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问的是她?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p><p class="ql-block">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哄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p> <p class="ql-block">这个耳熟能详的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江苏苏州常熟市沙家浜镇的沙家浜风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2013年入选)。</p> <p class="ql-block">革命传统教育区”景区前面有一座石质碑亭,亭内正中竖有一块石碑,正面刻有“沙家浜”三字,后面碑文记述1937年芦沟桥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这一段斗争史实。绿色的“沙家浜”三个大字是叶飞的手迹。叶飞当年是“新四军”六团的团长,是沙家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人。题词是1990年5月已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故地重游,在沙家浜芦苇荡边回忆当年的战斗情景时,无限感慨,挥笔写下的。此亭是沙家浜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碑亭正对的“瞻仰广场”是革命传统教育区的核心。由于时间关系“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没有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该景区地处阳澄湖北侧,距离常熟市区10公里,常台高速、锡太公路都在景区旁边,交通便利,景区设施设备优良。景区目前是集红色旅游、湿地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江南水乡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票旺季100,淡季80元,红色教育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免费的),主景区以水乡湿地,芦苇荡,江南水乡小村红石民俗文化村为主体,河浜纵横,水网密布,水边芦苇、水草、绿树成荫,自然生态环境良好。</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电视剧《沙家浜》的主要拍摄地,穿行于芦苇迷丛中,让你重温感受当时的抗战紧张气氛。景区内可以划船、体验神枪训练营、两栖突击队,我是快枪手、观看实景剧等游乐项目,不过这是另外收费的哦!玩累了可以选择住在旁边的民宿,夜幕降临了,可以尝一尝阳澄湖的大闸蟹。周边还有尚湖风景区、沙家浜镇可以逛一逛。</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景区从2004年开始修复性建成了横泾老街,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翁家糟坊等景点。一直以为刁德一就是个虚构的人物,这次到沙家浜居然看到了刁宅大院,并且还有其家族的介绍,从其老子到儿子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现代京剧《沙家浜》是以当年新四军在这里依据江南水乡,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故事,塑造了郭建光、阿庆嫂、胡司令、刁德一等剧中人物,而这些人物在生活中确有原型。</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阳澄湖”,这就是流传在抗战时期新四军依托阳澄湖屏障,建立的苏州、常熟、太仓根据地。当时,我们是乘坐观景船欣赏“阳澄湖”风光,水面宽阔。碧水清清。芦苇丛生,湖里看到了鸳鸯、大雁鹅、还有很多不认识的鸟儿。两边湖光迤逦,这里有水生植物鸡头米、菱角、睡莲,与水榭,栈桥,观景亭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右侧的廊桥特有意境。当年是掩护新四军的天然屏障,伏击日寇的绝好战场。芦苇荡有4000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芦苇荡保持有原生态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到达沙家浜,放眼远眺,那一幅独特的“美丽画卷”令人耳目一新,蓝天、碧水、芦苇、荷叶……使人感觉到空气是甜甜的,香香的。首先,我们来到戏台,倚窗落座,边品茶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戏剧《沙家浜》片段,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到沙家浜镇有三件事必须做:看《沙家浜》、游芦苇荡、吃大闸蟹。看《沙家浜》与游芦苇荡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戏曲里的战士们就是藏身芦苇荡,现在景区中有单独的乌篷船带着游客游芦苇荡,而沙家浜当地的阳澄湖大闸蟹同样有名,到沙家浜的人都不要错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头戏来了,悬挂有“忠义救国军第五支队司令部”的是“刁家大院”。“刁家大院”是古镇老街上最气派的建筑,砖雕门楼精美、大门两侧有一对石鼓。院内有一座二层小楼,楼前有假山和水池,小花园有拱门通往前院。有时这里还举办民俗婚礼活动。</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景区从2004年开始修复性建成了横泾老街,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翁家糟坊等景点。一直以为刁德一就是个虚构的人物,这次到沙家浜居然看到了刁宅大院,并且还有其家族的介绍,从其老子到儿子一应俱全,还真像那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这还真叫人纳了闷啦,刁德一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这是一个艺术加工出来的形象角色。但是他的原型人物确有其人,阳澄湖上草头王,其人马被称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独立一支队”,胡肇汉被封为司令,刁德一為参谋長。</p> <p class="ql-block">在横泾老街上规模最大的宅院就是"刁家大院”,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大院面街临水而筑,分北宅南园。宅中有院,园中有屋,简巧雅致。大院后面是花园、假山、池塘、厢房等配套建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宅第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刁家大院是本地显贵刁氏世族聚居、三世同堂的家园,所以这里是经修复后的一处遗迹。又是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重要拍摄场景地。从环境布置看,影片《芳华》也在这里取过镜,有拍照用的军装出租。由于人们对沙家浜有极高的知悉度,因此刁家大院也尤为游人关注。</p> <p class="ql-block">横泾,这个不为人熟知的老街,躲在沙家浜芦花荡深处。铺天盖地的芦苇,是沙家浜的标志,漫天飞舞的芦花,将小小的横泾古镇团团围住,隔断了红尘亦隔去了喧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横泾老街走走逛逛,随处可见陈旧的木柱构建街廊,廊下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大街、小巷、码头、河埠、廊棚,打着各式各样幌子的铺坊:打铁铺、博古坊、印布坊、熝鸡店、刁家食府、茶楼……踩着平滑的青砖路,恍若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一阵豆花香,花五块钱来一碗刚出炉的色白软嫩的豆腐脑,兑上虾皮、紫菜、辣椒油、香菜、蒜泥、葱花,热乎乎地享受着释放的快意。门店前还有现炸的臭豆腐干,十块钱一大碗,足够两个人分着吃,叉上竹签,随个人口味可蘸上辣酱或甜酱吃。</p> <p class="ql-block">在沙家浜景区游览时,一家“春来茶馆”格外引人瞩目,它是沙家浜横泾老街众多茶馆之一。据地方志记载,明朝时,这里的茶馆就是十分普遍。在抗日战争时期,仅沙家浜镇大大小小的茶馆就有几十家之多。当年新四军经常利用茶馆作为掩护,联络接头,传递情报,许多茶馆曾经是地下党的交通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来茶馆的七星灶</p> <p class="ql-block">京剧《沙家浜》中的春来茶馆是否真实存在?引起一些人的疑问。1970年,沙家浜一位地下党员献出一把刻有“春来”字样的茶壶,由此可见,“春来茶馆”或许存在,但这家茶馆是不是剧中阿庆嫂开的茶馆,缺乏证据。1985年原沈阳军区装甲司令诸敏重游沙家浜战地时,写下“春来奇早,赤帜远飘”的题词,他作了这样的解释,江抗东进是在春天,故名春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庆嫂”在民间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阿庆嫂”,就是百姓心中精明、干练的象征。《沙家浜》是革命现代京剧剧名,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今日的沙家浜,又可以看到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刁德一的刁家大院,还有沙家浜老街,这些都是按照京剧《沙家浜》中所写的情形及当地风俗修建的。除了沙家浜老街,还有按抗日战争时期样式建造的江南小村庄、新四军活动旧址供参观。</p> <p class="ql-block">水上芦苇迷宫是最美丽、最吸引人的地方。泛舟湖上,湖面波光粼粼,微风习习,波纹道道,湖面上盛开着许多粉红色的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艳丽的荷花显得更加楚楚动人。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我深深地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p> <p class="ql-block">“哇,那有一群野鸭呢!”放眼望去,果然有几只野鸭在那里戏水,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哪!我忍不住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不知不觉,艄公把小船摇入狭窄的水道。水道两旁是茂密的芦苇,几缕阳光从芦苇丛中透射进来。小舟缓缓行驶着,我们一家人谈笑风生。</p> <p class="ql-block">转眼间,水道变宽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见几只野鸟从远处的芦苇从中“扑棱棱”地飞了出来。“看,那是什么鸟?赶快拍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