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歌词创作之路

杜晓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u>杜晓言文集之五</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中国铁建员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厚植工匠精神托起高铁时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也有词心曲梦展示艺术人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我的歌词创作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杜晓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几天,《铁道兵战友网》刘政湖站长发来网络系统主持编纂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项目策划方案,这位曾多次拉我一把的《铁道兵文化网站》的创始人,一直关注、关心我的自学歌词成长,我的许多诗词和文章借助他的人梯,不断爬上网站的作品专栏,让全国的铁道兵认识了一个不甘心失败、热爱生活、执着创作的杜晓言,如今他又把《杜晓言和他的歌词创作之路》拟题在其中,让我感动,让我激动,让我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铁道兵军营的温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铁道兵军营是所大学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小时候因为家境困难,仅读书七年被迫辍学,17岁去天津做零活(现在叫打工),失去了能使梦飞翔的学校,我无助、无奈的情绪一落万丈,生命像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漂浮不定。1981年10月19岁那年,我应征入伍走进铁道兵军营,如诗如画的部队生活,点燃我七彩斑斓的梦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铁道兵军营是所人才辈出的大学校,许多战友从这座绿色的军营走上成长、成才和成功之路。战友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努力的才艺,在丰富多彩、催人奋进的部队大家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和展示,也熏陶和点燃了我小时候偏爱文学的激情,我歌词创作的始发站从那时姗姗学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弹药箱”上爆出的“火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自学起初,没有桌椅,我就在铺板上写,雪白的床单上硬是染上墨水的印记。后来管理仓库的同乡战友,送给我一只废弃的“弹药箱”,那只箱子的面积,虽然与小板凳大小相依,但还是让我开心的不得了,写作条件稍有好转,我创作的劲头更足了。那只见证我坚韧不拔、从不灰心放弃的“弹药箱”,从山西太原一直伴随我到山东泰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4年1月,我随铁道兵集体转工,从山西太原铁四师仓库调迁山东泰安铁十四局仓库。无论是当兵,还是当工人,我始终“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为了方便投稿、节省资金买信封线,我经常去仓库捡些水泥袋子自制信封,好在那个年代邮局政策宽松,往报社投稿不用贴邮票,在自制的信封右上角剪个缺口投入邮箱即可。一封封投寄的稿件又一封封退回,我所收到的编辑部上百封的退稿信件,至今还保存在老家乡下的书柜里,那是我丈量人生、启开梦想之门的一把把钥匙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启蒙老师臧克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晓言:你好!你的诗,我病中、忙中抽空读了,觉得有诗味……” 这是1987年老诗人臧克家写给我的鼓励信,那年臧老80岁,他回信的日期是9月9日。9月9日也正是毛泽东主席逝世日,全国解放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与臧老谈古说今,但最多的话题还是谈诗,《毛泽东诗词选》大都是臧克家、郭沫若和周振甫诗歌界顶级大师所注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后来,我在“弹药箱”上创作的诗词《山村》和《星星》发表在《鸭绿江》杂志的函授版。在十四局新闻报道一次培训班上,同事杨海燕以《“炸药箱”上爆出的“火花”》为题,在《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栏目”报道了我自学的事迹。自学校正了方向,就不管明天的雨骤疯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自学改变了命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7年,我为十四局修造厂新闻同事蒙标成作词的歌曲《三十五个年轮》,铁道兵著名作曲家胡俊成作曲、著名铁道兵歌唱家王珍、杨卫星演出,在中央电视民族大家庭栏目播放了一个星期,激发了筑路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造福社会的满腔豪情,也安慰了因病已故壮族铁道兵战友魂归故里和他的家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3年11月,我从14局泰安材料厂调到14局兖州铺架段,报到之处,由我临时负责20多人的火车司机培训班,先是在兖州机务段进行理论学习,后到磁窑站往返莱芜站的铁路运营线实习,取得资格证书后,我参加了金温铁路铺轨架梁的机车施工运输任务。浙江的气候相当炎热,加上当时所使用的是蒸汽机车,在驾驶室里比蒸笼还热,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写诗词,同时还自学采写新闻稿件,我为所在的机运队所采写的《“老爷兵”谱写争气歌》的新闻处女作,发表在当时五处内部刊物《务实奋发》上。有一次,我偶然走进刘永成段长的办公室,发现他的案边,平放着那篇刊有我写的那篇《“老爷兵”谱写争气歌》文章,看来他开始关注我了。当时,我也没有多想。没过多久,我被提拔到办公室当秘书、副主任。后来听说,当时机运队那个聘用的临时队长执意不放。假如没有这个立场坚定的段长,也许我会在施工一线多摸爬滚打几年,再后来新任段长任索勤,打破学历界限提拔到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的岗位。这些年来单位的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他们把重用我的接力棒传承下来,我没有理由不把这美丽如花的梦想一追到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坚持放飞了梦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b style="font-size:22px;">自学,是我诠释生活最美丽的一种表达方式。1981年开始歌词创作,迄今在《中央电视台》、《海南卫视》、《内蒙古卫视》、《解放军歌曲》、《父母必读》、《词刊》、《歌曲》、《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等发表、演唱作词歌曲100多首,作词歌曲《生生死死都爱你》、《江南水乡》、《爱上你就不后悔》、《铁道兵的故事》、《筑路的哥哥走四方》等多首作词歌曲广为传唱,《西双版纳的歌谣》《走壮乡》《壮乡三月春光美》等多首作词歌曲改编为葫芦丝名曲,有的与音乐传媒签约发行,有的改编葫芦丝音乐流传,有的改编广场舞社会传播,有参加歌舞晚会演唱,也有的收入大学音乐教材教学。迄今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歌词3000多首,发表新闻稿件5000多篇(幅)。2023年,我作词的歌曲《祖国,我为你自豪》获全国群星电视文艺晚会金奖。《我的中国》、《祖国,我为你自豪》、《三十五个年轮》等多首作词歌曲搬上央视舞台演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近年来,与张雷雷、于天海等合作电影《落潮湾》主题歌《落潮湾战事》,电视剧《蜀汉战神传》主题歌《英雄无泪》、电影《大漠较量》主题歌《驼铃骆驼草》等多部影视剧主题歌。著有《情感家园》、《心灵的旅程》、《心中的祝福》《选择美好》等多部歌词专著。《人民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等介绍自学成才事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冬去春来三十八载,我追梦的雄心依然高过万丈,我不改的志向依然美丽如初。回想走过的路,我没有虚度美好的青春年华,要感谢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要感谢铁道兵军营多姿多彩生活的洗礼,要感谢给我温暖、助力前行的人们。自学,使我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人业余词作家,也使我身上多了几道美丽的光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我用歌词的形式,填补了祖上几辈人,想说没有说出的话和想做没有做到的事。我用新闻的形式,勇敢地做了项目和员工的代言人,通过开启一扇工地文化的绿色窗口,让更多人走近和了解高铁人风餐露宿的生活和风雨兼程的工作。啊,铁道兵军营放飞我的作家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杜晓言,腾讯音乐人,书法爱好者,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2023年2月退休,现定居济宁市。迄今在《中央电视台》《内蒙古卫视》《海南卫视》《山西卫视》《安徽卫视》《菏泽电视台》《武威电视台》《广西广播网》《齐齐哈尔市人民广播电台》《宝鸡市经济广播电台》《原兖州市人民广播电台》《腾讯音乐》《QQ音乐》《上海雨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演唱作词歌曲100多首。在《词刊》《歌曲》《广播歌选》《解放军歌曲》《长白山词林》等发表歌词500多首,创作歌词3000多首。作词歌曲代表作《再唱天路》《枇杷熟了你没有来》《你开心我快乐》《祖国,我为你自豪》《生生死死都爱你》《远方的阿哥你好吗》等,作词歌曲《西双版纳的歌谣》《壮乡三月春光美》等多首作词歌曲改编葫芦丝名曲广为流传,《我的中国》《祖国,我为你自豪》《最暖的阳光》等多首作词歌曲参加文艺晚会并获奖,《水乡江南》《多陪爸妈说说话》等多首作词歌曲收入大学音乐教材。与张雷雷、于天海等合作电影《落潮湾》主题歌《落潮湾战事》,电视剧《蜀汉战神传》主题歌《英雄无泪》、电影《大漠较量》主题歌《驼铃骆驼草》等多部影视剧主题歌。著有《情感家园》《心灵的旅程》《心中的祝福》《选择美好》等多部歌词专著。自学成才事迹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百度新闻》《中视网》《中国铁道建筑报》等主流媒体报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