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诞辰-王寿之与黄梅戏》座谈会上的发言

塔影横江

<h5><br></h5><h5>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h5><h5> 在这隆冬的季节,大家冒着严寒在这里欢聚,纪念我的父亲王寿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逝世十一周年,我代表我们家庭所有成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h5><h5> 我们这个家庭,现在由十一个小家组成。我们姊妹四个,下一辈的七个,基本上都在安庆,只有一个旅居国外,按人口计算正好40人。这次座谈会除了在国外的3人以及在北京读书和在武汉参加考试集训的之外,都来参加了,这表明我们的家风纯正、家庭和睦、家道兴旺。</h5><h5> 父亲在时,我们每十年都要举办一次寿筵,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都办了生日聚会,周恒昌老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许多的照片,我们的全家福照片也是最多的。</h5><h5> 中国人习惯为去世的老人做冥寿,我们这次不是做冥寿而是座谈。十分感谢父亲的原工作单位(原剧目组经合并已经成为了现在的黄梅戏研究院)牵头主办了这次座谈会,张会成副院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敬重老人的领导风范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向他致以敬礼。</h5><h5> 正像大家在发言中所说的那样,先生走了,但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精神遗产。他笔下的剧目,可以由图像、文字传承下来,他的精神、他的风貌,只有通过口耳相传,才能代代留芳。</h5><h5> 在想起父亲的同时,我想起了班友书、汪自毅、汪存顺等和父亲同一辈的文化人。安庆的黄梅戏得以在全国引起轰动,是因为有一大批人,从王冠亚、王兆乾,到严凤英、王少舫;从刘广慧、丁同、吴琼,到韩再芬、方宝玲、龙宝玲;从罗爱祥、吕凯彬,到周考如、陈中元;从时白林、王文治到吴恕民、王小亚,一代一代安庆人为黄梅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的父亲只是他们中的一份子而已。我们纪念父亲,实际上是在想念这一大批艺术家,为他们的奉献做出赞誉。</h5><h5> 座谈会得以举办,还应该感谢我们的时代。改革开放,时代进步了,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他们不仅愿意把钱花在物质消费上,也愿意把钱花在精神享受上。我们举办这次座谈会,就得益于我们老局长举办《家庭音乐会》的启发。他老人家八十大寿时,就邀请了知名的阮西华教授、张斌老师,以及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演奏人员到他家里开了第一次《家庭音乐会》,今年夏天,又办了第二次,一次比一次成功。说明,老百姓的需求在上升,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在上升,文化艺术的繁荣一定会到来。</h5><h5> 我们还要感谢知名黄梅戏主胡吴恕民老师,指导带领着乐队,为《座谈会》准备了先生作品选段演唱,著名黄梅戏演员方宝玲、龙宝玲、檀春芳、范卫红、将为我们演唱《小店春早》、《公主与皇帝》。他们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h5><h5> 我们还要感谢黄梅戏山庄的白总和全体工作人员,他们免费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正在精心地为我们制作精美的午餐。</h5><h5> 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对逝者的追忆和颂杨。祝大家健康长寿、阖家欢乐,万事如意!</h5><h5> 提前向大家拜一个早年。</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