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第一次看到“绝地天通”一词是啥感觉?“霸气侧漏”?或“杠杠的”?“绝了”?是玄幻、神密主义还是邪门?是高大上还是伟光正?…不妨开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穿越之旅,顺便聊聊其聊它如《击壤歌》、“精神家园”、“诚信”或“敬畏”之类。据说王朔同学也专门写了本书,书名就叫《绝地天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偶然注意到一些自媒体把我们四千年前的“绝地天通”称为“宗教改革”,窃以为不妥。尽管方便推广,也很容易让人接受,但同时也很容易造成误解。例如著名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对已成熟宗教的改革,而“绝地天通”是另一回事,可说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p> <p class="ql-block">“绝地天通”算黄帝之孙、“五帝”之一的颛顼的一次“毁天梯”之举,是我们远古时期的一次思想与信仰的“大一统”、“大革命”甚至“大清洗”,但很难称为“改革”。即使从字面上看“改革”也相对温和,而“毁天梯”的“绝地天通”涉嫌简单粗暴,不乏杀伐决断或一刀切之意味。</p> <p class="ql-block">更关键是宗教跟信仰两者不能划等号。学术界当然清楚宗教与信仰之别,但多数普通人未必。从历史或思想史角度说,信仰相对原始、初级,而宗教是对信仰的升级,进一步组织化和规范化…概言之“绝地天通”更偏于对信仰的整合,而非对成熟宗教的改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须知四千年前我们还处于原始信仰阶段,或者说原始宗教时代,说白了也就是巫师时代。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治水的大禹恐怕也不只是单纯的世俗“大统领”,同时也是可以呼风唤雨,召唤神灵的“大巫师”。不乏相关神话传说,不必多言。</p> <p class="ql-block">反正,有些民族要靠专门的巫师来占卜、施法,如萨满巫师,有些民族还可能全民皆巫,可说每家每户就可以自行操作(这在人类学书籍中就有记录,如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她的《菊与刀》广为人知)。</p><p class="ql-block">而四千年前的我们就处于后一种情况,叫做“民神杂糅”,也就是全民皆巫。相当于后世大家都来拜菩萨——问题是有无数个菩萨,且并非都是慈眉善目,想想《西游记》里的精灵古怪吧…须知那时可没有今天的所谓“超自然”的说法——老祖宗们更多地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并不像我们想像那么轻松,逍遥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所谓“绝地天通”就是对当时各种花样百出、千奇百怪的原始信仰如神灵崇拜甚至鬼怪传说、群魔乱舞进行整顿整合,或者说打包收编;换言之,试图断绝地上的人与天上神灵的私下沟通,所以叫“绝地天通”。现在很多人看来就相当于“毁天梯”…简言之,大家只敬祖先,其它操作就算了,我上面的包办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看来无非就是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当然也是政治或权力统治的需要。试想,大禹会召唤神灵,另外一位人物也法力高强,那么到底谁更厉害?谁更具权威?关键是大家听谁的?这就是一种现实版的“神仙打架,百姓遭殃”……</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我们也有一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基础”主要就指“思想基础”,搞政治工作的知道是咋回事。今天我们的所谓“宽容”、“多元化”也不等于放任“群魔乱舞”,不然为啥要打击邪教?人们说唐朝很宽容很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啥都是需基础、有条件的嘛。</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这“绝地天通”就相当于后来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或盐铁从私营收归国有专营,或蒋总裁收编地方势力,一统天下。只不过这些是文化、经济或政治方面的统一,而“绝地天通”是更为基础的思想与信仰上的整顿整合,但无疑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p><p class="ql-block">或者说老祖宗面临前行大方向的选择,且重要性远超后来我们的所谓“技工贸”与“贸工技”等等,包括几十年前“姓社”与“姓资”的“思想解放”大争论也比不了,似乎只有“周革商命”、“文明冲突”或“千年大变局”之类可以相提并论(请注意今天的我们正经历其中)。反正,它完全可说是一件“天大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看来,这“绝地天通”可说是我们最早的大规模的“思想斗争”、“路线斗争”,或者说意识形态领域的角力、斗法,最早的思想上的“大一统”。其意义和影响无疑是深远的。</p><p class="ql-block">此刻诸位看官请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我们的历史文化考察之旅,或曰思想考古探险之旅——正式启程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说对一般普通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它,可说人们连野外约会也不那么简单方便。试想如果在草丛或树林中出没着精灵古怪,人们还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愉快地玩耍吗?估计至少要先来点“附加动作”或“多余程序”(参见拙作《巫师转世成哲学家》)。啥?你也不敢钻草丛树林?因为怕蛇?哈哈,四千年前的老祖宗更怕——的是蛇精,难免还有其它古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说没有“绝地天通”就没有后来的“关关之鸠”、“在水一方”或“君子好逑”之类,更不用说游山玩水,吟诗作赋……</p><p class="ql-block">包括“团结”、“人多力量大”的观念也不会太坚定,简言之“团结”能够对付地震洪水——之神灵吗(尤其是地震)?</p><p class="ql-block">还有所谓“诚信”、“友善”。须知其早期意义恐怕不完全是道德撒谎或商业欺骗之类,而是希望不要彼此“施法”、“斗法”,“装神弄鬼”——例如我让你庄稼绝收,你又让我生病或者说“中邪”……</p><p class="ql-block">当时人们甚至不会有太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须知,在太多的恐惧和生存压力下人们是顾不上抒情感慨的…更不用说“眼中饱含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之类——首先土地神(后来我们叫土地菩萨)答应吗?</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有人说“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可说这些老祖宗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们“相信”的就是原始信仰、神灵或图腾崇拜,而且太多太杂,于是这“相信”跟那“相信”难免发生冲突……</p><p class="ql-block">概言之,我们的情人、骚人墨客或勤劳善良的人们可说都要感谢这“毁天梯”的颛顼帝,至少理论上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说对非常之人的意义影响。</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绝地天通”的洗礼,孔子不但不会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之类的感慨,更关键是他不会、也不敢“不语怪力乱神”,因为人本身就处于“怪力乱神”的包围之中。所谓“民神杂糅”换言之就是群魔乱舞嘛…说到底,孔子将缺乏基本的信仰或者说世界观的支撑。</p><p class="ql-block">可说没有“绝地天通”我们就跟很多原始部落一样,在所谓“轴心时代”还处于巫师时代——当然不会有“百家争鸣”,不会有周易,不会有孔子的“仁道”、老子的所谓“自然之道”,也不会有后来的“天人合一”,更不会有后来的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等等…喔,还有“逍遥游”或者“做自己”之类——做梦吧。</p><p class="ql-block">正是这颛顼帝的“毁天梯”之举把老祖宗们从“怪力乱神”中解放出来,尽管这解放其实也是初步和原始的。根据传说,这颛顼帝后来自己也变成了一尊大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哲学或人类学等角度看,神灵鬼怪、群魔乱舞其实就是大自然给人类出的千年思考题,原始宗教信仰就是远古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实践和认识思考的结果或成果…简言之思维认识也好,文化文明也罢,无疑都是从简单初级发展到复杂、高级的。</p><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俗话说“分分合合”,先有“分”才有“合”嘛。而人皇颛顼就是干的这“分”的工作,或者说“不破不立”的“破”字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是这“绝地天通”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进而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哲学叫方法论)。</p><p class="ql-block">反正从此以后我们就变得相对不太关注自然了——我们变得相对更关注“人”自身。所谓“世界”不就是由“人与自然”组成的?对远古人类而言无疑更是如此。(今天我们的自然已经是高度“人化”了的自然啦。)</p><p class="ql-block">大致就是从这“绝地天通”开始,人与人的“勾心斗角”或者说“博弈”逐渐成为中国人生存实践的主旋律、大方向,而以前的更多以自然为背景的呼风唤雨、召唤神灵的“斗法”则变成了副旋律。或者说,我们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我们的故事主要就是“人的故事”。不要说古代,甚至至今我们还喜欢说君子小人、伟人、圣人、神人,或英雄模范、奸佞之辈嘛——到底啥意思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以人为本”嘛。</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以人为本”更多是道德或政治方面的概念,其实往深处说道德、政治也离不开信仰和世界观,包括早期信仰。就是说当世界还有些模糊不清、充满矛盾困惑的时侯,人们到底更关注些啥?历史文化和现实都表明,我们相对更关注的就是“人”本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啥都怕比。对比之下,西方人的世界观明显更关注自然。专业的说法就是他们“发现了自然”嘛(古希腊人)。须知,今天他们的所谓科学、真理之类高级玩意儿首先就源于对自然的关注和认识思考……</p><p class="ql-block">然而请注意,西方人恰恰不是“不语怪力乱神”,不讲“天道远人道近”之类,而是相对更多地关注和正视了自然,同时进行了信仰的融合、碰撞和升级换代。可说他们的大方向就跟我们不一样,世界观就不同。</p><p class="ql-block">这其实在美国片中反映得很充分,如狼人、魔戒或指环王、绿里奇迹、加勒比海盗…等等,反正稀奇古怪多得很…这无疑会为他们带来不小的麻烦,事实就是他们还有个“黑暗的中世纪”嘛……</p><p class="ql-block">然而请注意,我们今天还看得懂这些,无非就是所谓“文化基因”在起作用,或者说古老历史的记忆。注意到了吗?远不止《西游记》,包括《红楼梦》里也有巫术,即给布娃娃扎针、施法诅咒——加勒比海盗里也有嘛……</p> <p class="ql-block">但现在看来,所谓“黑暗的中世纪”似乎也有点“不迷不通”的意思,或者说“不疯魔不成活”。反正后来西方成绩斐然,甚至几百年来领跑地球村——简言之啥都是有得有失嘛。</p><p class="ql-block">关键就是:西方人相对更多地关注和思考了自然,而且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他们还把这一套移植到对“人”自身的认识思考上来了。所以后来远不止“自然科学”,包括所谓“人文社科”也是他们的……</p><p class="ql-block">这套思维想法西方人自己称为“客观”、“理性”之类——所谓“客观理性”首先就源于对自然的认识思考,不是啥神秘的高级玩意儿。而哲学上这就叫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如果从价值思维即价值观角度说也就是所谓的求“真”嘛……</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无非就是些基本的哲学概念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这“绝地天通”可说也是一次对所谓“精神家园”、“心灵家园”的“大清洗”,涉嫌简单粗暴,尽管是打击、收编那些“私下的”“心跳”或“刺激”…反正它让我联想到希特勒的“长刀之夜”——估计不乏血雨腥风,雷霆万钧,远不只是“戾气”、“敏感词句”,或禁忌、告密之类。</p> <p class="ql-block">对了,所谓“异端”、“邪说”的雏形大概也就出现在那个时期…似乎还包括觉悟高的所谓“XX群众”的雏形——那家人又在“施法”,“作祟”,“搞事情”啦…请注意诬陷的“诬”为啥有个“巫”字?所谓文化的奥秘、博大精深就在其中嘛。</p><p class="ql-block">无疑还有所谓的“疑神疑鬼”之类说法;还有所谓“为尊者讳”,这个“讳”字说到底也联系着原始信仰与禁忌;包括所谓的“敬畏”——今天很多人视为高级智慧,当然不能说不是智慧,但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的老古董,说到底生存本能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毁天梯”之举应该还是一次“从神到人”的“伟光正”转型。此后,所谓“神圣”、“庄严”、“肃穆”之类字眼开始逐渐从“神”转移到“人”,祭祀场所也变成了人间的“庙堂之高”…换言之“人”本身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性。当然,只能是极少数人。</p><p class="ql-block">试想如果大家都有神性,岂不等于转一圈又转回去,人家颛顼帝“绝地天通”、“毁天梯”白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呢。今天我们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知识融合”或“观念的碰撞”,那么在远古时期呢?就是各种早期信仰之间的“融合”、“交流”与“碰撞”,包括各种“巫术”之间的“斗法”。无疑,其中还蕴含“对话、协商”或“宽容、包容”之类的基础训练…换言之,“绝地天通”至少还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思想交流与表达等等,概言之所谓“游戏规则”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现在看来,这颛顼帝的“毁天梯”就像是“严父的一巴掌”,从此以后我们开始变得“听话”起来,或者说更“讲规矩”。</p> <p class="ql-block">当然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绝地天通”(至少相对)排除了“人”以外的干扰,我们最能够“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结果我们还长期领跑地球村,还曾万国来朝…须知,专注是基本的生存之道——一个人如此,似乎一个民族也一样。</p><p class="ql-block">所以,尽管似乎有些“做得太绝”,但这“严父”颛顼帝无疑也是功劳大大的,不可抹杀。据史书记载,他考察调研巡视天下之际还广受爱戴、敬仰,声望评价颇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还是“绝地天通”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从此以后,我们变得相对不太关心那些“虚事”、“天上的事”了,我们变得越来越“脚踏实地”,我们喜欢和赞美的就是“人间烟火”,甚至可说至今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就有了今天几乎尽人皆知的《击壤歌》,那算是我们最早的“人间烟火”赞美诗。反正只要我勤劳肯干,然后吃饱喝足就行了,就够了——“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个“帝”应该也指天帝或上帝,而不仅指人间的帝王,甚至可能更多指天帝。</p> <p class="ql-block">须知人间帝王地位的确立也不可缺少思想或者说世界观与信仰的支撑。而且,何必自惹麻烦?人跟神是两种忌讳,而犯忌的后果也是两回事……</p><p class="ql-block">今天有人认为《击壤歌》表现出“旷达的处世态度”,但我想说:如果成天疑神疑鬼,又如何“旷达”得起来?须知最早的“态度”其实就包括对神灵鬼怪的态度嘛。这“处世”的“世”字也很值得追究——人与自然究竟各占多大的比例…总之,《击壤歌》应该还关乎信仰,关乎世界观……</p><p class="ql-block">《击壤歌》大概算是我们“勤劳致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原始版,也是“务实”、“平平淡淡才是真”、“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之类的原始版;似乎其中还有几分“劝世文”的影子,包括“成功学”的雏形——那可是四千年前的影子雏形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话说回来。</p><p class="ql-block">请注意,蒋总裁也只是名义上统一中国,地方势力事实上一直都在,且实力和影响不小,而我们信仰的“地方势力”同样如此。</p><p class="ql-block">还记得“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吗?西门豹就把几个巫师神棍送去见河伯去了(参见《巫师转世成哲学家》)…这就说明了世界观改造、思想整合的难度,信仰力量之强大。这肯定会造成麻烦——“地动山摇”嘛。</p><p class="ql-block">所以孔子也主张“不语怪力乱神”,无非也是希望人们不要关注那些“上面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同时期的子产也提出“天道远人道近”——其实都是关注“人”,追求人的生存之“好”,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意思。这在大方向上跟“绝地天通”是一致的,或者说是其延续。</p><p class="ql-block">当然细说起来,“绝地天通”算是我们“以人为本”的萌芽和早期实践,算基础,而孔子、子产等圣人智者算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包括老子的“道”——“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说也不乏“以人为本”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注意,尽管孔子老子都讲“道”,后来我们还讲“理”,但我们的“道理”似乎缺乏足够的“镇邪功能”。简言之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思考相对不足嘛…反正,事实上我们的各种信仰包括神话、鬼怪传说一直都在,如山海经、妈祖崇拜等等…直到明清我们不是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或“白蛇传”等等?</p> <p class="ql-block">更关键是,神话传说可不只是传说,它还会“穿越”——“照进现实”。如太平天国的杨秀清就可以天父下凡身份召见洪秀全,洪秀全还必须洗耳恭听……</p><p class="ql-block">甚至今天有福建人犯了事不承认,办案人员怼他:“你敢跟妈祖发誓吗?”然后——他就坦白交代了。请注意,今天我们现实生活中不也不时冒出几个神人、教主来?可不只是“九层妖塔”、“鬼吹灯”等各种鬼怪、修仙小说,或者恐怖片……</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的恐怖片、修仙小说之类的繁盛表明,“怪力乱神”似乎又“活过来了”,也算是一种“文化返祖现象”吧,或也是一种“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也不知若教员地下有知会咋想……</p><p class="ql-block">然而,比较中、西方的神话传说、妖魔鬼怪或恐怖片,诸位是否感觉多少有点不同?</p><p class="ql-block">不必多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比较世界历史文化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绝地天通”的确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整合,且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但并没有真正达到由信仰到宗教的升级和高度统一。首先时间上就有错位,相差几千年。当时中国处于原始信仰阶段,还谈不上严格意义的宗教。</p><p class="ql-block">可说就从这“绝地天通”开始,我们逐渐确立了世俗权力对神权的优势,某种形式的对信仰的垄断。例如后来的皇帝叫“天子”,还有“奉天承运”、“天坛”之类,但这个“天”是君王包揽了的,其它人不得染指。甚至连天文学也不许民间私习,担心“泄了天机”……</p> <p class="ql-block">事实就是,后来我们的世俗权力长期掌控和干预信仰,如唐太宗不是还特许少林和尚吃肉?这就跟西方教皇还要给国王加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西方宗教或者说他们的神(上帝)的地位明显要高得多,对世俗权力、对普通人生活的介入和影响都远超我们,至今很多美国家庭吃饭前还要祷告嘛…但我们只是看到些表面,对他们信仰演化的细节、宗教神权与王权相爱相杀的故事并不了然。</p><p class="ql-block">须知欧洲16世纪开始的所谓“宗教改革”提出了所谓“新教原则 ”,否定神以外的其他权威,甚至包括直接领导即教皇、教会,对世俗权力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请注意,这种“改革”是至下而上的,是信仰的力量展示,而绝地天通恰恰是至上而下的对信仰的管控。</p><p class="ql-block">就是说,“绝地天通”与西方的“宗教改革”不仅时间错位,在具体内容和大方向上也完全相反,可说是南辕北辙。</p><p class="ql-block">总之,把我们的“绝地天通”称为“宗教改革”至少不够准确,很容易造成误解误会——它更偏于一种“信仰的整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话说回来,近似宗教改革的情况后来我们还是有的。例如正宗印度佛教徒是不事生产的,全靠化缘过活,然而到我们这里后就逐渐变成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叫“农禅”,适应了我们农耕社会的大环境…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当然也包括思维想法、观念与信仰。</p><p class="ql-block">试想,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信仰与思想的融合整合或者说取舍、演进,我们又如何走到今天?我们的思维、思想岂不跟几千年前一样——成天神神叨叨,装神弄鬼,古灵精怪?你说是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多说了。也不知诸位对所谓信仰、“精神家园”或“诚信”、“敬畏”之类是否有了新的思考或感觉,包括“自然”、“科学”之类…反正,所谓“精神家园”需要追溯到信仰上去,包括早期信仰,否则就不够深刻,不算正宗……</p><p class="ql-block">反正,哲学的基本概念无非就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用不着玩神秘、玩高级。先把基本概念搞清楚再来说其它…是不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额,我这个“历史文化导游”的确有点啰嗦——各位包涵,不要嫌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迎参加“历史文化穿越之旅”,让我们一起感受、分享“整理国故”的惊奇和乐趣吧。你会发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历史与文化的海洋甚至空气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众号原文链接<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ffwaPabaSUHJQgSxXPP8J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