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4px;">最动听的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 \ 张一阳</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3, 54, 30);">【原题再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动听的声音萦绕着我们。山泉叮咚,是来自自然的悦耳之音;生命拔节,是来自成长的顽强之音;关爱叮咛,是来自师长的幸福之音;强国有我,是来自青年的奋进之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请以"最动听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诗歌、戏剧除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02, 8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02, 81);">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02, 81);">【关于审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02, 8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这是个导语加命题式作文。审题注意以下几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①“最”,程度副词,相当于“极”,“无比的”。它暗示了所写的事件数量不能多,只能是一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②“声音”,根据形态分为两种,一是具体的声音,如某种响声、歌唱、话语等;一是无形的声音,如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喊、承诺、自勉,来自文艺作品的名言佳句等。这种声音,可以看做是自己生活的缩影——课堂上老师启发质疑的声音,长辈或朋友的暖心鼓励声;可以看做是紧张生活的表征——上课的铃声,钟表的滴答声;可以是心灵对大自然细微感受的外化——风儿摇动窗棂、树叶的声音,春雨润物的细微之声,昆虫鸣叫声;还可以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公交车上的礼让声,街市摊贩的吆喝声,救护车的鸣笛声……当然,还可以写自己弹奏乐器或配乐朗诵的美妙声音。这些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进入丰富、充盈的精神世界。如果选取得当,它们都能成为动听感人的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③“动听”,意思是:听起来使人感动或很感兴趣,亦有使人感到优美悦耳的意思。只有“动听”的声音,才能给我们带来感触,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值得我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写作时,一定要力图体现这个声音“最动听"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④为了方便审题立意,不妨把原命题变化一下,如《让我不能忘怀的一句话》《那声音打动了我的心灵》《我为那个声音而感动》《那个声音唤醒了我的勇气》……这样思路就会更明晰一些,中心自然也就明了了,更容易把“最动听”表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⑤本文的重点是写“声音”,所以本文适合写叙事性的记叙文,并应该合理的使用细节描写,使用较多的文字来刻画“声音”,同时也要写出“最动听”的声音带给自己的感受、影响、启迪等,这二者缺一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正文】</b></p><p class="ql-block"> 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或许你会说,是妈妈嘴里的“催眠曲”;或许你会说,是领奖时那热烈的“鼓掌声”;甚至你会说,是花蕾绽放的美妙之音,是大海醒来的深沉轰鸣……不过,这些都不是我的答案。我的经历告诉我: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陌生人一句“没关系”的暖心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巧用修辞的文章开头。小作者先提出设问,再用排比格式罗列出自己的假设,继而给予否定,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点题照应。此文采用了设问、排比的开头方式。设问,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排比,能够生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巧用修辞,使开头语言亮丽多彩,起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周五下午,我老早就整理好书包,一放学就直奔城乡公交站,去赶五点半那趟班车,生怕误了点,因为每逢周末,坐车返乡的人特别多。还好,天随人愿,我挤上车后,中巴很快就发动起步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归心似箭的故事开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周五下午)、地点(中巴车上)、人物(我和乘客)、事件的起因(周末回家去)。叙述流畅,语言简洁,思路清晰。为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span></p><p class="ql-block"> 有三两个人没找到座位,我就是其中之一,站在走道里,时不时看一下窗外的风景,也很惬意。此时正是夏初,扑进眼帘的,是无际的麦田,是苍翠的树木,还有绿岛似的村庄。想着离家越来越近,一曲《家乡美》便在心中唱响了:“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水边的风儿轻轻吹,天空的燕子悠悠地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优美平和的故事发展。这段文字分为三层:第一层,点明自己的位置(站在走道里),作用是为后面的故事做伏笔。第二层,简要描述车外的景色。第三层,用心里唱响《家乡美》,来渲染“我”此刻轻松、惬意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沉醉其中时,突然一个急刹车。背着一个大书包,抱着一个大袋子的我,一时站立不稳,一个前扑,竟然直接摔倒在前面正看手机视频的大姐姐怀里。我一个大小伙子,这该多难为情呀!我慌忙站起来,满脸发烧,还有点小结巴地道歉:“真是对不起,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点评】意想不到的故事跌宕。小作者先采用动作描写,写意外发生了,因“急刹车”而导致“我”“站立不稳,一个前扑”,摔倒在一个专注于看手机的女生怀里。“扑”字用得好,把“我”因惯性摔倒的姿态准确地绘画了出来。数量词“一个”的反复使用,也渲染了事发突然和“我”的毫无防备。最后写心理活动,强调“难为情”,再用动作描写(慌忙站起来)、神态描写(满脸发烧)和语言描写(结巴地道歉)等,来强化自己的“难为情”。这些细节的展示,很生动、很形象地写出了“我”尴尬、羞怯、无奈的情状。</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她不会理我,或者会说几句责备的话,甚至会怒目相向骂我“非礼”什么的,那我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然而我绝对没想到,她抬起头,撩了一下飘在眼前的秀发,微笑地看着我说:“没关系。”声音是那么清越,那么甜美,那么温馨。没等我回个感激的笑容,就又埋头手机上去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尾。小作者先放大自己的心理顾虑,假设了几种情境,极力表现了自己的担心。紧接着用“然而”转折,细写了“她”撩头发的动作、微笑的神情和仅三个字的话语,并连用三个“那么”,来评价、赞美她的声音。“我”的担心一下子发生了逆转,由惶恐变成了感动。真切地写出了“大姐姐”的善解人意与善良包容的美德。</span></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一句“没关系”,如春风一缕,一下子拂去了我满怀的歉疚,吹走了我浑身的尴尬。这句“没关系”,竟像一首动听的单曲,一遍遍在我心里播放着……这让我相信了,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谅解,正印证着社会的文明、和谐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点评】满怀真情的议论抒情。一句“没关系”,在“我”心中掀起了波澜。小作者“春风”的比喻,明面上是“拂去了我满怀的歉疚,吹走了我浑身的尴尬”,而言外还有说不尽的感激之意。“单曲”的比喻,从侧面表达了给我的印象和感触之深,品味之久。最后的议论,凸显了此文的立意,并升华了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 “没关系”三个字,难道不是生活中最动听的声音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点评】简明精致的点题结尾。小作者采用反诘句式结尾,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令人回味无穷,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也能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3, 54, 30);"> 纵观全文,取材小巧,在描写人物时,虽用笔不多,但形象活现,出彩亮眼,令人感叹。语言表达质朴中有文采,读之让人如饮甘泉,实在是一篇十分优秀的小作文!</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