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与大家分享出自明代文学家刘基所著《郁离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僰[bó ]人养猴》。</p><p class="ql-block"> 僰[bó ]人养猴</p><p class="ql-block"> 原文: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lì]以往。筵[yán]张而猴出,众宾凝眝[zhù ],左右皆蹈节。巴童佁[ yǐ ]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zhì]之地。猴褫[ chǐ ]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jǔ]。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chǔn ]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p><p class="ql-block"> 注释:1、僰(bo):古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2、巴:古代国名,在四川东部。3、佁(yi)然:痴呆貌。4、褫(chi)剥夺。5、蠢然:骚动状。</p><p class="ql-block"> 译文:有位僰族人驯养了一群猴子。他给猴子穿上衣服并教它们跳舞,猴子能够有规律地旋转弯曲,应着音律和节拍。巴童看了生起妒心,羞愧自己不如猴子。于是想出让猴子现丑的办法,在袖中藏着茅栗去观看猴子表演。一次酒宴上,猴子出场,众宾客凝神观看,左右两排猴子都踏着节拍舞蹈。巴童若无其事地由袖中抛出茅栗,满地皆是,众猴见之纷纷剥去衣服上前争抢,酒壶被打翻桌子被推倒,僰人大声呵斥但制止不住,十分丧气。郁离子说:“现在那些不受制约的军队,像群蚂蚁似的蠢蠢欲动,看见财物就竞相争夺,这与猴子有什么不同呢?”</p><p class="ql-block"> 阅读说明:1、巴童因为嫉妒自己还不如猴子的表演,就用茅栗去诱惑猴子争抢出丑。猴子果然没有经受住诱惑,纷纷剥去衣服上前争抢。2、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无处不在的诱惑。诱惑往往都是有毒的,诱惑你的人,往往也是害你的人,害你不努力,害你堕落。3、能挡住诱惑的人,才能够让自己少受灾祸,拥有更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中华诗文佳句学习之《汉乐府》系列十七:</p><p class="ql-block"> 《回车驾言迈》佳句节选</p><p class="ql-block">1、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p><p class="ql-block">译注:转回车子驾驶向远方,路途遥远,长途跋涉,难以到达。一路上四野茫茫无边无际,阵阵春风吹绿百草。眼前看到的都不是过去的事物,人怎么能够不迅速衰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