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经典智慧,解释人生困惑 一一“弘学品读会”第六期讲座沙龙式呈现

高原牧人普金荣

<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日晚七点半,“弘学品读会”第六期讲座在弘学文化如期举办。普金荣老师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现在不同领域的学生及部分学生子女齐聚一堂,聆听普金荣老师分享《论语》读悟。</p> <p class="ql-block"> 这期“《论语》读悟”重点分享《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p class="ql-block"> 这期讲座是以“沙龙”式展开的,同学们围座在普金荣老师周围,一边喝茶,一边听讲,气氛融洽,宽松平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通过聆听普老师对文本逐字逐句的讲解,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感悟分享,大家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初步认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针对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观点,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一方面大家都非常认同孔子的思想,但一方面又感觉在升学压力巨大的当今,不紧盯孩子的成绩心里确实没有底气。</p><p class="ql-block"> 普老师让大家充分发表看法,深入交流心得,大家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  在大家充分交流讨论之后,普金荣老师认真为大家解惑。普老师认为,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尤其是低学段孩子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品质、习惯、规矩,而不是知识的学习,应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暂时不如人意,也不必焦虑,尤其不要对孩子施压。一颗健康的种子总是会发芽开花,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条适合他成长的路,作为家长就是应该呵护孩子成长,而不是做孩子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普老师给首次参加活动的新同学签名赠送新作《文心诗意》。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这种形式的讲座非常好,收获满满,以后要经常参加“弘学品读会”的活动,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