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金堂老县城一城厢古镇

谱牒刘

<p class="ql-block">  12月2日,刘氏登一公迁川西珍公支系峰廷(20世)与中和公支系兴才(21世、学旭(22世)、裕刚(23世),中焕公支系品清(21世)在新都相聚。向兴才、学旭转赠了《兴宁井下刘氏登一公祠谱》总谱与成都分谱。下午到青白江区城厢镇游览。</p> <p class="ql-block">  城厢古镇,位于青白江区的一座千年古城,至今还保留着清代客家风格的陈氏祠堂、绣川书院、名刹古寺等众多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成都北部最大规模全域覆盖的城市更新+PPP文旅古镇项目。</p><p class="ql-block"> 城厢古镇拥有1600年建制史,1400年县制史,其间布局四条主街,三十二条巷子,六十四座人文院落。护城河、书院、文庙、武庙……这些古代县城通常才有的建制,在这里也不难寻觅到踪迹。 它现存6处省级文保单位,10余处宗祠、30余处历史文化地标,传承了宋代龟背制县治格局,是老成都的活沙盘,素有“小成都”之称。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成都唯一传承千年县治格局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绣川书院位于城厢镇东街,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书院分为四进:一二进为庭院,两侧有厢房;三进为外讲堂;四进为内讲堂。均为砖木建筑结构,青瓦屋面,花格门窗。清道光10年,时任金堂县令吕伟崃在书院修建了考棚。1964年考棚被拆除,改作城厢中学操场。绣川书院是原金堂县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声誉最高的书院。在七八百年间,培育了理学家谢湜、文史学家张晋生……近现代史上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哲学家贺麟、植物学家何铸、著名作家流沙河等。如今在保存完好的书院里喝茶、静坐或冥想仍不失为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在西街西端头,有修葺一新的“三清观”。这座始建于1612年的道观由当时城厢镇富豪出资修建,占地2.2亩,有山门紧连有400余年历史的古戏台楼一座(戏台楼全高有近10米,台面高1.8米,长10米,宽14米,两侧有木制楼梯,四根木柱支撑戏台楼,柱上部靠近瓦檐处狮子头饰物附着)。左右两侧厢房30余间,正中有慈航殿、三清大殿两重,全观建筑面积近1100余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建筑,在民国时期培修重建,于2006年5月份恢复重建,2009年5月正式落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厢古镇西街,已有近280年历史,为湖广客家陈氏先祖入川时所建。陈氏宗祠占地约1800平方米,分东、西两院,共三进院落,其整个祠堂建筑结构宏大,建筑工艺十分精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