-block"> 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风味的宝光寺素菜,近年来不断改进,名扬遐迩。宽敞的素餐厅内,人们品尝一道道工艺奇巧的仿荤素菜,无不啧啧连声,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回忆</p> <p class="ql-block">  立于尙缘斋后的宝光禅院戒定慧</p> <p class="ql-block">  宝光寺的“会海”、“晖霞”亭,品茶闲逸地。</p> <p class="ql-block">  宝光寺紫霞书阁</p> <p class="ql-block">  太子亭,此亭为释迦牟尼诞生时,脚踏七朵莲花,有九龙来为之沐浴。</p><p class="ql-block"> 太子亭是一座环形顶建筑,据说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亭中水池设立有释迦太子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情形,背后还有碑文做注,亭上是青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六祖亭</p> <p class="ql-block">  瑞莲榭前瑞莲池,夏日,池中长满荷花,人们到此赏荷花也是一件乐事。</p> <p class="ql-block">  东面园林风景,园林中有一假山景观。</p> <p class="ql-block">  庐山遗跡,走过门廊就是宝光寺西侧园林,园林中有菩提苑、共修居建筑和高僧塔林。</p> <p class="ql-block">菩提苑,现为新都区佛教协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共修居即僧人住所</p> <p class="ql-block">高僧塔林,此林为安奉历代方丈、高僧灵骨之处。</p> <p class="ql-block">  七佛殿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殿堂,屋顶釆用单檐歇山顶,上覆灰瓦,正脊雕刻有祥龙盘绕,中间饰有宝塔镇宅辟邪。殿前柱下有两个浮雕龙的石柱础,是寺内仅存的唐僖宗时期遗物,称“僖宗遗础”。</p><p class="ql-block"> 七佛殿因供奉七佛而得名,七佛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佛均为贴金站像。</p><p class="ql-block"> 七佛殿是对释迦牟尼之前诸佛的追溯和礼敬。</p> <p class="ql-block">  七佛殿内前排三尊佛是过去佛的最后三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和毗舍婆佛。</p><p class="ql-block"> 成都昭觉寺有座燃灯佛殿,殿内供奉的燃灯佛就是过去佛。</p> <p class="ql-block">  后排四尊佛是观在佛,安放在两个龛内,即: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  伽蓝殿,殿内塑护寺院的三位菩萨为土地守护神,中为波斯匿王,左为衹陀太子,右为给孤独长者,保护寺院的诸位护法神,被统称为“伽蓝菩萨”。</p><p class="ql-block"> 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僧众所居住的园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客堂</p> <p class="ql-block">  七佛殿后立韦驮菩萨像,韦驮是护法天神,手持金刚杵,面朝北方,正对着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宝光寺最中心、最殊胜、最具加持力的殿,扩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屋顶单檐歇山顶,殿内有36根石柱支撑。廊柱上刻有金字楹联,其中一幅脍炙人口:“世外人法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身着袈裟,手结佛印,端坐于莲花宝座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功德利益,佛光普照,有求必应,为众生寻得离苦得乐的解脱法门,弘法大迁,让人敬仰。</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两侧竖立着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殿内两厢挂有十八罗汉的画像。</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寺僧早晚上殿礼佛和日常做法事的庄严圣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宣律戒堂,一个单独的小院落,现为宝光琴社和紫霞书院的所在地。进门后的第一间房,是寺院的抄经室,南北墙壁上悬挂着寺里僧人和居士手书的“心经”挂轴。</p> <p class="ql-block">五观堂</p> <p class="ql-block">禅堂</p> <p class="ql-block">  药师殿内供奉药师佛、日光、月光菩萨,为人们增福延寿,消灾免难。</p> <p class="ql-block">  达摩殿中塑有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像</p> <p class="ql-block">  无量寿佛殿供奉无量寿佛,亦即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坐像</p> <p class="ql-block">  寺院的护法天神</p> <p class="ql-block">  无量寿佛殿后立有韦驮菩萨</p> <p class="ql-block">  戒堂,此堂是出家人授戒,续佛慧命,离垢出尘之地。</p> <p class="ql-block">  戒堂内的阿弥陀佛像</p> <p class="ql-block">  在无量寿佛殿后,罗汉堂进口的院子内是游客找福气的地方,可在这里购买福带、福卡和护身符,把自己心愿写在福带和福卡上,祈福许愿,据说很灵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都宝光寺罗汉堂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结构奇特,布局呈“田”字形,有四个天井,殿内屋顶作穹窿升起,显得高深宽广。</p><p class="ql-block"> 新都宝元寺罗汉堂与北京碧云寺罗汉堂、苏州西园寺罗汉堂、武汉归元寺罗汉为我国四大罗汉堂,而宝光寺罗汉堂是我国历中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p><p class="ql-block"> 罗汉堂塑佛、菩萨、罗汉共577尊,其中佛、菩萨77尊,罗汉500尊。佛教中排位依次是佛、菩萨和罗汉。</p><p class="ql-block"> 罗汉堂内塑像都围绕“田”字或居于“十”字上,塑像从外到内共分五层。罗汉堂塑像无一雷同,每尊高约2米,全身贴金彩绘,形象千姿百态,生动有趣。有的喜笑颜开,有的面露愁容,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怒目圆睁,有的文静端庄,有的威武勇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郁芬芳,再现了古代社会的人物风貌。</p><p class="ql-block"> 500罗汉中,排295位者为清康熙皇帝,取阇(She)夜多尊者转世。排360位者为清乾隆皇帝,取直福德尊者转世。我国有500罗汉堂的寺院很多,但罗汉中有康熙和乾隆皇帝塑像不多见,而且还赋予尊者的名字更是罕见,在宝光寺内能见到两位皇帝尊容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宝光寺罗汉塑像,堪称我国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清代塑像群。</p><p class="ql-block"> 到罗汉堂数罗汉是许多游人乐意做的一种游戏,进入罗汉堂,按男左女右顺序,依据自己眼缘选是开始的那一尊罗汉,依次选到自己虚岁年的那尊罗汉,然后记下编号,到罗汉堂外兑换罗汉卡,需解读罗汉卡的请大师解读,不过,兑换罗汉卡和解读罗汉卡是要付费的。</p> <p class="ql-block">  进入罗汉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雀明王,手结佛印坐于威武的孔雀身上。</p> <p class="ql-block">  “田”字中央,矗立着高6米的四面观音像,称千手千面观音,胸前双手结佛印,背后的手持不同的法器,庄严殊胜,法力无边。</p> <p class="ql-block">圆满报身庐舍那佛等诸佛</p> <p class="ql-block">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p> <p class="ql-block">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p> <p class="ql-block">南无日光遍照菩萨</p> <p class="ql-block">180妙臂尊者</p> <p class="ql-block">240菩萨声尊者</p> <p class="ql-block">289降魔军尊者</p> <p class="ql-block">312常欢喜尊者</p> <p class="ql-block">295阇夜多尊者,即清康熙皇帝塑像。</p> <p class="ql-block">360直福德尊者,即清乾隆皇帝塑像。</p> <p class="ql-block">373除疑纲尊者</p> <p class="ql-block">  极乐堂即玉佛殿,此殿的玉佛是清光绪年间真修老和尚从缅甸迎回的,背面为清代石刻的寺院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  东方丈是现任方丈居住地,内有佛舍利、方丈室和问本堂。</p> <p class="ql-block">  西方丈为退院和尚居住地,内设密坛,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大师。</p> <p class="ql-block">  静照亭,这里是禅院、净土寺院罗汉堂和藏传佛教三教信仰在此交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宝光寺内藏区来参拜的喇嘛</p> <p class="ql-block">  宸径宝楼即藏经楼,此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檐黛瓦前出廊,廊柱上的楹联,屋檐下的金字匾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藏经楼楼高30米,为全寺最大的一重楼阁。楼上贮三藏十二部经典和珍贵佛像,覆盖了佛教的各个流派和历史时期 ,为研究佛教教义和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p><p class="ql-block"> 楼下为法堂,是历代方丈升座说法之处。</p> <p class="ql-block">  祖堂,内有“第二次石雕舍利宝塔”,塔内供奉佛舍利三粒。此塔造于清光绪三十年(1906年)由三块青石镂空雕刻而成,造型生动,雕琢精美细腻,玲珑剔透,是石刻艺术罕见的精品,堪忧传世之作。</p><p class="ql-block"> 石舍利塔的后面是清代壁画,内容为释迦湼槃图,佛陀卧于狮子榻上,诸菩萨、罗汉、天神悲伤地围在旁边,神情清晰可见,笔法流畅自如,观之感动身受。</p> <p class="ql-block">  念佛堂与莲花池,莲花池又叫许愿池,四周呈莲花状,人们在此许下心愿,能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紫霞山,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北端,系宝光寺内最高处,为高约20米的一个土堆,这里林木葱郁,被称为紫霞园林。</p> <p class="ql-block">  宝光寺雕刻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宝光寺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宝光寺外广场喷水池与白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