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纪念馆景区

刘建明

<p class="ql-block">铁军广场上跳交谊舞的老人们,他们身后就是“浩气长存”的铁军纪念馆景区</p> <p class="ql-block">铁军纪念馆景区坐落于阜宁老城区,始建于1959年10月,占地近165亩,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建设至今景点分布由铁军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墓园、铁军精神雕塑、援朝战斗机、亭廊、曲桥、多树种生态树林等于一体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阜宁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盐城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一九九零年六月公布</p><p class="ql-block">阜宁县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一年五月十八日立</p> <p class="ql-block">阜宁县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阜宁铁军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阜宁县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公布</p><p class="ql-block">二零二零年六月十八日立</p> <p class="ql-block">铁军精神雕塑</p> <p class="ql-block">阜宁铁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飞机简介</p><p class="ql-block">该飞机产于前苏联,型为米格-15比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空军以其装备,成为美国F-86型喷气式战斗机的劲敌。该机为退役机,由南京军区空军某部队于1988年“作国防教育展存阜宁烈士陵园。据该机档案史料记载,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由我国空军驾驶击落一架美军战机。</p> <p class="ql-block">阜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阜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重修碑记</p><p class="ql-block">阜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始建于1959年2月,同年10月1日建成。40余载留瞻后世,影响超然。唯长期剥蚀,年久失修,纪念塔破损严重,有碍观瞻。</p><p class="ql-block">2000年春,中共阜宁县委员会、阜宁县人民政府决定修缮革命烈士纪念塔,此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纷纷捐款以助重修。此次修缮包括修复塔身、扩展塔座、美化环境等。此项工程由县民政局、县烈士陵园管理所负责,县建筑总公司承建,7月14日开工,10月1日竣工。</p><p class="ql-block">为显兹事,立碑记之。</p><p class="ql-block">中共阜宁县委员</p><p class="ql-block">阜宁县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二000年十月</p> <p class="ql-block">阜宁革命烈士纪念塔</p><p class="ql-block">阜宁革命烈士纪念塔始建于1959年10月,塔高17.4米,塔正面“立德立功,永垂不朽”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亲笔题写,背面“英名不朽,浩气长存”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题写。塔顶新四军铜像由中央美院雕塑家柳亚凡设计。塔志为阜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敬立。</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我党于1940年在苏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后,领导人民与国内外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武装斗争。在我县境及附近地区,历经单港、陈集、八滩、合德、郑探口、小河口、解放阜城、黄海恶战、涟水保卫战和益林歼灭战等大小数百次著名战役,许多英勇将士壮烈牺牲,为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革命先烈以鲜血换得了革命胜利。当我们进行做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欣逢建国十周年,爰集公议,建立此碑,以纪念烈士策励来兹。</p><p class="ql-block">革命万岁。!先烈永生!</p><p class="ql-block">阜宁县党政军民敬立</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p> <p class="ql-block">慰烈工程</p><p class="ql-block">阜宁是革命老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这里先后发生了大小战斗千余次,牺牲的烈士有3000多名,因时代背景部分烈士散葬在农村田野。2009年3月县委、县政府结合国家、省、市民政部门的要求,精心实施“慰烈工程”。通过调查摸底,全县共查实有名散葬烈士590名,无名散葬烈士258名。在清明节期间采取分片组织迁移、统一集中安葬方式,将848名分散烈士墓分别迁移入安葬在县烈士陵园574名、安葬在芦蒲烈士陵园26名、安葬在益林烈士陵园248名。</p><p class="ql-block">“慰烈工程”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备界的好评。2009年7月3日,江苏省民政厅在我县召开了全省“慰烈工程”现场会,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做了宣传报道。2011年3月31日国家民政部在我省徐州召开“慰烈工程”现场会,会上详细介绍阜宁“慰烈工程”的经验做法。</p> <p class="ql-block">阜宁革命烈士碑记</p><p class="ql-block">自“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我县部分有志青年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很快在江苏一些城市发展党员,建党组织,我县成为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为己任的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誓死抵御外侮的盐阜人民在刘少奇、陈毅、黃克诚、张爱萍等同志的领导下,和新四军三师健儿们,同仇敌忾,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使盐阜区成为铜墙铁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阜宁成为华中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在解放战争中,我县人民和全国军民一起为取得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全胜,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在各条战线上英勇奋斗,又有许多同志为公殉职,为国牺性。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褒扬先烈,教育后代,振兴中华,谨镌刻《阜宁革命烈士英名录》以示悼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还有无数革命先烈虽未留下英名,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却深深地铭记在人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阜宁县民政局 敬立</p><p class="ql-block">二00八年十月一日</p> <p class="ql-block">阜宁籍烈士英名录</p><p class="ql-block">根据国家、省、市民政部门的要求,2008年10月阜宁县委、县政府率先实施“慰烈工程”,在县烈士陵园纪念塔后中心路两侧建烈士英名榜,总长12.8米,镌刻着阜宁籍在全国各地牺牲的1855名烈士名字。分四个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牺牲5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329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1292名,建国以后166名。此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教育后人。</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墓园</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墓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