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引子:</p><p class="ql-block">        舌尖白沙余香未消,海南冬交会如期而至。再品山兰,又闻茶香,情不自禁打开镜头,回放11.18那个雨林山兰文化节,“啦奥门”还是蛮有味道的,值得回味。</p>  <p class="ql-block">  海南白沙“啦奥门”。听说过吗?</p><p class="ql-block">        青松乡的山兰新米好吃、山兰甜酒好喝。尝过沒有?</p><p class="ql-block">        天之大,物之博,听没听说、尝没尝过都无所谓啦。赶巧,际遇来了,我刚刚参加了一个参访团,受益匪浅,就原创了一个“体验式参访”的新词。听我慢慢来告诉你。 </p><p class="ql-block">        各位国人老外,可敬陆哥陆姐 ,可爱海弟海妹。 您先别误会哦,我真的不是什么广告商,我只是喜欢把我的所见所闻,尝试着用图+文的方式,轻松地微信分享给喜欢浏览我美篇的朋友,没准哪一天看官您也会美好邂逅呢。</p><p class="ql-block">        我本来是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人,怀着对大山的敬畏 ,带着生态农旅及民俗文化新的好奇心又一次进山猎奇。不 ,说更确切一点,这是一次向古稻文化的“朝圣”。</p>  <p class="ql-block">  一,白沙乡风香艳</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海南‘山的世界、水的源头、云的海洋、林的故乡’。” “欢迎你们到白沙来!”</p><p class="ql-block">        海南白沙·2023“啦奥门”雨林山兰文化节开幕式,白沙黎族自治县县长黄聪先生,致辞和宣布开幕热情洋溢。</p><p class="ql-block">        文博史学的研学者,非常在意史学研究的亲历、亲见、亲闻“三亲”原则。说来就来,缘分到,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8日,艳阳天里雨林山兰文化节在海南岛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拥处村盛大启幕,节庆现场我聆听到黄聪县长热情致辞并宣布开幕,文化交流轻松自然,愉悦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  旅游界大咖、EMBA导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美丽乡村顾问丁翔教授是位有影响力的策划人,工艺美术大师、海南大学院士工作站召集人谭晓东、<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博导,</span>海南省中医院黎族医药示范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钟捷东教授和来自海南省内外的企业家们齐聚。我以海南省创意文化行业协会会长的身份,应邀参加了节庆参访组团。</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我们一起迎来了从大湾区专程飞来的重量级人物——联合国生态与生命科学院院士、中国院副院长王河院士和王河院士的助理吴哲霖。宾主兴致勃勃一起游览乡土特色文化市集。</p>  <p class="ql-block">  黎语“啦奥门”是“吃新米·庆丰收”之义,把它演绎成节庆热词,雨林山兰文化节的举办,无疑为这方农耕文明增添了魅力。</p><p class="ql-block">        节庆开幕式之日的拥处村张灯结彩、人潮涌动。古老黎陶工艺精品展销引人,青松山珍南药、拥处奇花异果摊位夺目,民族特色乐器精彩表演声声悦耳,艺术专业团队、民间艺人同台歌莺舞燕,知名歌手公益演出,网红靓影异彩,宾主同声歌唱美好生活其乐融融……是黎家人的盛情和原生态的神秘把我磁吸过来的。古稻香风吹暖乡亲宾朋,共襄盛事一派美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  二,稻作文化原真</p><p class="ql-block">        山兰稻是一种旱稻。从文化的维度来看,海南黎族人山兰稻耕作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千百年来当地黎族人家沿袭耕作的山兰稻品种单一,产量不高,耕作方式为“一年一造”。近年来,白沙地区每年种植山兰约几千亩,全省列前且集中在青松乡。如今,这里的山兰品种资源多样化,山兰米制品也十分丰富。山兰种植方式正在转向高质量,在提升单位产量同时,还在山兰稻田里间种番薯、红薯、玉米等旱地作物,有效保护了生物资源多样性。在多个科研机构帮扶下,青松乡呈现出种植“山栏红”“山兰糯”“山兰香”品种的多样性,还引进了“山栏陆一号”等高产品种。山兰米已跻身县域农业公用品牌“白沙良食”,成为“一乡一品”名优农产品。</p><p class="ql-block">        “山兰道”门牌惊艳了我。逐步登高 ,丰收景象尽收眼底。庆丰意示什么?千百年来山兰文脉的“根”沒有变,变的是,耕作越来越贴近自然道法,吸金之处在于:山兰谷品质越来越优,山兰米味道越来越香,山兰酒色泽越来越好。正是:“山兰道”里有门道,古稻农耕赋哲思啊。</p>  <p class="ql-block">  我多年从事生态文化、创意文化、非遗文化,橡胶文化、历史文化的研究,参访白沙雨林山兰文化节走进自然农业,我温故知新。</p><p class="ql-block">        早在2017年,白沙“啦奥门”(吃山兰新米庆丰收)习俗已获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海南白沙山兰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3年9月29日,国家农村农业部公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遗产项目名单,“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荣耀金榜,为海南省唯一入选。新闻传播时隔不到两个月,我和申报这项农业文化遗产的总策划人一起,在白沙“啦奥门”文化节现场分享快乐领悟其义,怎不为之兴奋。</p><p class="ql-block">         雨林山兰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 我还有幸“进入”黎药及白沙茶的秘境探寻其神奇。海南黎族地区地处热带北缘,植被资源极其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而黎药尤其是南药中的瑰宝。虽说黎族地区黎药种植有1500年的历史,但如何才能更好挖掘保护传承黎药黎医宝贵文化财富呢,在白沙黎族医药体验区参访时,钟捷东教授向王成院士及探访者一行,介绍传奇及专项发掘业绩时,用了“抢救”这个关键词。</p><p class="ql-block">        说到茶香不能不提“白沙绿茶”。白沙茶园分布在七十万年前形成的陨石坑自然环境里,标准化的种植、独特的加工工艺让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沙绿茶形色口感品质特好,白沙境内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品牌“白沙绿茶——陨石坑上的茶”名扬海内外。我在想,“垦地融合”如果精心融入并用好陨石原石及陨石文化元素,讲好陨石坑上的中国海南茶故事,相信白沙绿茶会绽放出更撩人的品牌响应</p>  <p class="ql-block">  三,酒甜歌甜颜美</p><p class="ql-block">       “奥雅”黎语指德高望重的老人。丰收季节,择良辰吉日,村民会恭请“奥雅”主持隆重仪式祈福。“啦奥门”雨林山兰文化节开幕式吉日,众乡亲拥簇,宾朋亲临同庆。</p><p class="ql-block">        丰收咯!吃山兰新米饭咯,喝山兰酒咯!“奥雅”祈福高呼的是所有农耕人、劳动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p><p class="ql-block">        长桌宴上举杯起筷,植物源山兰新米煮出的“三色饭”、新山兰米酿出的“山兰甜酒”,还有许多新鲜的我一时道不出菜名的山里野菜、溪里鱼虾,欢声笑语中我博览盛况香甜陶醉。</p>  <p class="ql-block">  领略香饭甜酒后,视线话题自然印象“美丽乡村”。“乡村美”至少在村容村貌上用时尚的话来说颜值那是相当的,天花板不天花板另码再说。“美丽”它本应是“乡村振兴”命题之本意,要形容就是“美颜”。如果“串”起来就是咱村民常说的“村子好看 ,房子好靓,日子好过”的意思。用文旅界行话来说,也有人叫做:“宜居、宜业、宜乐。”</p><p class="ql-block">        我倾心生态文化、食安文化、橡胶文化、创意文化研学,出版过环境科普丛书读物、天然橡胶史学读物、散文文学文集,发表过系列民俗趣事文章,做过农旅美食专题演讲,一直走心寻找返璞归真的生态模式。很巧,在海南白沙,在青松乡、拥处村,我似乎仰望到“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另一种意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朴实、很虔诚 ,它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欢迎你有欢迎你的常用语。可是,这里的山里人有这里的山里人的表达方式。农旅文旅生态视线 ,我可是头一回接触到如此煽情而又让我喜欢的话:这话,质朴,诱人。如夏日里凉爽酥心的清风 ,像冬天里的一把火。</p><p class="ql-block">“欢迎你到白沙来,白沙四季春常在。”</p><p class="ql-block">“一路美丽到白沙,到了白沙更美丽。”</p><p class="ql-block">“风里雨里,我在白沙等你。”</p><p class="ql-block">“来吧来吧,白沙‘氧’你。”</p>  <p class="ql-block">  我是搞创意文化的,心所至则文所创嘛。 诗的远方在哪里?原来,诗的远方有一方在这里。来到这里,新发现都是新感觉,创意心生。这个世界有一种“诗的远方”叫做“黎乡乡乡香”。不是吗。诗的远方在这里,这里的乡香有乡愁,可传世。</p><p class="ql-block">        白沙黎乡,乡乡弄香。醉美是生态,醉美是人文,醉美是文化。美的叫你心里那个甜啊:山兰稻飘香,山兰酒飘香。</p>  <p class="ql-block">  (散文:环境科普作家林旭飞。摄影:海吃海喝海哥。供图:好多好多好友。编辑:郑建华女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