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青

寒塘渡鹤影

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的单间里,苏青静静地躺着。<br> 没有遗体告别仪式,没有生前友人前来吊唁,只有她的儿子和刚离婚的小女儿及她的外孙女陪在她身边。<br> 苏青悄悄地走了,正如她当年悄悄地来到这里时。<br> 这就是曾经与张爱玲齐名,在上海滩红极一时的民国美才女的最后人生,这是她活着时绝对没有想到过的结局。<br> 我一直在寻访苏青当年留下的踪迹,并努力地解读她。随着对苏青的了解越深,我觉得她真的很可怜,命运对她真是太不公平了。她本来出生书香门弟,父亲是留美的高才生,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母亲也是富户人家小姐,受过良好教育;她也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这在当时应该是属于上层社会人家的生活。<div>  可是好景不长,父亲英年早逝,她的不幸就从此开始了。因为家道中落,母亲为了及早给她找到一个未来的靠山,在她正享受浪漫校园生活时,就让她走进了婚姻殿堂。婚后又马上怀孕,她不得不中断未竞的学业,当起了少奶奶。按说,她也可以从此开始享受富家少奶奶的待遇,过起悠闲的幸福生活。不幸的是,她没有如公公和婆婆所期盼的那样,给婆家生下传宗接代的儿子,这使她从此在婆家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地位,就连长个歪嘴的小姑子也总是欺负她。</div><div>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她不得已离开婆家到上海投奔丈夫,过起没有人伺候的生活。更不幸的是,之后她接连又生了两个女孩,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后来,丈夫谋生的事业又不顺,断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家几口人基本的生存也成了问题,惨到时常还需要向公公和母亲讨要接济。有一天,她在向丈夫讨要买菜钱时竟然被心里正烦着的丈夫扇了一耳光,也正是这一记耳光,使她从此清醒地认识到靠人施舍的生活是没有尊严的,自己的生活必须要靠自己。</div><div> 她先是谋得一份小学教员的职位,收入虽然不多,但至少是自己能挣钱了,可不久却因被旁人讹传与学校唯一的男教师兼校长有不清白的关系,最后不得已辞了该工作,自断了挣钱的来路。在郁闷无聊的日子里,她突然想试着给报纸投稿,没想到第一篇稿子一投即中,还赚到了5块钱的稿酬,这让她欣喜若狂,也正是这5元钱的稿酬,使她认识到写文章也是可以挣钱的,从此在文学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并很短的时间里就在上海滩文学圈里小有名气。之后,又在陈公博等人的关照下,她办起了自己的文学刊物,当时已驰名上海滩的不少文化名人也给她的刊物撰写过稿件。刊物最红火时,她自己撰写的小说连载在上海滩曾一度脱销,那一段时间,她成了上海滩的红顶文人。</div><div> 就是这样一位美才女,在她的小说连载脱销时,她亲自跑印刷厂,亲自推着木板车在大街上销售她的杂志,可那时又有谁真正了解她如此疯狂背后真实的原因呢?她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卖出更多的杂志赚到更多的稿费来养家。后来,她还做了一段时间的陈氏秘书,友人的善意提醒和出于对“恩人”的感激,期间她曾写过褒奖陈氏的文章,当她发现游戏于政治圈里的种种龌龊让她实在不能接受后,毅然选择了离开。</div><div> 现在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她此时不选择离开,留下来继续她的工作,或许她会从此溶于上海滩的上流社会,过着让人羡慕的上层社会生活,她的后半生也许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她的离开使她本来稍有起色的生活又回到了出发点。<br> 研究苏青的人都把她与张爱玲相并提。的确,张爱玲与她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有好的家庭背景,都曾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是美才女,都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但张爱玲始终都活得自在洒脱,不管外人如何看待她评价她,她敢于追求个性自由。而苏青一辈子都是在为养家糊口的生计而含辛茹苦,拼命挣钱,却一辈子也没有过经济富足的生活。离婚后,为了她的孩子们不受伤害,她一直独生,是一个有好的出生好的容颜好的才华却又苦命的女人。</div><div> 我还假想,如果苏青一开始就只做一个富家少奶奶,或者只是做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小市民,像那个时代的普通人一样过着普通小市民的生活,或许她不会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历史也不会关注她这种小市民。在那样特殊的时代,上海滩是各方政治势力角斗的一个疯狂舞台,像她这样一个小人物,既不是忧国忧民的君子,也不是敢于为民请命的志士,更不是一个依附于政治而生活的御用文人,只是一个靠卖文章挣钱来支付家中柴米油盐、房租水电、孩子的奶粉和女佣每月的月钱开支的小文人,是根本够不上用评价政治人物的标准来鉴定她的。</div><div> 但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当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让她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时,又因为她曾经的那一段短暂而且是已有公论的生活经历又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很长一段时间,她想做一个正常人都成了一种奢望。先是找不到工作,后来找到了工作,她拼命地工作,生活也没有太大的改观。更不可理解的是,根据她写的剧本排演的戏能获奖,而她作为编剧却没能获奖,这对她简直是一个讽刺,这种讽刺比她因经济上的困窘更刺痛她。<br> 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在苏青离世多年后终于迎来了她光明的一天。终于有人想起了她,站出来还原了她真实的一生,给了她一个公正的评价。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这既是一个对历史负责任的社会应有的良知,也是对现实和未来的最好启示。如果九泉之下的苏青有灵,她一定是欣慰的。<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