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人读无用之书 ------十一月读书报告 (闫广慧)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幕》:再见了,亲爱的朋友。我已经将硝酸戊酯安瓿从我的床边拿开了。我宁愿将自己交到上帝的手中。他或许会惩罚,或许会宽恕,愿它快一点来!我们不会再在一起侦查罪犯的乐乐,我的朋友。我们第一次侦查罪犯实在这这里,最后一次也是在这里... ... (波罗和黑斯廷斯的友谊始于《斯泰尔斯庄园谋杀案》止于《幕》,地点正是斯泰尔斯庄园)那都是些美好的时光... ... (英国 阿加莎.克里斯蒂 曾胡译 小说 河北人民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们的老朋友波罗死了,这个侦探推理界的大UP 一直都是在阿婆的系列侦探推理小说中神一般的存在。但即便是神也有退位的时候,何况他只是一个聪明风趣的比利时小老头而已。于是,,阿婆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告别演出,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案《幕》向他的粉丝说永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幕》是阿加莎给女儿罗莎琳德的礼物。虽然早在1942年阿加莎就完成了写作,但她执意要在死后出版,手稿被秘密保存了30多年。1975年《帷幕》出版,《纽约时报》等报纸相继刊登了波罗的讣告。给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发讣告,这恐怕也是唯一的一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幕》里,老迈的波罗化身为一个不显眼的局外人,站在舞台帷幕后边冷眼旁观那些聚光灯下表演的众生男女。没有了波罗的舞台必然少了许多风趣和活色生香,但也让读者看到垂垂老矣的波罗依靠轮椅行走后的无力感黯然神伤,多么了不起的明星也躲不过死亡的邀书,陪着一个老朋友默默走完他传奇的一生难道不也是读者的一种荣幸吗?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虽然大侦探行动迟缓了,但正如他所说;这里不需要体力,唯一需要的是动脑筋,动脑筋我还灵光。果然大爷还是你原来的大爷,波罗退出C位,却没有失控。他很快就找出了那个隐藏在诸多假象中的连环杀手。这位高智商的凶手通过口服蜜剑的挑拨,利用他人之手完成他的杀人计划。他自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法律对他的严惩,不必承担杀人的后果。但最终他没有逃过波罗的正义一枪。在波罗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亲手炮制了一场凶杀案,亲自把下一次的谋杀止于他的手中。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幕》是阿婆一个非常特别的作品,可以看作是阿婆的探索之作。因为它叙事简约的风格被列为经典。推荐值得一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永别,了武器》:人生就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美国 海明威 林今疑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现实主义写作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创作的一部早期反战主题的小说经典。小说把一段非常时期的爱情放在了战火纷飞的大时代背景下,写出了战争摧毁美好的失望和悲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人与战争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无论是动乱的战争年代,还是而今的和平时期,它总能与我们产生共鸣与共情。在《永别了,武器》中他没有浓笔重彩去描写和歌颂终身不渝的爱情,而是把微不足道的个人情感放在了炮火连天的大历史的环境中成为背景。这种新颖的写法成就了日后让他扬名立腕的语言简洁,冷又硬的风格。据说这也和他一贯养成的站着写作的习惯不无关系。这种极不舒服和累人写作姿势造成的压迫感不可能让他写出从容细腻的作品来,因此也间接成就了他独特的文风。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上是个完美主义者。当他晚年再也写不出像《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这样的经典时,他便选则一把手枪了结精神困惑与苦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不让男女主角柔情蜜意,没有复杂的内心情感戏,仿佛是一种让情绪的一次沉淀,只待抑也抑不住的时候才来一次火山大喷发。小说的高潮在最后一章,女主难产而死之前的那段男主怕女主会死去时心理戏写得格外扎心。“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这句话在男主的心中反复默念,也像重锤一次次敲击着读者的心。而对他真正面对女主的死去时,心里又一次次喊道:亲爱的上帝,别让他死。我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别让她死。再次把读者的情绪推向了一个高潮。这种充满力量和热情的情感真的要好过千言万语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谈起译者林疑今大概大家都不熟。但是要提起他的五叔林语堂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林疑今是个翻译天才。在他还在上海东吴第二中学读书时,就首译了雷.马克的小说《西部前线平静无事》(即《西线无战事》)。此后他不仅翻译了大量他同时代的英文作家的作品,同时也把中国的优秀作家的作品介绍到了国外去。比如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与人合译了《老残游记》,并产生积极影响。他的译著除了这本《永别了,武器》称为经典,百年畅销不衰之外,其它作品已被岁月淹没,再难见其真容。当然即便如此,林译本《永别了,武器》依然是读者首先译本,但同时它的时代语言的陈旧感还是不免容易有种祖孙的隔代疏离。比如书中大量使用了五四后流行的倒装句式,如“你不要晚得太久”,“很多谢你”,“ 我很行”。我们当代人已经不这样说话和写文章了,读到这样的句子,总有一种矫情的感觉。当然,它也有成为经典的道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美的语言还是能让人变得更宽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啼笑皆非》:若是他没办法用他的作品的质量去打动读者,那么就得用作品的数量去震动读者。德里菲尔德成功的秘诀就是足够长寿。(英国 塞姆萨特毛姆 李钰译 小说 湖南人民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自称是 “二流作家”的毛姆有着一流作家作品的热度和生命力,也有着一流小说家都望尘莫及的拥趸数,所以这是一个让人迷惑不解的问题,而最终我们在反复阅读他的小说之后,还是寻找到了比较有说服力答案,那就是一百年后我们读到他的小说依然感觉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以及它洗不掉的俗气特性。尤其是后者,让大师们都恨而不得。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毛姆是个高产作家,而且始终质量有保障。倘若要选出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恐怕争议会不断。而如果问毛姆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那么就只会有一个答案;《寻欢作乐》。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寻欢作乐》首次引进国内时被译作《啼笑皆非》,也就是笔者手中的这本1983年的湖南人民出版社版。这是一本别字错字频出的劣质书籍,排版印刷和纸张也都极不讲究。唯一支持笔者读下去的动力就是小说太有魅力让人欲罢不能。这是一本挑战主流思想的叛逆之作。小说中写了三位作家,她们代表着那个时代英国文坛的一个乱象,首先第一人称出现的即本书的讲述人阿申登(此公在毛姆的另一篇短篇小说《英国特工阿申登》也有亮相)有毛姆自己的影子。他在文坛无足轻重,只因少年时与大作家爱德华·德里菲尔德夫妇有交集而被作家罗西·甘恩以及德里菲尔德的第二任妻子看中,希望他能为德里菲尔德的自传提供素材。在阿申登看来,罗西.甘恩不过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凭借他在文学评论界良好的人缘极吹捧拉拢的手段而获得业界的认可,从而达到虚高的成就。至于另一位大作家爱德华·德里菲尔德,阿申登更是不屑一顾,认为他的文学成就就是足够长寿,继而可以不断写作,以数量震动读者。捎带提一嘴,爱德华.德里菲尔德是有原型的,大影射的正是名噪一时的大作家托马斯.哈代。为此他还给自己惹上笔墨官司。如果论八卦,他一点儿也不逊色于爱弥儿.左拉。当年左拉也是因为在小说《杰作》里影射好友而导致两位好友最后割断义。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小说中除了爆料英国文坛的乱象之外,还塑造了一个可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罗西。罗西原是一个吧女,名声不怎么好,她和当时还籍籍无名的德里菲尔德的结合在小镇的居民看来无论如何都是离经叛道。更何况罗西一边爱着丈夫,一边又和其他男人偷情(包括引诱小他十多岁的阿申登发生地下情),并最终抛弃丈夫与人私奔。而毛姆借阿申登之口对罗西这样的评价:她是一个单纯的女人。她的天性健康、单纯。他喜欢使人快乐。她重视爱。她天生深情,如果她喜欢某人,很自然她就和他去睡觉。她对这事从不犹豫迟疑。这不是缺点,也不是放荡。这是她的天性。就像太阳发热,花儿发出芬芳。她就那么自然地把自己给人了。她觉得这样很愉快,她喜欢把愉快给人家。这无损她的人格,她仍旧是诚挚、完美、朴实自然。如果你不了解毛姆其人很难理解他怎样会欣赏这样一个另类的女性。毛姆从不虚伪,他的特立独行从生活到小说无不一以贯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残酷,没错:那是印度家庭生活的必然结局。家族提供了保护和归属,让人们不会陷于空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小国家,是个不好受的地方,其中充满政治、充满憎恨、分分合合、道德指控。这让我渴望另一种生活,一种能够拥有自己空间、孤独或较不嘈杂的生活。(英国 奈保尔 黄道琳译 游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创作于他不同的三个人生阶段。《幽暗国度》写于1964年,《受伤的文明》写于1977年,《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则写于1990年。其间跨度达到26年。这也就是为什么三部书呈现给观众的是三种不一样风格的原因。《幽暗国度》是奈保尔三十二岁时第一次踏上寻根之旅,他通过听和看主观地写了一个六十年代印度的印象。在那本书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奈保尔对祖国深深的失望,显然那不是他想见到的印度的样子。四十五岁将近中年的奈保尔已经确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同时期他的扛鼎之作《受伤的文明》出版。当他再次重游印度时,时过境迁,印度和他自己的思想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他把目光聚焦在了印度文明的内耗和英殖民时期的文化入侵上。显然这本书更有力量和眼光。五十岁后的奈保尔俨然已成大家,他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影响力已经给可以匹敌大师。2001瑞典皇家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这位名誉满满的老人,后来他也成为整个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没争议的诺奖得主。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运用“口述历史”的创作手法,通过印度人自己的描述,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客观而又不失作者感性的印度。这次他更丰富,更细腻,更直观地把一个多元的印度写于他的这部作品中。古老的印度文明在多灾多难的印度悲苦命运中即显出他的顽强和坚韧,也通露出一丝无奈和悲怆。沉重的文明负担和时代的冲击是这个背负诸多问题的国度举步维艰,这种情绪在书中作者焦灼情绪的流露可以感觉出来。在“英国文坛移民三杰”中,石黑一雄是最没有移民气息的作家,他除了有副日本人的亚洲面孔之外,一切都是欧洲和英国的。他也似乎认同这重身份。鲁西迪很印度,但他思想过于激进,或者说更想用他的那种思想影响到印度国民的忧患意识。但因为这剂猛药过于辛辣,以致在写出《撒旦诗篇》时招致整个伊斯兰国家的愤怒,伊朗宗教精神领袖霍梅尼甚至发出死亡通牒,以重金悬赏他项上人头。这场大追杀甚至波及到这本书的外文译者,有多人被极端宗教信徒暗杀,鲁西迪自己也失去了一只眼睛。相对鲁西迪的刚猛,奈保尔就温和的多。他对被宗教、民族、政治裹挟的印度民众怀着同情但又不是礼貌的对待施虐者以规劝和和善的批评。这种暧昧的态度贯穿了整部书,让人感觉到一个老人的真实情感。这本书能说的太多,受限于篇幅,暂时划一段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萨巴斯剧院》:他们并非世上唯一一对夫妻,互相猜忌和彼此厌恶为两个人的长期结合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然而,当罗茜的忍耐力达到极限,当在她眼中他们成了世上唯一一对欲望南辕北辙的夫妻,他们不得不成为:唯一一对发现另一半的行为单调到惹人厌烦的夫妻,唯一一对将另一半最热切的需求剥夺殆尽的夫妻,唯一一对因分歧而公开争吵的夫妻,唯一一对回忆不起两人为何结合的夫妻,唯一一对尽管牢骚满腹却不愿彼此分开的夫妻,唯一一对不愿相信两人关系年复一年日趋恶化的夫妻,唯一一对在晚餐时相对无言又充满深仇大恨的夫妻。(美国 菲利普.罗斯 张听泉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写了一本邪恶的小说,但它像羊羔一样纯洁。”菲利普.罗斯在《萨巴斯剧院》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奖感言中如是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罗斯是个充满争议的作家,他善于写大尺度的小说,尤其是那种毒害青春期少女少男的带颜色的那种书。所以他获的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时候,有那么多人会质疑,而他也才会在宣读获奖感言时要为自己辩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萨巴斯剧院》中的主角萨巴斯是这本书最有争议的人物。我们可以在他身上看到种种劣迹,也让读者难免产生厌恶之情。花费如此大的笔墨把这样一个性变态者呈现给读者,不知道他意欲何为,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理念。至始至终关闭着都像诸读者一样抱着疑虑态度读完整部书,而最终也没找到答案。笔者颇为失望,不是这本书写得水平有问题,是笔者抱着过高的期望没有获得应有的满足而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笔者手中还有几本菲利普.罗斯的书,放一放希望再次读的时候不至于感觉这么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6,《郭沫若的最后29年》:天下文章一大抄。(贾振勇 传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是很平庸,甚至可以说很拙劣。人物传记不是堆砌资料,做一个毫无生趣的搬运工,更多时候是需要填补资料空白或讲出独立有见解的观点,否则不如不。笔者过去也了解了不少有关郭沫诺的是是非非,所以在这本书中没有看到属于作者自己的一句话,全部是转述。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郭沫若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由于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选择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因而呈现出两种风评。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郭沫若视为学者,甚至可以说是文史巨挚。郭沫若在考古学的甲骨文研究造诣颇深,另外它的戏剧和诗歌在社会上很有影响。随着时代变迁,建国后他放弃了学术领域的研究转向做社会活动家,在他后二十九年在政府担任文化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其间他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写应制文和做他人喉舌。此书截取了后二十九年的“高光时刻”。现在回看郭的后二十九年,不免让人唏嘘,时代成就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官僚,毁了一个象牙塔里的大学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杜兰葛山庄》:说一千,道一万,女人还是喜欢旧神话:总有一天,白马王子会找上门来,女人对此确信无疑,哪怕她们已输得一败涂地,愿望依旧藏在心底,难以释怀。(英国 安妮塔.布鲁克纳 叶肖译 小说 北京燕山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读《杜兰葛山庄》的初衷是因为她是一本获得“布克奖”的作品,其次是对作家布鲁克纳早有耳闻,一直不得认识。因此就从她的这本大作入手。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整部书读下来感觉非常舒服。但好在哪又仿佛认识不清晰,也许是为她的文笔打动?也许是受那股优雅复古风的感染?也许被它那种淡淡的伤感气息。说不明白谈不清楚,总之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小说阅读的代入感并不强,书读了三分之二才慢慢被吸引。笔者想大概是自己的问题,之前读的不专注,中北身边事分心的缘故。晚上翻看藏书的时候,意外发现其中还有这位作家的另一本书《本意》。这书何时买?是否读过已经全无印象。回头排进阅读书单里,再体验一下这种奇妙感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8,《尚待商榷的爱情》:我不爱你,我不喜欢你,我不想和你永远在一起,我不想和你谈情说爱。我不想和你结婚成家,我恐怕不像在听你说话了。(英国 朱莉安.巴恩斯 陆汉臻译 小说 文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过去固有印象,认为只有中国旧文人喜欢搞组团销售,比如在古典演义小说中喜欢弄一些组合,比如阮氏三雄、关张赵马黄的“五虎上将”、五代十三太保、贾柳楼三十六友、梁山一百单八将等等。其实外国文坛也乐此不疲。远的不说,就近百年就出现了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英国移民三杰、英国文坛三巨头等等。按图索骥笔者找到了相对应的作家及作品,觉得这样的捆绑销售对读者来说倒是方便找书单,不乏是一个便捷的阅读指南。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朱利安.巴恩斯和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过去读过了伊恩的大量的作品,艾米斯的也看过他的《时间箭》,唯独巴恩斯比较陌生。第一次上手巴恩斯,读《尚待商榷的爱情》就被迷住。这绝对是2023年读过的最佳之一,有小惊喜,也有小触动。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各种的类型已经被前任写完。但像巴恩斯这样写三角恋还是第一次读到。小说在架构中摒弃线系叙事法,通过小说角色的自述或心理动态把小说分成一个个小单位,就像一个个放个式的归纳盒,看着整齐有序,有不失趣味。而小说的三个主人公更是自带魅力,让读者看了就爱。我们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这种塑料兄弟情之间的横刀夺爱,倘若没有,也让我信服存在的合理。因为作者写得太精妙,不由人不沉浸其中。这是笔者看到的最完美的小说结尾,佩服大作家就是不同凡响。爱了,就此入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9,《南方高速》:如此生活,直到崩塌。(阿根廷 科塔萨尔 金灿译 短篇小说集 南海出版社 新经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拉美文学的崛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的那次拉美文学大爆炸。这场文学大风暴八十年代登陆我国,旋即在作家圈内部掀起了一股追风潮,并在中国兴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先锋文学、实验文学、意识流、现实魔幻主义等等新的小说形式争奇斗艳,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新锐作家。时至今日,那批受益于拉美文学的作家仍活跃在文坛,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是拉美文学大爆炸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同时也是那场运动的四大主力干将之一。他的文学以短篇小说见长,而小说的风格自成一派,读他的小说犹如和一个玄幻大师在触膝畅谈,激发读者的灵感,邀请读者参与创作,共同经历一次妙曼之旅。《南方高速》是他三本短篇小说集的合集(《秘密武器》五篇、《克罗诺皮奥和法码的故事》四篇、《万火归一》八篇)。在这十七篇短篇小说中,笔者认为上乘的就有十一篇之多。显然这个比例是高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短篇小说家(笔者最近阅读的卡佛也能达到这个指标),这足够优秀了。读完此书笔者彻底沦为其书迷。由于笔者打算近期策划一篇科塔萨尔的专题,而他的另外三部合集《被占的宅子》、《有人在周围走动》和《我们如何热爱格伦达》正在快递途中,书到手即会第一时间阅读,然后在做细致的分析评论,所以恕不在这里剧透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0,《繁花》:电话的作用,是让两个不同状态的人开口,但双方往往只顾及自身,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容易南辕北辙。 (金宇澄 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繁花》书名起得颇有意味。它看似是讲世间的繁花似锦,实则在感叹人生如梦。这部小说走得是《红楼梦》的路数,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国产高级货”,因此它有中国传统文人小说的细腻和婉约,也有中国老庄哲学中的浪漫与颓废。《繁花》前世不是传统纸质的印刷品,它最早连载在国内的一个网络论坛上,所以它有着网络小说结构松散,市井烟火气足的特质。后来,它《收获》期刊慧眼识珠连载过去,再被评为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继而才名声鹊起。所以这本小说很特别,与我们以往看到的当代小说有所不同。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繁花》中的人物很庞杂,叙事视角机位飘忽,时间线碎片化,加之对北方读者不太友好的沪语写作,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好在故事足够抓人,才留住了一部分足够有耐心的读者,看过三四章后小说渐入佳境,就会欲罢不能。笔者喜欢书中的那些活生生的上海男女们,也喜欢他们那些上的台面的风光体面和上不得台面的蝇营狗苟。生活本无大是非,不要拔高,也不要看低。它们就是些能感动人和触动人的鸡零狗碎。书挺好,但需要一字一字的慢慢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1,《俄耳甫斯的额诞生》:我们都敏感得无法生活下去:太冷,我们的身体都精疲力竭。周围生活气息浓厚。大家发烧和生病。有战争,人们睡在雪地里,当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没有生活下去的欲望。我猛烈打嗝,两次。这是个制造病人的年代,他们都跟我一样虚弱。我们需要的是去往新土地的旅程。我将很快开始在新土地上生活。我要睡在草地上,吃水果档早餐。也许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已痊愈。 (美国 凯鲁亚克 陈珊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凯鲁亚克的文学成就巅峰是《在路上》,《俄耳甫斯的诞生》是他早期的一部作品。这两部小说都是一个主题,写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代年轻人迷茫和挣扎。凯鲁亚克最早提出“垮掉一代”这个词。他在《在路上》这本书中有一个美好的论述: “我拥有一切,因为我一无所有。”而在《在路上》之前,他的小说已经初现这一文学流派的端倪。《俄耳甫斯的诞生》里边充满那些追求艺术和精神完美的年轻人的叛逆和另类。他们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很神奇,这些生活在离我们这个时代不久的人群,(很多人他们还健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却与我们历史上魏晋时代的士族子弟颇为相似。不过我们换了一个名词来称呼他们而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俄耳甫斯的诞生》给人感觉就是一个乱,人的思想混乱,人际关系乱,小说的结构也乱。如果不沉淀下来,我们很难从中获得滋养。</b></p>